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横渠四为句:张载的生命历程与境界追求(节选下)

新文人画院 2021-10-17 03:22 935人围观 学术评论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冬教授著述《横渠四为句:张载的生命历程与境界追求》,今节选部分,分上下两期连载,以飨读者。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  魏冬


导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

       习总书记在这里所引用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经典格言,就出自张载。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实干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者,是关学学派的开创者。他是我们陕西眉县横渠镇人,故而后世称他为“横渠先生”。因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有四个“为”字,所以这句话也被后世概括为“横渠四为句”或者“横渠四句”。

张载像

       古往今来,横渠先生所讲的这四句话,不仅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关中大儒冯从吾、史学大家黄宗羲等人所称道,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哲学史家冯友兰等人称许,也为李大钊、毛泽东、温家宝所认同,所以这句话,的确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志向和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也是是当今知识分子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需要继承弘扬的文化精神。
       那么,如何去理解这四句话呢?我们知道,这四句话是横渠先生在他五十岁之后提出来的,这既是他天下知识分子的期盼,也是他人生志向的自我期许;既是他对自己五十年来生命人生心路历程的总结提炼,也是他对自己五十岁之后人生目标的设定和期许。要了解“横渠四为句”在张载生命中的内涵和意义,就要回到张载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中去,结合其生命追求理解其内在意蕴,发掘其内在精神。
       张载出生于1020年,去世于1077年,他的一生比较短暂,只有58岁。但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张载精思力索,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根据张载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可以将他的一生简单划分为“少年好兵”“青年志学”“中年为政”“晚年造道”四个阶段。而“横渠四为句”的提出,都与他人生的这四个阶段紧密相关。

(续二)

