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滴水现日辉—一个小山村的巨变

四川文化网 2021-8-20 10:01 362人围观 文化资讯

  在冕宁县与西昌县接壤处,有一片高出安宁河东岸60多米“远处能看见,走近看不见”的台地。爬上乐西公路(现108国道)东面的山坡,上到这台地,眼前豁然开朗——两千多亩梯田包围着三个村庄,外地人称它为“看不 ...
  在冕宁县与西昌县接壤处,有一片高出安宁河东岸60多米“远处能看见,走近看不见”的台地。爬上乐西公路(现108国道)东面的山坡,上到这台地,眼前豁然开朗——两千多亩梯田包围着三个村庄,外地人称它为“看不见的村庄”。它就是现在的黄土坡村(原名杨屯,公社化时改名为东风大队)。
  我就生长在这个村子里,现已是耄耋之年,目睹了这个村庄七十年来的变化,真正是旧貌换新颜。
  全民齐动员,秃岭变青山
  黄土坡村东面是一座约五千多亩的小山,山上土层厚一点的地方长着荒草。解放前,每年秋收秋种结束,各家各户能上山找柴禾的人,背着“背架子”,带上镰刀和干粮,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去山上割茅草挽成草把,背回家供全家人一年炊事之需。每天天不亮就出发,要忙到太阳落山才能回家。这种劳作几乎占去整个冬季和初春。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激发了村民改变家乡面貌的积极性。中共党员干部彭家友、蔡忠林、袁家良、党发金等带领全村青壮年,利用农闲时间去大山深处长有松树的地方采摘松果背回,通过暴晒让其开裂,抖出松籽。到了雨水季节,又带领全村青壮年将收获的松籽播种在村后的荒山上,并要求村民须等到松树长到一尺左右后才准进入播种范围内割草放牧。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把这片荒山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松树林。成为当时西昌地区人工造林的典范。十多年后,松林公社党委书记晏显吉在西昌地区农村工作会议上,以此事为中心作了大会发言,得到了大会主持人“发言不到五分钟,意义深远”的好评,受到参会人员的赞扬,带动了全地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
  河水爬上山,天干保丰收
  黄土坡村80%的水稻田都是“望天田”,要天下大雨,杠河涨水,才能保证满栽满插,若遇天干,村民放夜水,在水口上睡起跳蚤,有时要到夏至过后才能栽完秧。错过农事季节栽下的秧苗,大多不能完全成熟,造成减产歉收。农民辛苦一年,仍然食不果腹。
  1967年,西昌县组织青壮年开凿的泸沽渠从黄土坡村三、四组耕地上经过。但因地势原因,黄土坡大多土地仍放不上泸沽渠水,村民们只能望水兴叹。时任三队队长袁家齐极力请求县政府扶持修建电灌站,得到批准并于1974年建成,解决了三队四百多亩粮田的灌溉问题。二队社员看到三队建起电灌站让河水爬上山,灌溉了全队的土地,极力请求县上扶持,将三队电灌站的水管向上延伸三百多米。1978年,二队的四百多亩粮田也用上了电灌站的水。同年,四队队长党家洪利用西昌市月华乡要在黄土坡四组地界内修建电灌站的机会,提出与其合作共建的要求,最终解决了该队一百多亩山田的灌溉问题。
  在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让水爬上山,天旱保丰收”的愿望。
  在饮用水方面,黄土坡村四个队住户都是靠杠河水经碾沟流过自然过滤后取得。如今,全村住户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每户出劳动力,用PVC管将山泉水引到了家里,人们打开水龙头就能饮用到甘甜无污染的山泉水。
  道路硬化畅通,农民方便轻松
  昔日黄土坡道路崎岖坎坷,路面只有一米来宽古道。全村人民买进卖出都靠肩挑背磨、人背马驮。而那些大件沉重的物品根本无法运进村。
  1966年,三队队长袁家齐、汤大德带领社员修了一条一千多米长、两米多宽的机耕道,将三队保管室与乐西公路相连,并用人工开采的条石在泸沽渠和碾沟上分别修了石桥,保证了道路的畅通及行人的安全。
  1994年,村支书陈逢伦、村主任党生友组织村民拓宽延伸机耕道,修了排水沟,铺成了混凝土路面。到1996年,实现了全村道路畅通。
  2003年,村支书葛孟伦、村主任廖洪平倡导村民并带头捐资将泸沽渠和碾沟上的青石桥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2007年,二人抓住国家“通达畅通”工程机遇,争取到政府划拨资金,联系驻军工程机械队并得到其大型机械支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改扩建了全村道路,将全村四千多米的村道拓宽加固,并安装了路灯。
  现在村里有拖拉机十三台、大货车十台、小轿车八十多辆、摩托车(含电动车)几乎每户都有,人们进出村子非常方便。收种季节,农民都把车开到田边,省时省力。收获的粮食,就近晒干扬尽,运回家收藏,避免了过去为争晒坝而吵嘴闹架的情况发生。
  农网改造利村民,沼气利用节能源
  记忆中,村里的昏暗如萤火的照明先是菜油灯——土碟子盛菜油,放上一两根灯草点燃照明;六十年代用煤油灯——用废旧墨水瓶安上铁皮管,管内穿上用棉花搓成的灯芯点燃照明。穷困人家无钱买煤油,就用松明点燃来照明。
  1972年,村里的党员干部发动群众出资出力,与电力公司联系,架起了从松林到黄土坡村的三相电线,解决了村民打米、磨面、照明用电的问题。后来,为适应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进行了农网改造。如今,村民家家用电不愁,各种电器设备进入农村家庭,村民打开电视,手机、电脑就能了解天下大事,欣赏到各种文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进入新世纪,村里农户建起了利用人畗粪便能产生沼气的沼气池,配上沼气炉,加上电磁炉等,用上清洁能源,既把农民从高强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村民不再上山打柴,这又为杜绝滥砍滥伐、为封山育林提供了保障。
