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是凿地取水的深穴,凡是人烟曾经密集过的村落、都市,大量出土考证,其地下一般都会有水井的遗存。考古证明,春秋战国时期郑韩故城(今河南省新郑)、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燕下都(今河北易县),都曾发现水井的遗存。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潜水层较浅,凿井便利,而且地下泉水比地表水稳定、可靠、清洁,故历史上北京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水井汲水。考古表明,早在东周时期,北京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瓦井。考古工作者于1965—1972年清理出的65座古瓦井中,有36座为东周早期遗存,29座属于西汉,主要分布在今陶然亭、广安门、宣武门、和平门一带。另在西便门至和平门一带还发现了汉至辽金时期的砖井。砖井坚固耐用,直到近代新式水井出现,砖井一直在中国城乡广大地区广泛采用。元、明、清三代,北京作为首都,居民、军队和外地往来人口骤增,但人们的饮用水仍主要依赖于井水。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北京城各街巷水井普及,如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统计,北京内外城十二地区共有水井1245眼,平均每平方公里近6眼。这个统计数字还不包括私人庭院中的水井。
(图为八角老井)
汉字井字最早见于《周易八卦》:井的卦象是上位水,下为木。朱熹注曰:“井者,穴地出水之处,以簨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故为井。” 为何毗邻江河的村庄都市依然要凿井取水呢?原因只有一个,井中的地下水大多较河水清洁,故在古代,井是百姓饮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唐宋时期的广州,是岭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都市,古代民居沿河摆布,非常稠密。但由于广州滨海,咸潮直抵城下,居民不得不掘井而饮。唐代张九龄在《送广州周判官》诗中说广州“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井”。 最早出土的井,河姆渡木结构水井。井字造型沿用几千年。关键是井字一直不变。因为有了凿井技术,才保障了取水用水灌溉功能。饮水思源,饮食文化才出现在生活中。 水井是人们因生活所需而发明的,土井、土陶井、瓦筒井、砖井、石井、榫卯砖井、坎儿井等,土井为最多。按型制分有方井、六角井、八角井(洛带)、圆形井;按材料分木头、陶瓷、砖井、按等级分普通井、官府井、圣井、贡井。按文化分有名人井、功德井、按功能分有饮用水井、灌溉井、盐井、气井(火井镇)现存有世界第一井、西汉时期发现天然气故名。
(图为天下第五泉位于扬州大明寺内)
名人都与水井有关,如尧井、舜井、禹王井、老子井、孔子井、曾子涌泉井、颜回陋巷井、屈原照面井,以及秦皇井、昭君井、文君井、诸葛井、东坡井、范公亭等等,且都有美妙的故事。包括当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军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呢?井与生活息息相关,寄托了百姓的美好愿望和诉求。所谓天荒地老随时序,饮水思贤亦可为。
(图为青州范公亭,此井亭写有“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文字)
(图为宋井)
因井得名的街道比比皆是。比如成都铁箍井街,凉水井街、水井坊街等等。歙县打箍井街此井建于宋代,是青麻石头制成,井墩腰身处凿了一条石带,形似桶箍,井名因此而得,此井位于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角牌坊“许国石坊”八十米左右的侧街内。 凿井取水的系列操作手段,令我等不得不佩服古人高超的生活智慧。
(图为丽江三眼井)
(图为成都亚林古建设计的阿斗洛带八角井复原鸟瞰图(东南)借鉴了丽江三眼井的池中井设计理念)
(图为歙县三眼井)
云南丽江三眼井又称三叠泉或三叠水,是丽江特有的一种水井。丽江三眼井实际上是一个泉眼出水,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用石条或砖分别砌成三个围拦,井水浅而易见,井口大,成水塘状,从高到低三眼井第一眼为饮用水,第二眼洗菜,第三眼洗衣。因三眼井按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 又可供不同需求者同时使用,村规民约而成,节约又环保。同为三眼井,安徽歙县的三眼井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不仅仅是取水,且有着以“分”为“和”的生活辩证。三眼井这种分多眼之法起源于徽州望族大户,凡大户人家必有家井,因名门望族兄弟姐妹众多,为避免姑嫂妯娌在取水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故在一口大井上设若干个井圈,各自从不同的井圈内取水,起到以“分”为“和”的作用,后沿用至公用井。
(图为歙县应公井的八眼井)
位于歙县新南街一偏僻小巷深处的八眼井,凿于宋代以前,用麻石制成,按照九宫格的方式拼成一个正方形。井开八眼,足见当年此间人口之鼎盛。 杭州吴山上也有八眼井,虽开八眼,却实为四眼大的可用,四眼小的仅为装饰之用,却成为一处景致。《新安志》云:井底有两穴,一通铜井潭,一通府邸潭,落井之物可于练江中两潭内见到,为唯一在县志里有记载之井。亦称殷公井。1995年版的《歙县志》如是说:位于县城南门内,俗称八眼井,井栏用四个麻石墩,各凿二圆孔,按九宫格方位,拼成一个正方形,每边横排三眼,下有石梁承托,井底直径3米许,深约7米,不须换井水,水始终清冽净洁。不仅水质上乘,取名应公,可以看出这是属于公共服务平台。千年以来,为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提供了很多方便。如今的三眼井八眼井,静静地安稳在原处除了偶尔路过的游客寻访,大部分时间无人问津。青苔遍及井沿,有了些残缺,寂寥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其实,水井作为历史的生活建筑构建,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取水用水功能,更像是一位生活积淀深厚智者,讲述关于老井的前世今生的发明和创造,乃至因井而生发的关于井之外的生活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