三、中年从政:“为生民立命”的政治历练

       中进士后,张载开始在河北祁州(今河北安国)任司法参军,后来到陕西宜川任云岩县令,后来升迁为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公事。”进而在他50岁的时候(1069年冬)被举荐入朝,任崇文院校书。到退隐横渠前,他前后经历十二年的出仕历程。这十二年间,张载除了出任地方善本化俗外,又与友人书函来往,讲学论道,讲学关中,授业教化。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张载通过出仕和讲学,来践行、验证、充实其儒家理念的重要时期,所以吕大临时候他:“间起从仕,日益久,学益明”也。(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
       张载在地方任职的主要事迹,主要体现在他在云岩任县令时。“其在云岩,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初一,张载就在县衙内摆好酒食,召集乡里老人来赴宴,并亲自劝酒应酬。他的用意,并不是请老人来喝喝酒,吃吃饭,而是通过这一举动,讽喻百姓知道赡养老人、事奉长者,同时借此机会询问百姓疾苦,以及告诉老人们要注意训导子弟的意义。张载还非常注重政令的传达。他担心所发出的文告不能让百姓都知晓,每每将各乡乡长召至县衙,反复叮嘱,要他们亲往各自管辖的乡里告知百姓。其间百姓因事来县衙或路上遇见,张载一定要问其“某时命某告某事闻否”,如果百姓回答说不知道,就要治相关人员的罪。故其一言即出,举县皆知。由此说明张载为政,是以儒家的“德政”思想为主导的,他希望通过道德的教化引导,促进地方风俗的改良和施行社会教化。张载为政亲民的风格,亦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张载并调任甘肃平凉,任渭州军事判官。辅佐渭州主帅蔡挺守边。在渭州任职期间,蔡挺对张载甚为尊重礼敬,军政事务,不论大小都向张载咨询,而张载也夙兴夜寐,勤劳国事,给予蔡挺以极大的帮助。当时边民因困苦乏食,常向官府借贷,而府库贮钱却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加之当时自然灾害颇为严重,使百姓有流离失所之虞,张载于是极力向官府建言,取军事储备数十万用以救济百姓。又说戍兵迁徙往来,不可使用,不如减少戍兵数将省下来的钱用来招募本地人效果好。
       在此期间,张载除处理公事外,没有忘记继续探求学问。他给程颢写信,预支讨论人性问题;又多次应邀到陕西长安、武功等地讲学多次。武功游师雄、苏炳、邠州范育、蓝田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兄弟,也先后成为张载的门人。关学学派得以创立。
       随着从政时间的家常,张载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他深刻的感受到要改变当时社会的危机,就要实行变法。治平四年(1067),张载在给一位朋友的诗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时社会实际还是用法家思想治国,结果导致百姓生无定业,土地制度颓败,民间流离失所,无人过问。而治国理政的真正的大道,是总体目标一致而允许人有不同的看法的,而不是出于专制完全由个人私智决定。划分土地,严肃军纪正是推行王道的基本,如此方能取得天下大业的成功。他说,上天开辟的大道并未休止,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再辛苦又夫复何求!说到底,都是为了天下老百姓的事,他们日子过好了,整个国家才更加美好。从此,不难看出张载关心社会政治的用心,完全在于天下苍生,这正是张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情怀的真实表白。
       因为在地方施行德政和讲学的影响,张载逐渐受到朝廷的关注。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拔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变法。而张载也在这一年冬季的闰十一月,被宋神宗召见入朝,并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然而,由于张载和王安石在变法上意见相左,所以他在朝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请辞官西归。此后的七年时间里,张载基本是移疾关中,退居横渠,过的是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日子。
       张载在朝廷的为政风格,大抵可以通过他与宋神宗、王安石的对话看出来。当时,宋神宗向张载问治理天下的大道,张载皆以逐渐恢复三代之治为对。他所主张的,是希望社会实现像尧舜禹时期那样的百姓安乐、社会和谐的王道政治。宋神宗听了很高兴,表示他将要大大重用张载。然而张载却回答说:“臣自外官赴召,未测朝廷新政所安,愿徐观旬月,继有所献。”后来,张载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表示,变法刚刚开始,希望张载能助他一臂之力。张载则表示:朝廷有心改变时弊,天下有志之士都愿意听从。如果变法与人为善,那无论都会竭尽全力。但如果一意孤行,强求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那他人也就不会乐意贡献自己的才智。由此可见张载实事求是的处事风格。
       有人认为,张载是反对变法的。实际上,张载和王安石一样,都是主张变法的。不过,他们对于变法的观点有所不同。简而言之,张载是主张以民为本的变法,而反对与民夺利的变法;主张综合大家意见的变法,而反对一家之见的变法;主张要从道德教化做起的变法,而反对只着眼于经济的变法;而主张循序渐进的变法,而反对激进速成的变法;然而王安石对张载的回答并不满意,此后对张载逐渐有了疏远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张载觉得自己的理想难以在朝廷得到实施,于是就辞官回家了。
       张载出仕为政十二年,无论身居何职,都在践行儒家的价值理念,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他一有空闲,就和朋友们书信来往,探讨义理,进一步深化自己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后来张载入朝论政,虽然他在朝廷的时光不足一年,但他面对皇帝的诏问,仍是坚持自己的儒家理想,以“渐复三代为对”,当皇帝表示对他将有大的任用的时候,他仍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风格,提出自己对朝廷事务了解后再作安排。这十二年的为政生涯,是张载通过政治实践检验、推行自己所确立的儒家价值信仰的过程,也是他“为生民立命”观念形成的社会实践过程。

四、晚年造道:“为天地立心”智慧结晶

       熙宁三年(1070),张载在无法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情况下,退居横渠。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仍积极的关注朝廷的政治动态。他作诗曰:“藜藿野心虽万里,不无忠恋向清朝。”(《别馆中诸公》)“六年无限诗书乐,一种难忘是本朝。”(《老大》)但是,张载对庙堂的忠恋,并不是对官禄名位的眷恋,他所关心的是朝廷政治与民心向背的关系。在他给弟子范育的一封信里,张载写道:“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 在张载看来,当时朝廷变法最大的问题是把道德学问和施政方略看做两回事。他的主张,是为政者要“以百姓心为心”,而所谓父母之心,并非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必须真正做到把天下的百姓看做自己的子女。正因为张载以“百姓心为心”,把民生看做变法的根本目的,所以他仍极为关注变法。但是,这个时期的张载已经是一个一般的老百姓了,他又如何能实现变法,改变社会呢?《论语》里边记载,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如同孔子说的一样,张载虽然失去了官位,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在横渠,张载仍然遵循儒家以礼为教的传统,不仅将礼落实于自身的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落实于社会的实践。
       对于个人的修养,张载主张要从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刻入手,提高自己的修养,这就是他提出的“六有”。他说: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有德篇》)