  教育受重视,小学换新颜
  黄土坡村距松林街三公里,途中有杠河阻隔,洪水季节,学生无法上学。解放前,全村文盲率是全县最高的。村里只有几个读过私塾的识字人。
  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村青年深感不识字的困苦,自发参加农会办起的补习学校。1952年,两位教师参加西昌地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后正式参加了新中国的教育工作,文化补习学校停办。1958年,村干部极力争取到公社和主管局批准,在杨屯东岳庙内办起了东风大队民办小学。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停办。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在全大队干部和群众的极力恳求下,公社和主管局同意恢复办学。当时东岳庙已拆除,只得在已拆除的葛家祠堂后修起的大队部上课。当时有学生41人,教师1人。到七十年代,大队部已无法容纳全大队适龄儿童入学。热心教育事业,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袁家齐专门召集全大队干部开会,决定由四个队出工出材料,另选地址,修起了土筑瓦盖干打垒的六间教室和三间教师办公室,解决了全大队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
  历经20年的风雨,校舍墙体开裂成危房。1994年,村党支部书记陈逢伦、村长党生友趁全县排除学校危房的机会,召开村干部会议研究重建校园。为了让外地老师能安心教书,将校址迁移到距108国道300米的机耕道旁,争取到县扶贫办和县教育局的扶持,于1997年建成砖混墙体,青瓦屋面的八间教室,七间教师寝室兼办公室,配套建成厨房、厕所,硬化了校园场地,更新了课桌。
  2000年,原下放在黄土坡的知青朱小康回访第二故乡时,向学校捐赠了10台电脑。
  2007年,校长林祖志争取到台湾爱心人士唐润丰先生捐赠20万元。经村两委多方协调,得到教育局的支持,于2009年在原校舍西面建起两层八间教室的教学楼。唐先生又捐赠了34台电脑和价值6万的图书。学生有了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
  1998年始建的G5高速公路与学校教学楼擦肩而过,过往车辆的噪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2016年,高速公路扩建,学校拆迁。学校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搬迁到距原址东北面三百米处重建。2017年新学校开始修建:大门右侧是门卫室,左侧是厨房,通过教学楼前的混凝土球场,就是一座三层教学楼,一、二楼是八间教室,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村幼教室。三楼是书画室、电脑室、会议室、财务室、实验仪器室、音乐室。教学楼南端是自动冲洗的厕所。2019年学校建成并完成搬迁。学生远离了高速车辆噪音干扰,能静下心来学习。学校现有教师11人,6个教学班,217名学生;乡村幼儿园保育员5人,幼儿55人。
  现在,黄土坡村接受过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有研究生学历的也不乏其人。
  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
  有青山绿水,有电灌站,道路畅通,电气充足,教育得到重视,黄土坡村的70年发展突飞猛进。刚解放时,村里有130多户、500多人口,现在有536户、1930多人口。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跑运输,学手艺,科学种植经济作物……祖祖辈辈住了许多年的土房,已被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的楼房取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实现,各式交通工具已进入农村家庭,智能手机已成了村里人的标准配置。人们不再是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讲究营养搭配,穿着入时,追求上档次的生活。村里人充分享受着新时代,新农村的新生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的体质提高了,寿命也延长了。解放前,村里没有一个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70岁高龄老人没有几个。现在,村里90岁高龄健在的老人有柳昌明、葛长金、罗光明,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45人,70岁以上的老人就更多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黄土坡这个小山村的巨变,不正是建党100年来翻天覆地般变化的缩影吗?如此美好的生活,不更值得我们珍惜吗?这样日渐强大的新中国,不更值得我们热爱吗?
  让我们为家乡和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出绵薄的力量吧!
原作者: 漫水湾退休教师袁洪远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