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七月十九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勇敢牛牛,不怕困难”长征精神探索小分队乘坐客车来到了位于凉山州德昌县的乐跃镇进行重走红色遗迹活动。当我们的记忆要将历史遗忘的时候,停下脚步,重新踏上红色遗迹,重走红军征程,让那段沉睡的历史荣光再次跳动。 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的东南方,始建于明末清初的一座青青小城依山而立,因为街道环山而建形似腰带,因而得名"落腰",这便是乐跃镇的前身。作为四川省最大的傈僳族聚居区,这里不仅孕育和传承了异彩纷呈的名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更有一碧千里、翠绿欲滴的山地峡谷风光。神秘原始的傈僳族人群居在云上村落中,唱诗打跳、织布养蜂。而打开乐跃这扇少数民族原乡的窗口,便能探寻浓郁的傈僳族民俗风情,寻访红色文化的密码。 1935年5月14日至20日,红军长征途径德昌,并经过德昌县乐跃镇半站营,这一史实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的宣传工作在这七天中充分发挥了赢民心、获拥护、克敌制胜的重要作用。 从现存的党史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红军长征途径德昌时,运用高超的军事智慧,向当地驻军将领宣传宣传党的抗日救亡和民族团结政策,赢得驻军配合,主动为红军让路,红军仅以很小的代价便占领德昌城,并且顺利通过德昌,继续挥师北上;红军以通俗易懂的标语、漫画、布告和他们的实际行动在贫苦百姓中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他们为宣传和模范遵守党的民族政策作出努力和付出巨大的牺牲,无不深深地打动了包括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的德昌贫困百姓,让他们深切地认识到红军是一支抗日救国、为老百姓谋福祉的自己的队伍。 当我们乘坐大巴车经过了蜿蜒的山路,深入大山后,来到了乐跃镇附近的公路上,这里也是红军曾经长征所走过的土地。下车后,我们便看到位于公路旁的乐跃镇,与长征时期的老照片相比,如今的乐跃镇已经无比的美丽,我们惊叹于蓝天白云相接的风景,自豪于祖国现在的发达,一个国家的强大总是能从细小的生活中看出。之后,我们做了短暂的休息后,于上午九时,开始了我们重走红色遗迹--长征路的旅程。 已时的太阳格外的火热,无时无刻都在烧灼着我们的皮肤,我相信那时的红军也是这样的感觉。沿着公路向来时的方向前进,我们走在被建造的笔直的公路上面,看着旁边陡峭的山崖,可以想象在长征时的红军战士们的行军环境。如果是雨水天气,山崖上会有石头落下,泥泞的道路也是行军路上的一大阻碍。在一座桥上,我们见到了长征精神纪念碑,这是乐跃镇半站营村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长征精神,永碑,这是乐跃镇半站营村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标语。继续前进,看着路上修葺整齐的房屋,以及没有坑洼的公路,我对红军战士由衷地升起敬佩的感情。 随着时间的前进,我吃过午饭,继续下午的路程,饭饱后的我困意充斥着全身,我强撑着困意继续前进。下午,太阳已没有那么强烈,这时的我已感到身心俱疲,我不由自主地心想红军战士们每天都要经历这样高强度地行军,并且他们的粮食以及资源并不能让他们衣食饱暖地去行军,当他们熬出了长征,也熬垮了身体。经历长征的战士们,很多疾病都会缠着他们终身,但就是这样的长征精神,才能让我们的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开出胜利之花。 如果没有每一位红军战士迎着烈日,扛着寒风日复一日的行军,就没有"反围剿"的胜利,革命的火种可能就不会延续下来,所以,长征的胜利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一环。回去的路上,我在心中为他们升起国旗、奏响国歌,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程记载在心中,去奋发图强,去壮大我们的祖国,只有这样,我们祖国越强大我们的人民军队就永远在备战,永远不会受伤、牺牲。 |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