       “言有教、动有法”,说的是说话要有教养,行动要有规矩;“昼有为,宵有得”,说的是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要总结收获;“息有养,瞬有存”,说的是休息时要修养品性、不可放纵,瞬息之间也要绵绵若存,不可松懈。正因为张载能以身作则,以礼修身,所以他就养成“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的人格气象。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说:张载气质刚毅,德盛貌严,但只要和他相处久了,自然就能感受到他实际上为人亲和。在治理家务、待人接物上,张载主要遵循的原则是端正自己以感动他人,人若不相信自己,就从自身找原因,加以改正,从不苛求他人,虽然有时别人会不理解,但他却毫不后悔,依然从容不迫地实行。因此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张载的人,只要听了他的名字,自然就满怀敬畏,做事不合道义,不敢行之于张载之前。由此可见张载的人格气象。
       张载不仅将以礼为教落实于自己的修身,还将在落实于家庭的教化。他知道自己的礼治思想虽不能在朝廷推行,但仍执着自信的在自己家庭中推行。关于张载在家庭推行礼教的情形,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说,张载重视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家里的幼童,张载一定使他们酒水扫地、应答召唤,侍奉尊长;没有出嫁的女子,张载一定让她们亲自参与祭祀,奉献祭品,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家人养成详逊孝增的良好习惯,以成就他们的品德。由于张载非常重视家庭礼仪,后来影响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变化,“关中风俗为之一变”。
       在隐居横渠期间,张载还把教育弟子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熙宁三年(1070)七月,三水范育又向朝廷举荐张载,而后其多次问学张载。而这一时期,长武张舜民、长安李复、种师道、刘公彦等,亦从学于张载。对弟子教育,张载非常尽心,“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张载认为,教育人必须先能养育人,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因此如果他的学生没有问学之资,虽然他贫困得家中只有粗粮和蔬菜,也要与学生一起享用。张载“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只要听说别人有善举,张载常常喜笑颜开。回答求教者问题,虽然多也不厌倦,有不能理解的,则从头讲起。所到之处,一定要访求人才,见到可以教育的人,一定反复叮咛,对其进行教诲,唯恐其取得成就太晚。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国家栋梁,立朝言道义,守边竭忠诚,成为国家的栋梁。从而使“关学之盛,不下洛学”。
       张载虽然因其志不能伸而退居横渠,但仍然不放弃自己改革社会的理想。张载认为,要施行仁政,首先就必须从确定田地的疆界开始,如果社会贫富不均,教育培养没有法度,虽然想把社会治理好,都不过是苟且行事罢了。张载唯一担心的是,在上位的人不愿意推行他提出的改革主张,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他说“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 “我的想法即使不能一下子在天下得以推行,那我仍然可以先在地方进行试验。”于是张载就和学者们商议在地方进行改革的试验。张载与学者一起议论古法,筹划买一块土地进行井田制的试验。按照张载的想法,他的这个计划是在土地划分好之后,除了满足国家的赋税的需要之外,还可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这个计划里包括划分生活社区,建立管理制度,增加经济储蓄,以及兴办学校,改善民俗,救济患难等多方面内容。遗憾的是由于条件缺乏,张载的这一计划没能付诸实施。但此后张载的这一设想,就由其弟子吕大钧等在陕西蓝田实施了,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蓝田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对今天乡村振兴仍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价值。于此可见,张载并不是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深入社会的真正学者。
       经过实践的锤炼,张载的人生志向更加的明确。在张载看来,人生一世,当以确立天地之间的正经大本为追求,以为百姓确立为人处世的法则为目标,以能继承发扬以往圣贤的绝学为职志,以能为未来开出千秋万世的太平为追求。故而他说,人生之立志为学,全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经过人生的历练,张载认识到要“为万世开太平”,就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生民立命”,就要为“天地立心”——也就是把主宰天地宇宙万物的根本确立起来。张载所确立的这个根本,就是“大中至正之矩”。通过著书立说,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在人生晚年最重要的使命。在横渠,张载仅有少许薄田聊以为生,但他却处之益安。大有颜回箪食陋巷的风范。他终日正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研读不辍,随处放置笔砚,有心得就随手记下来,有时深夜起床,取烛书写,“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 
       到熙宁九年(1076)的秋天,张载终于完成自己一生所思所得,他把自己一生的思想精华荟萃起来,这就是《正蒙》一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一生的理想追求。《正蒙》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张载的“四为”精神在思想建构上的具体体现。其宇宙观的建构,体现了“为天地立心”的情怀;人生观的建构,体现了“为生民立命”的现实关怀;而对圣人和经典的诠释,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使命;对道德实践和社会秩序的构想,体现了“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理想。故而“横渠四为句”是《正蒙》思想理路的精神纲领。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还具体而微的体现在《正蒙》最重要的一篇《西铭》中。《西铭》为张载思想精华中之精华,是张载思想成熟后,换一种眼光对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观照。而这所谓的换一种眼光,也就是打开自己的心灵,用一种与万物一体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在这一种宏阔的、开放的眼光的观照下,我也就不是仅仅拘限于个体的小我,而是能够体量和包容万物的大我,而宇宙万物的存在,以及社会人生的意义,也得以豁显为四重相关的新的文化意境。如此看来,短短的一篇《西铭》,描绘了一个广大切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体现的正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为万世开太平”(实现社会的永恒太平)是张载一生最大的追求,“为生民立命”(确立全社会的价值信仰)是张载一生最大的主题,“为往圣继绝学”(继承圣贤的理念学说)是张载一生最大的事业;“为天地立心”是张载一生最大的创造贡献。张载的思想,就是要通过“为天地立心”来“为生民立命”,就是要通过“为生民立命”来“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通过“为往圣继绝学”来“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不是可以彼此孤立的教条,而是相互贯通的体系,完整地体现了张载一生为学的追求、主题、方向与创造,是张载一生价值追求的简要概括。
       我们也要看到,“横渠四为句”的这四句话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体系。其中,“为天地立心”的“心”,最终落实到人,也就是“为生民立命”中的“生民”;“为生民立命”的“命”,最终落实到历史存在的作者,也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中的“往圣”;“为往圣继绝学”中的“学”,最终体现为亘古不变的真理,也就是“为万世开太平”的“万世”,而“为万世开太平”的“太平”,也不仅是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整个社会的群体和谐,而且还指向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也就是《易传》所说的“保合太和”,这就是身心、你我、天地人圆满和谐的境界,也就是张载在《西铭》所表述的“民胞物与”的宇宙境界。
       通过对张载人生的回望我们能看到,张载是哲学家,是思想家,是教育家,也是实干家。但更为根本的,张载首先是一位学者。张载说“学者,学所以为人。”他把如何为人作为求学的根本目的,而为学是张载一生最本质的角色。从幼承庭训到少年好兵,从受读《中庸》到出入佛老、反之六经,从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到提出四句,撰成正蒙,贯穿张载一生的,是他持之以恒的家国情怀,勇猛精进的为学精神。张载曾自言:

