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蜀道心象:成都时代美术馆新展呈现“蜀道之上”

新文人画院 2021-1-26 16:01 2294人围观 艺术动态

2021年1月24日15:30,《蜀道之上·周思源作品展》在四川成都时代美术馆开幕启动,油画博士林印吉女士策展,美术批评家著名策展人何桂彦博士担纲学术主持,展览持续至2月27日。



       2021年1月24日15:30,《蜀道之上·周思源作品展》在四川成都时代美术馆开幕启动,油画博士林印吉女士策展,美术批评家著名策展人何桂彦博士担纲学术主持,展览持续至2月27日。


展览概述

       《蜀道之上·周思源作品展》集合了周思源教授从2018年至2020年创作的72幅艺术作品。该系列被分别命名为《蜀道计划·红色》《蜀道计划·黄色》《蜀道计划·蓝色》《蜀道计划·灰色》总共四个系列。分别采用了油画、纸本水墨、水彩、装置等综合材料。

蜀道计划·黄色1号 
120cm×9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原本意义上的蜀道,是指2000多年来从四川盆地通往陕西汉中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物流道路,它在历史上对于秦国统一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四川通往内陆的一条重要的物流运输,以及人文交往的道路,是南方丝绸之路。由于有了蜀道,才有以后蜀地对外的交流与沟通。蜀道的建设之难与蜀道本身的难是一样的:建设蜀道历时上百年,无数人前赴后继,不知死伤多少人……蜀道是我们四川人这种开拓进取、不为艰难的一种精神,一种鲜明的表现;也是四川人希望与世界更好的交流的一种愿景……

蜀道计划·灰色6号 
260cm×15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蜀道之上”的蜀道已经不再是空间物理上意义的蜀道,而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蜀道,是一种精神上的蜀道。它是一种四川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象征;是四川人勤劳勇敢、愚公移山的精神象征;是四川人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象征;也是四川人和四川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所以,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蜀道,它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蜀道计划·蓝色8号 
300cm×25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学术主持:何桂彦 
       策  展  人:林印吉 
       主办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时代美术馆 
       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开幕时间:2021年1月24日15:30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4日—2月27日
       展览地点:时代美术馆(锦江区雨树巷27号华熙LIVE·528A区G层)

       艺术家简介:

       周思源  历史学博士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蜀道计划·蓝色17号 
600cm×150cm 综合材料


策展人 林印吉 评述

蜀道计划·灰色19号 
550cm×180cm 布面油画

       我们早就发现,以一种批评的形式,或者说以一种裁判的姿态,是很难对处于变化中的人们给出结论的。他们每天都在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会把过去的结论重新推翻,涂抹覆盖。

蜀道计划·蓝色21号 
560cm×200cm 布面油画

       《蜀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列,其中很多作品描绘的是一派非同寻常的景象:巍峨雄奇的山体里隐藏着凶险的陡坡与起伏的山道,山前的松枝在风中摇曳,这一切远方的风景在各种生长与运动中紧密牵连,无法分割,既不是美化,也不作记叙,对这种复杂关联性的朴素信赖,也许是一种更接近真理的方式。艺术家在没有人物形象的风景中,建立了一个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未来,眼前的这些山石好像连接不断的片状面孔,使我们怀着某种忐忑的心情追溯那一条条并不确切的时间线——自然景象背后的那些没有太多形象依据、却具有深刻规律性的东西:一些永恒的事物、甚至是真理......

蜀道计划·黄色6号 
230cm×150cm 2020年 综合材料

       如果说艺术家已经具备全面的知识,让自己如同一部装配精良的工具书;也具有准确无误的观察力和上好的鉴别力,能够自如运用修辞和表达的能力,在创作中就不会再遇到任何麻烦......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他们没有一天对自己感到满意,那不得不走的路很长远,长期孤寂的劳动,并不是为了把握自然,而是为了建立世界与自身的关联。在绘画里,这种关联向来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与机密。

蜀道计划·红色1号 
100cm×10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艺术家自述
(代前言)

       我这几年的创作多以山为主题,这可能缘于我对山怀有深厚的情感。我生长在云贵高原,那里抬头就可见山,家门口就正对着一座叫“五老山”的山,真正叫“开门见山”。那座山陪了我十多年,直到离开家乡。即使多年离家在外,那些记忆也会在脑海中闪现。望山的时间久了,对山自然有了情感,有时画着山,触景生情,便想起小时候的山。甚至有时还想,到老了有一天会回到山里,做一个山的守望者。孔老先生“仁者乐山”那句话的含义,莫过于亲身在山中悟透。

