刘卫兵: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市政协委员,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组成员等。曾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亚洲美丽乡村营造优胜奖、美国建筑师协会首届中国建筑奖、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等。出版专著《查理》、《林盘》,并应邀在联合国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德国柏林可持续城市与交通高层对话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演讲。刘卫兵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建筑师、艺术家等。如果需要准确形容他,恐怕没有比“成都本土人文的坚守者和创新者”更恰当的了。 刘卫兵的专业是建筑设计,是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再传弟子,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先生的关门弟子。师出名门、尽得真传,刘卫兵深耕建筑规划设计行业30 余年,不断从理论、实践中累积沉淀,不断在学问、作品中磨洗淬炼。多年来,建筑成为刘卫兵连接世界的通路,他用诗人的情怀、哲学的眼光审视世界,将关注点落在川西故土上,把坚守、保护、传承和传播有天府格调的成都本土建筑文化作为毕生追求。 刘卫兵口述:回忆罗哲文先生 我有幸成为罗哲文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他鼓励我潜心保护民族建筑文化,并赠我手书对联:诚意待人终有得,平心应事自无争。 在中国古建筑历史委员会,罗哲文担任组长,我在加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后,也进入了专家组。先生是长城申遗第一位提出者和重要的推动者。申遗完成两年后,老先生去世了,葬在长城脚下,老先生之所愿,就是成为长城的守护人。 罗先生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观点起到了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古建筑应该保护性地利用,欧洲很多古建筑开发成为博物馆、美术馆就是很好的范例。 每一次与先生见面,他都会跟我说,四川老建筑以民居为主,不像北方多是宫廷、庙宇。对这些民居做好保护和断代工作,才能使川派建筑发扬光大。老先生对我的叮嘱,是我做川西林盘聚落保护及开发项目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罗先生常常向我们转述梁思成先生的话,他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他还说:“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 梁先生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新创造。 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这样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也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不敢忘掉。 图为徐家林盘 刘卫兵先生致力于川派建筑的研究保护与发展 正是基于两位先生的影响,我这些年的建筑设计即在尽力追求“中而新”,既坚持有中国文明的主体性,追求人文气质的表达,营造出精神教化、熏陶暗示的空间,中国传统建筑设计重点在于空间大小及序列的安排,从来不是唯建筑壳体论,建筑师应向传统建筑文化借鉴,也要向赖特、柯布西耶等西方现代建筑大师学习,创造出健康而清新的精神教化场所。 其实,现在也可以看到,美国、甚至澳大利亚的一些校园的建筑设计也正在向更偏重建构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设计成都刘湘墓园的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一起留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当时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自幼爱绘画的杨廷宝自然出类拔萃。杨廷宝设计的东北大学总体规划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等已成为经典。 在建筑设计上,杨廷宝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梁思成。他与关颂声、朱彬、杨宽麟等著名建筑师组成的基泰工程司创造了很多经典,他们这一代建筑师,内心一直在追寻民族建筑的特点,他们是有良知,有担当,有中华文明使命感的一批大师。他们始终不懈地探索中国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道路,坚持“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的理想,又结合西方、特别是美国建筑的经验与先进的建筑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民国建筑风格。 可惜的是,现在的很多建筑师却在走完全西化的道路,不少建筑师的作品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与罗哲文先生一样,现在的刘卫兵也差不多一半时间在飞机上,而他的视野,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更为宽广。从美国的现代著名建筑,到日本安藤忠雄等大师作品,从普林斯顿大学,到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钻石楼,甚至澳州的中小学校园建筑,都在刘卫兵先生的考察视野之内。 当然,考察建筑之余,也不免怀旧,去追求先贤的足迹和那一段传奇。 罗哲文:长城的守护人 罗哲文(1924-2012),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 1924年,罗哲文出生于四川宜宾农民家庭。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少年罗哲文并不了解营造学社的具体工作,见到考题中有写字、画画等内容,觉得有兴趣,便去投考,成为众多考生中惟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此,罗哲文踏进了古建筑学之门。他先为刘敦桢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 罗哲文曾回忆说,梁思成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是方方面面的,连“罗哲文”这个名字,都是梁先生帮自己取的。罗哲文原名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 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 多年以后,罗哲文回忆老师说,“我现在也是这样,想方设法帮助年轻人多学点东西。” 1944年夏天,罗哲文跟随梁思成到重庆。梁思成用铅笔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日本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并特别提出需要保护的京都和奈良的位置,由罗哲文用绘画墨水把铅笔所画的位置描绘清楚,地图及时交到美军手中,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古建,战后梁思成被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清华大学请梁思成先生回母校创办建筑系,并由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合办中国建筑研究所。1946年,罗哲文来到北平,成为梁思成助理,同时在研究所里工作。那时罗哲文被称为“研究生”,即“助理研究”的意思。 位于四川宜宾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曾是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民间学术组织。罗哲文为其最后一位去世的成员。 罗哲文认为自己能走到今天,一是由于勤奋好学;另一方面是缘于机遇,使他在青年时代得以追随建筑大师梁思成。关于梁思成先生,罗哲文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至今难忘的是他那种对学艺青年耐心细致的传艺精神,他从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到削铅笔、擦橡皮等小技都一一手把手地教……” “文革”中,梁思成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为避免受到牵连,很多与他联系密切的人都和他疏远了。一天,刚在医院输完液的梁思成却看到了久违的学生罗哲文,高兴得几乎流泪。这次见面,梁先生嘱咐罗哲文:文物、古建筑是全人类的财富,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在变革中能把重点文物保护下来,功莫大焉。 2012年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曾撰文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能有今天的成就,除国家昌盛、政通人和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一批能人志士为之鼓呼奔走,罗哲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七十年来,他服务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衷不改,老而弥坚。 “他是个小老头,个子矮矮的,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有一半时间在飞机上,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停地出席各地的古建、文物专业聚会,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文史馆馆员舒乙曾对罗哲文的生活常态做过这样的描述。 图文:新教育者 视频:四川文化网——人物访谈栏目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