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9
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各种炫酷的创意产品馆,以头脑风暴和传统文化发生了许多出其不意的跨界碰撞。唯独建筑师刘卫兵设计的“川西林盘非遗馆”— 土黄色竹筒搭建成的“盒子”在14号馆的一角,静静地蹲守了4天,直至闭幕拆除。 应主办方邀请,刘卫兵和青城山脚下的非遗手艺人,共同用慈竹和展布构建了这个虚实相生的简约空间。“我想以独特的穿行方式,表达‘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古蜀生存语境,唤起观者对川西林盘生存状态中的关注和静思”。 “没有遗憾!虽然它只存在了4天,但那是为了川西林盘的不消失而拆。”回答平淡从容,只是仍能捕捉到他不易察觉的苦涩微笑。 川西林盘,对于许多人很陌生,但它是成都人的乡愁,也是建筑师刘卫兵不倦耕耘多年的乡村营造根据地。三十年的“下乡实践”,在他眼里,这是知行合一的必修课,辛勤的付出为他赢得了“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国家精瑞科学技术奖”以及“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奖”。最近,四川文化网就此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不能只关注建筑” 文化网: 我们注意到,“川西林盘非遗馆”的造型并没有做太多变化,会不会担心被质疑没有创意? 刘卫兵: 其实,颇费心思(笑)。从俯视图可以看得出方形展区作了空间斜切和入口处理,改变了行进的路径与时间。主要是,想让观众不能只关注建筑,而是在林盘意境中,感受源自其中的非遗文化的魅力,比如青城马椅子、蜀绣、金钱板等等,感受蜀风雅韵。 “朴素是最动人的力量“ 文化网:您在展区顶上,用竹竿作了许多三角形,有什么寓意吗?“盒子”里面不同形状的空间在您所谓的“林盘意境”是一种表达? 刘卫兵:是的,顶部是以竹叶之形,成竹荫斑驳之意。我一直希望作品像能留住时光的盒子,人们进去可以感受过往的记忆、当下的鲜活和未来的可能。每个漫步其中和小坐竹椅的人,看老照片,听金钱板,恍若身处林盘,想起儿时的竹林和河沟。这届创意展中,川西林盘非遗馆是最土的,但我认为朴素是最动人的力量。 “不妥协是因为环境最至关重要” 文化网:您在《林盘》一书里呼吁保护川西林盘,并警告“当繁华和喧嚣之后, 再想起它时 ,一切却又都将只剩下回忆和叹息……”,为什么? 刘卫兵:林盘没有了,蜀人的根就没有了。落叶归根,要让游子归乡寻得见故园。 文化网:前段时间,您的政协提案--“川西林盘保护防止洋、大、怪倾向”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拒绝了林盘设计全球招标的邀请,仿佛蜀中“独行侠”,您在坚持什么? 刘卫兵:不妥协是因为环境最至关重要。林盘是绿岛,历史、人文和生命隐匿其中,它的魅力在于独特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我最不能容忍的是把场地平整了,植被砍完了,做所谓地标建筑和特色景观。 文化网:通过“川西林盘非遗馆”,你想向观众传达什么? 刘卫兵:行色匆匆中,停留片刻,重新审视林盘里的智慧和温度,找到一条归家的路。 尾声:对话建筑师刘卫兵老师,为了不消失而拆的访谈中,让我在纷繁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久违“真”!是那种归隐乡村的真与惬意!是那种与自然共呼吸的真与质朴!还是那种与古人对话,将精神传承的坚持!这种真我是从拒绝开始!不媚俗,不迎合!“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怎样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又是怎样一种精神独白?这是对话刘老师给到我的精神启蒙与开悟,更让我从林盘非遗馆中找到了原真!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