          某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经学理窟·自道》)

与常人相比,张载为学为人的独特气质犹在于“勇”。张载曾说,儒家有仁、知、勇“三达德”,这是人实现自我价值所应具备的三种品质,这三种品质虽然重点不同,但就其最终的成就确是一致的。什么是“勇”?“勇”则做事果敢,百折不回,敢于担当、不计得失;“勇”就是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勇于创造,勇进不息;“勇”就是我们陕西人说的不认怂、不认卯,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这也是张载面对与民生相关的政治和文化的担当精神。

       习总书记讲:“我必无我,不负人民”。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我而后大,无私而后勇。张载的“勇”,根源于他以天下为己任,以家国为事业的情怀,根植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我们今天学习张载的思想,继承张载的精神,从根本上就是要继承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志向;和“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的“六有”精神。

(完)

魏冬简介



       魏冬(1977年2月生),男,字北陆,号柏麓、柏庐、北庐,玄英子。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

       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陕西各界清明“祭孔文”的执笔者。曾长期在藏工作,为西藏自治区首位哲学博士后、西藏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研究专家库专家、西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界2人之一)。当前学术兼职主要有: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校礼节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院员、柬埔寨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中国区学术交流部部长兼文化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汉唐学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家宽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导师、眉县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贡院大讲堂”主讲人、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文化顾问。

       长期从事儒释道三教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熟悉汉、藏两种文字。研究重点有:周易哲学与文化研究、道家经典文献研究、张载关学研究、藏传佛教文献研究。目前在张载关学、易学、庄学、藏学、场有哲学、西藏教育等研究领域出版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篇(部)。学术成果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党委宣传部、西藏民宗委等部门采用,被《中国民族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封面》、四川文化网等媒体报道。本人事迹多次在《西藏日报》《湘大校友》等媒体报道。

       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与民间推广传播,以“关学后劲”自励。

原作者: 魏冬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