蜀道计划·红色2号  
300cm×30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这些年读了大量的哲学、历史、艺术史书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绘画是一种语言,它不象有着语法规则的文字语言,绘画虽然有技术技巧方面的一些规律可寻,但还有更多逻辑范畴无法解释的艺术家内在的个体的造型创造力,这使每一个艺术家都有潜在可能开启他自己的语言,画写他感受到的世界。

蜀道计划·红色9号  
360cm×150cm 2019年 布面油画

       在众多的西方现代主义先驱大师之中,塞尚(Paul Cezanne)、康斯坦布尔(John Constable)的风景画给予我很多启发,他们画中的笔触线条与色彩,尤其是画面严谨灵动的结构,都令我十分欣赏,也让我久久揣摩那些造型结构背后的精神性到底是什么。在看这些绘画时,我仿佛听到了音乐。

蜀道计划·红色12号 
180cm×120cm 布面油画

       在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倪瓒、王蒙的山水画感动我,而他们的为人处事、人生经历仿佛感同身受。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古代文人们在画卷上对于自然的造型、造境,实在是他们对于中国哲学的最高审美精神境界的体现。

蜀道计划·红色18号  
120cm×130cm 2019年布面油画

       所以,在这两年的绘画中,我不断地探索。画布就是我的一个实验“空间”,这里面不仅有艺术语言、艺术风格的探索,更多的是在哲学层面的探索,古今中西,有很多问题萦绕在我脑中。关于山的主题我仍旧没有画尽,我笔下的大山、蜀道,无论是写实亦或是抽象,它们到底是“山景”、“山水”,还是“山河” ? 我想表达山与历史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然,与我的关系。我在画它们的时候,头脑中想到很多山中山外之事。这个时候真的是花非花,山非山,道非道。

蜀道计划·蓝色9号 
450cm×20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我关注艺术与哲学,也非常关注艺术与科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主导力量,技术一加速,社会就有变革,不但人的生活模式被革新,艺术及艺术理念亦被革新。现当代艺术创作受到哲学与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而当下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更为显著,哲学与科技将更多元地融入呈现在当代艺术教育与创作中。



“林泉高致”
——周思源的绘画世界

学术主持 何桂彦

       从绘画的题材出发,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风景是如何进入绘画的?风景画什么时候走向成熟,并且成为人们独立的审美对象?就绘画的范畴,我们熟悉这样一些词汇,如自然、风景、山水等。因为中西文化与审美追求的差异,因此,在艺术史的叙事中,风景画与山水不仅题材上各有侧重,而且负载着不同的文化诉求。

       西方从14世纪以来,直到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们的理想,是在二维的平面再现真实的现实世界。不过,在上百年的发展中,风景只是绘画的附庸,只是绘画在讲述一个故事时充当背景,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直到18世纪,伴随着启蒙运动与各种现代话语的兴起,风景逐渐走向独立,以荷兰的风景画为代表,开始显现美术史的意义。与西方比较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与美术史上,风景进入绘画,成为审美的对象,更为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孔子曾谈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魏晋时期,自然开始进入绘画,伴随玄学的兴起,在文人的世界,“山水”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与精神世界。南朝的宗炳曾在《画山水序》中系统而深入地论及山水创作的方法论。北宋以降,在文人画所掀起的新浪潮之下,士大夫们对山水题材更是推崇备至。两宋以来,“山水”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而且主导了绘画史的方向。自然进入绘画,或者说风景画的出现,对于中西艺术家来说,核心的前提是主体的独立与人的解放。不过,风景画之于西方,艺术家更侧重对表象世界的再现;但山水之于中国的艺术家,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构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事实上,从来就没有独立的山水和风景,就艺术创作来说,自然只是一个他者,一个载体,一个通道,艺术家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绘画领域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管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里普斯强调的审美与“移情”,还是魏晋以来,艺术家追求的纵情于山水,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最终彰显的是艺术家对自然,对现实,对审美,对人生的理解。至于是否是再现还是表现,写实还是写意,它们都是表象,只能反映艺术家在语言上的偏好,对于审美与精神世界的表达才是绘画的要义。


