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8
作家需要有地域文化意识,从而拓展和延伸创作的边界。 四川作家税清静前后用了三年时间到泸州的叙永、古蔺采风,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灵魂洗礼而创作了扶贫长篇小说《乌蒙磅礴》。其小说里多次引用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长征即将结束时所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如大型乐章一样,其高昂的旋律回荡在乌蒙山山区,激励着人们,也鼓舞着读者;站在建党百周年这个特定的历史节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当年工农红军北上的壮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当今“扶贫攻坚”坚强的毅力,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 在乌蒙山。税清静。静静地仰望苍穹。 如他创作的这部扶贫长篇小说《乌蒙磅礴》的叙述表达。于是,我把它概括为“站立在山坳上的史诗”。这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其小说所表达的“扶贫”工作的叙述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二是指其小说极有“真实”的叙事性;三是在这里的“山坳”是一个赋予人类历史进程的象征,即“山坳”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信仰;站在历史的山坳上,往前看是时代的未来,回头看是历史的期待,也是社会的仰望。 而且中国扶贫攻坚工作本身,就是一部伟大而壮丽的“史诗”。 故此,我以简论的形式谈谈我读了《乌蒙磅礴》的一些理解。 一、扶贫攻坚的时代特征 关于扶贫工作,作家税清静以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文化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来创作扶贫长篇小说《乌蒙磅礴》,其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凸显出扶贫攻坚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说:“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基础,是精准扶贫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第85页,第89页)国务院领导曾指示: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上指出,连片特困地区将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可见,而乌蒙山区是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税清静以小说介入到“扶贫工作”,也是一种“扶贫工作”的外延。 乌蒙山区的古叙县朴市村这片土地,在赤水河旁,具有红色文化基因。这部小说以四十二个章节来叙述古叙县扶贫工作,在开头就直接植入扶贫的中坚力量——“第一书记是啥馆”,引出主要人物陈小李为代表的驻村扶贫干部——新时代“第三代人”,领着一群下派驻村干部,和当地党群一起向脱贫工作发起冲刺,从而彻底改变了朴市村贫困落后的面貌。而第二章“红军来到古叙县”,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四渡赤水,经过古叙,以交错的手法交代次要人物的主角老红军陈国栋;“红小鬼”陈国栋一家三代人注定了与这个朴市村的不解之缘,但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当年的使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山妹”地支持下,一生投身于他个人微薄力量的“扶贫”事业——办砖厂等。也可以这样认为,文本中的陈国栋爷爷几乎与共产党同时代的老红军代表,牢记使命的“扶贫攻坚的第一代”,其儿子陈东东在孙女陈茜茜(于芬)牺牲在了扶贫路上后擦干眼泪接手继续扶贫,当了全省最老的“扶贫第一书记”,与何长生、曹主任、陈东东,以及群众代表酒爷等等为“第二代”扶贫工作者。这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人物群像”。 把朴市村扶贫的第一书记陈小李,置于老红军陈国栋这样“红色基因”家庭的背景中,正如著名作家白庚胜在序中说,“甚至,他们在书中的姓名,都含有丰富的寓意。” 这部小说紧贴时代,反映了乌蒙山区的“古叙县”的扶贫工作,体现了乌蒙山古叙扶贫工作的时代特征,也可以把它看成为全国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二、“红色精神”是真实的,也具有美的超越 中国文联、作协主席铁凝的《新时代的文艺之路怎么走》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的地位不可特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力量愈益强大”,同时指出“文艺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所以在新发展时期的文艺创作,地域(本土)文化植入于小说里,是小说的“文脉”,也可以说是作品的“风骨”。 而作家税清静的这部小说就是写泸州“古叙县”,凸显了“朴市”扶贫中心工作等,融入了古蔺的花灯、泸县的雨坛彩龙等地方文化的元素。正如黑格尔认为,美在于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 这种以“红色精神”真实与小说艺术扣叠的方式,凸显了小说的基石,燃放出艺术的光芒。让读者阅读这部小说文本,才能感受到乌蒙山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未来。山坳的立足点,才有“超越”,又才有“展望”,所以扶贫攻坚就是一座山坳。这是现实的超越,也是审美的超越,这才是小说艺术的超越。 这就是乌蒙山区的“古叙县”的扶贫工作,小说紧贴时代脉搏,所以反映陈小李、陈国栋等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因为在山坳,不仅是“白玲玲”们早起的风景,也是在古叙扶贫工作早行之路,也是“她”心灵的山坳。 建党伟业,百年硕果。 