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传承关学文化 促进乡村振兴 ——在“中华关学·中国行”走进下邽公益活动中的发言 孙亚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中华关学·中国行”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活动,并在这里谈及我的一些感受。在正式发言之前,我想就“中华关学”谈谈我的想法,作为活动的发起人、组织者,以及关学精神坚定不移的播种者——魏冬先生,既是一位享誉学界有着丰硕的学术建树的学者,又是一位躬行实践知行合一的当代儒者,先生与大家一起在延续着关中道脉,传承着关学文化千百年来所积淀起来的伟大的传统。站在当代的历史来看,关学已非昔日之地域性的学术流派,已非仅仅关中人所需要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学是中国的,中国人的精神指向中需要关学文化的熏陶,因为,无论从任何一个维度上讲,关学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我们的血液当中。因此,我们需要扬帆起航,伸张关学精神的旨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关学自北宋张载肇始以来,一直延续着学贵躬行崇礼尚气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不仅被历代关学学人所秉持,更深深地影响了关中人的文化心理的形成,关中人崇尚气节崇尚礼仪崇尚实学等等,这些都源自于关中学人学术人格的影响。经过宋金元三代之后,关学进入明代,在整个明代关学的发展当中,渭南成为关学文化的重镇,这里不仅有承续河东学派的薛敬之先生,还有被关学研究者称之为朝邑之学的开创者韩邦奇先生,还有被王阳明先生称为其学术的北方传人的南大吉先生,还有为民伸张正义敢于直言而身陷八年牢狱之灾的杨爵先生……可以说,渭南这块土地是关学文化中重要的地理标识。今天,我们走进下邽镇,这里不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唐代宰相张仁愿、宋代名臣寇准的故乡,也是明代关中学人薛敬之先生的故乡,因此,我想结合薛敬之先生的生平来谈几点关于乡约乡村文化建设的想法。 第一,乡村文化建设从尊师重道做起。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因为能够尊师重道,所以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因为能够尊师重道,所以我们才有了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我常想一部关学文化史就是一部尊师重道的文化传承史,张载传道于苏昞成《正蒙》以示天下,兰州段坚传周小泉,周小泉再传薛敬之,薛敬之传吕柟,承续河东之学,这是道脉所系文化所系。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学人,身体力行尊师重道,文化的薪火才有燎原之势。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从尊师重道做起,努力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只有人人爱自己的文化,才有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说起尊师重道,薛敬之先生就是尊师重道的践履者,当年二程门下弟子杨时与游酢有“程门立雪”的故事被广为传颂,而薛敬之先生当年徒步百里前往秦州周小泉先生门下问学,每日早起等候老师周小泉开门,然后洒扫庭除完毕之后,听候老师教诲,学者称为“周门候起”,足见薛敬之先生对“师道”二字的珍重。“道之不存久矣”,重新重视师道精神,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世风所向,对乡村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乡村文化建设需重塑立人的标准。关学文化并非冰冷的学究式的理论,而是活泼泼的关于人的历史,每一位关学先贤不仅立言、立功、立德,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穷其一生都在“立人”。以薛敬之先生为例,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弘扬,先生有孝义,当年从京师回到故乡渭南时,父母双亲相继离世,时值寒冬腊月,先生光脚扶灵柩,以古礼为父母行葬,母亲生前爱吃韭菜,自母亲去世后先生毕生不在食用韭菜。先生好学,一生都在追求求真务实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至死不悔,七十岁的时候,还手不释卷,常给人说博学好古死而后已,读书之法一如横渠,但有所思便记录下来。薛敬之先生身上的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我们今天重塑立人标准的典范,乡村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人的文化提升,人的文化提升不在乎学历的高低,而在于能否“立人”,人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写人,乡村文化自然而然便繁荣起来。 第三,乡村文化建设需有体仁爱民之心,需有以身垂范之勇气。乡村文化建设是一群人的共同事业,因此它既有有形的文化建设,也有无形的力量。有形的文化建设容易理解,但无形的力量需要一群人,尤其是乡村领导与大家一起完成的事情。薛敬之先生一生当中做官在最艰苦的边防做官,他做官最大的体悟就是“诚”,对自己所做的事诚心,对自己所管辖的子民诚爱,对一切事关百姓利益的事诚敬。他在应州做官时,不出三年仓廪实民知礼节,他常常身处一线体察民情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应州百姓为他立起了一座《应守薛君政德碑》。事实证明,文化建设是上下一心的事,更是走心的事,一个乡村可以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必须有纯正浩然的民风乡俗,这种文化看不见但能感受得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谈上述三点肤浅的想法,不妥之处,多多指正。 谢谢大家!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