       就周思源先生的绘画及其历程而言,将风景作为表现对象,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但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中,他首先要面对的还是绘画的语言问题。从画面的色彩出发,周思源的起点是印象派。对于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体系,印象派的意义,在于摆脱了题材,放弃了文学性,与此同时,让绘画返回到二维的平面,在解放色彩的过程中,也将个性的解放推向了现代主义的精神高度。对于周思源来说,印象派的色彩观念在于放弃画面的描述功能,摆脱叙事性,借助色彩自身的张力,使得情感、情绪的表达变得更为的直接。沿着印象派的色彩观念,很自然,周思源开启了对西方表现主义的学习。但是,是否是从色彩的解放走向主观表现,还是从表现走向抽象,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困扰着他。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旦拿起画笔,面对画布,艺术家内心就不得不考虑到中国绘画的语言与表达习惯。事实上,这种语言与视觉习惯得益于东方文化的滋养,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影响下的产物。对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学习,反而唤起了周思源对中国绘画语言的自觉。从语言出发,逐渐延申到审美趣味、笔墨语言、创作范式,以及艺术家对中国的绘画系统与文化内涵的思考。他喜欢北宋早期山水画中的大气磅礴,钦佩“逸笔草草”的文人趣味。不过,他更推崇清初“四王”,在他看来,虽然“四王”的作品显得程式化,却通过画面内在的形式与语言,赋予画面以稳定的结构,真正捍卫了语言的自律与绘画的独立。在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层面,“四王”与法国的塞尚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周思源看来,绘画语言的学习,就是在中西之间,传统与当代之间,在两个不同的参照系之间,寻找最打动内心的那个点。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谈到,理想的绘画应该可观、可行、可游、可居。应该说,按照郭熙的说法,绘画既是对山水或风景的描绘,也是对它们的想象,并且,审美与现实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学习,周思源内心还是更倾向于塞尚,以及早期立体主义的风格。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绘画与美学趣味中,他力图在意象表现与画面形式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种绘画方法,类似于“四王”,也追随塞尚,就是通过形式与结构,赋予画面以内在的视觉秩序。所以,在周思源的创作中,他追求的既不是再现,也不是抽象,而是希望在所画的对象之中,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为画面注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周思源的绘画是对自然与风景的再现,不如说所画的是“胸中的秋壑”。换言之,现实的、记忆的、想象的都融化到艺术家的作品中。就周思源的绘画趣味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多为小品,尺幅不大,“逸笔草草”,率性而富有感染力。另一类作品多是巨幅,宏大叙事,气势磅礴。在具体的创作中,周思源先用厚重、单一的色块来构成画面的色调,将不同的表现对象与画面区域用相应的颜色进行概况,然后再层层推进。同时,放弃描绘性的笔触和线条,压缩三度空间,让二维的平面与画面的笔触、厚重的色彩形成一种视觉张力。这种视觉张力同样来源于画面的层次感。艺术家画完第一遍,然后是第二遍,到第二遍、或第三遍的时候,艺术家开始将其刮掉,然后再覆盖,再刮掉,如此循环,不断推进。每一次覆盖都是对原有画面的破坏,但在挂掉的过程中,留下的色彩、笔触、划痕、肌理等等,都成为了作品意义的重要来源,在偶然性中更具表现力。当然,强调创作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周思源的绘画会走向观念性绘画。相反,所有对笔触、肌理、“色域”的把握与控制,都需要纳入到一个更高的范畴,即审美追求。这种追求既不是语言上的“再现”,也不是审美的愉悦,或者说优美,对于周思源来说,在画面情绪的流动中,在斑驳的肌理之中,在巍峨的群山中,传递出的是一种磅礴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崇高。

       在周思源的作品中,既有西方的形式结构,又有东方化的意象表达,既强调油画材料本身的肌理特征,又突出创作过程带来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但是,诚如前文所言,纯粹的风景是不存在的。不管是里普斯所强调的审美移情,还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对风景、对自然山川的描绘,体现的不仅是艺术家的自然意识,也蕴含着更为内在的审美追求。所谓的“林泉高致”,与其说周思源是推崇郭熙的绘画方法论,毋宁说反映的是艺术家内心的一种人文诉求,即对因“山水”所构筑的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2021年1月23日
于川美虎溪校区



**
展览现场

***


*****

原作者: 文化网采写 来自: 网络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