三、历史文化的叙述,以艺术真实而延伸 作家税清静以地方历史和文化拓展其创作的边界,以“虚实”的叙事表达,把历史文化和小说艺术结合,展现了新时代的主旋律,即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文艺作品,为建党百周年献礼。这是艺术真实的延伸。 由于扶贫工作方面的文学创作,作家们都轻车熟路,但各自创作的角度、技巧,以其语言的表达艺术方可构成艺术力量的作品。因为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扣叠,才能燃放出其艺术的光芒。而作家税清静把这些历史文化推陈出新,以小说的形式定格了这个美好时代。 如“朴市村”即为入黔的茶马古道上的叙永普市。普市村的老村长,也姓曹,他跑到贵州去翻贵州志,其上有“普市,唐设蔺州”记载。明朝状元杨慎(升庵)也有《普市》一诗,另外还有《普市驿见异花》诗: 普市驿见异花,一干乔立,中空而外紫。花开于干末,类叵罗形,有黄白二色,故取金银名之云 金叵罗,银叵罗,瘴花开时瘴雨多。 二梁哨,双井坡,马头采折记经过。 流芳催人鬓蹉跎,奈此长征远戍何。 清《太史升庵遗集》 作家税清静把普市(朴市)作为小说的扶贫村就有其历史文化底蕴的,而小说把“菠萝花”化为扶贫工作而赋予 “帮扶”之花,寓有创新之意。 税清静曾说,2018年采风,他到石厢子红军纪念馆找到了一件原始记录,大部队北上后留守断后的红军任务:其中第二条“打土豪分田地,让老百姓得实惠。”他认为:让老百姓得实惠,不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陈小李参观“泸州起义”纪念馆。“泸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这是建党百周年而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点。 长篇小说不仅有宏大的历史文化叙事,而且还要抓住人物性格的语言叙述。税清静在《乌蒙磅礴》小说中以叙事表达来表现这个人类史上最大的扶贫工程,并赋予了人物个性化。例如何长生作为天麻专家,为支持女儿的扶贫工作,自觉到扶贫现场,但为了女儿的未来,也有他自己的“小九九”,如细小的心理刻画,“何长生一听是陈小李,不知为什么心尖一紧,竟然十分酸涩”,这使人物个性化性格更完美。而村里的曹主任,处事老道、稳妥,有威望;酒爷为村中长者,有威性,也有见解,有愁苦或高兴时,就朗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小恩小惠”的王大娘也在生活实践中转变为“引资成功”者。人总在被感化过程中,向上而行。 小说不仅以叙事记人为主,而且还适当运用描写的手段给予烘托和渲染,因为文学本身就是语言艺术,描写等只是语言叙事的延伸和需要。“这山真大呀,既没有头,又没有尾,一山连着一山,一壑接着一壑。山妹一家人很快就消失在这大山的皱褶当中了。”尤其这最后一句的语言很有特色,点出了乌蒙山山区的特点,也突出扶贫工作中的交通为难点、重点。另外“铺床、铺床,儿孙满堂”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夫妻恩爱,日子亮堂”这些婚俗中的四言八句,具有地方俗语、俚语的特点,也符合地方传统文化特性。 乌蒙山区有着许多人的人生根脉,也留下了众多扶贫工作者的生命底色。 由此,我们看到用艺术的枝条嫁接在厚重的历史里,犹如古老而遒劲树干上长出几片清新之叶,似乎如川西坝子的盆景,这样的阅读审美,有朴实淡雅的情趣。文学,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以审美的精神,那将会有一个新的篇章。 乌蒙山区的古叙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就是如此展开的。 四、建党百年,乡村振兴 小说《乌蒙磅礴》不仅表现了伟大的扶贫工程,而且还展现了乡村振兴初始的事业,虽然扶贫工作的一个阶段基本结束,但只能作为消除“绝对贫困”的尾声,因为“乡村振兴”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所以本部小说的艺术力就在于其触角同时直接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内容。就此,可以说扶贫长篇小说《乌蒙磅礴》走进了另一个新的历程。 这部小说把真实的历史事迹植入历史文化背景里,以小说的艺术形式传承这些文化元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角度;不仅体现了脱贫攻坚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为人民”的长征精神,有石桩村修通公路的愚公精神(十八章),和奉献、奋斗的时代精神等,而且以红色基因,绿色理念和多民族文化来振兴旅游,规划乡村振兴,把扶贫扶志和扶智同时推进,这样扶贫就会“扶”出人的尊严,体现了“扶贫”的方向。使小说居于历史文化真实的基石上,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感,这具有典型性。 著名作家白庚胜在其序中说,“他们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感人的故事不应该被遗忘。他们一个人便是一个传奇,一个人便是一座丰碑,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著名学者朱东润在《杜甫叙论》里说:“一切伟大的成就永恒存在的,永远继续的,它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面貌而出现,但大的成就必然配合着伟大的人民事业而显示其伟大的永恒。” 由此,文学作品才能为新时代谱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作者简介: 徐 潋,四川省泸州二中语文高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特聘教授,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文本中心研究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获得教育部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四川省“百家推优”文艺评论奖、第三届川渝文化发展论坛征文奖,“酒城人才·文创之星”奖等;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始人,泸州本土文学教育工作室领衔人;在《现代艺术》《船山》学刊《星星》诗刊《华新报》(西班牙)等,以及中诗网、光明网、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发表文艺评论文章,著有《半管笛语》等多部专著。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