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
邓先树 挚友 在三十年代初,阳友鹤(又名筱桐凤)就在泸州看过已誉满巴蜀的名旦周慕莲的拿手好戏《情探》。这出戏使阳友鹤深受启发,特别是周慕莲“水发功”的深厚和熟练而得当的应用,给阳友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也照着周慕莲的演出,进行学习、揣摸。这时的阳友鹤,戏艺和名声都远不及周慕莲高。 三十年代中期,阳友鹤在川剧旦角行列中已初露头角,同颇负盛名的周慕莲成了挚友,交情很好。阳友鹤依然虚心向周慕莲学习。他们在重庆又新舞台同台演出。戏“码子”阳友鹤往往在周慕莲的前面。阳友鹤演出了自己的戏后,不忙卸妆,披着衣服就在“马门”上观摩、学习他的演出。看完了,阳友鹤才去下妆。阳友鹤非常尊重周慕莲,尊称“周老师”。周慕莲也对人和蔼,同阳友鹤还开些小小的玩笑。 不久,他们都由重庆到了成都。周慕莲住竹林巷。阳友鹤住在北庄医院(现在的“新声剧场”附近),离“锦屏剧院”近,方便潢出。这时,周慕蓮的嗓子开始不如以前,他的潢出也少了。他也开始知道自己艺术的“黄金时代”很难持久,便准备安排自己下半生的生活。周慕莲还拖了很大的“烟瘾”。阳友鹤这时“红”了起来。但周慕莲与阳友鹤还是“同行相‘亲,”。周慕莲常请阳友鹤到他家作客。阳友鹤也常常带“礼信”去看望周慕莲。虽然周慕莲没有给阳友鹤“念”过什么戏,但阳友鹤的演出他是关心的,常指教阳友鹤的演出,如有的地方还应该如何注意,演出才算最好,等等。 在周慕莲与阳友鹤的交往中,也常摆到带徒弟的事。他们都认为,教女的唱旦角,花了不少心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一唱“红了”,有名声了,不是被师长“选了”,就是被团长娶了,一嫁了之,被“挖了墙脚”,最后落个“人去台空”的“哦嗬”叹息。所以,他们都认为教女的学旦角,极不“可靠”。还是决心走教“男旦”的路子,随时都在物色“苗子”。 有一次,周慕莲十分感慨地向阳友鹤说:“友鹤,你倒有徒弟(指阳友鹤的徒弟凤熙、凤翅)呵!我不在‘风头上’(指名气),现在找你的人多。你帮我找个男娃娃我教。”周慕莲又开玩笑地说:“你龟儿子,有了好徒弟,你就‘浑吞’了。你舍得?不‘卡’才怪哩!”阳友鹤马上热情、真诚地说:“周老师,我以人格担保。只要是我看得上的,决不会‘瓦起来’,我立即给你介绍过来。” 这样,周慕莲与阳友鹤这对要好的朋友,在关于带男旦徒弟这件事上,便订下了“君子协定”。 让徒 不久,就有人向阳友鹤介绍徒弟。介绍人说:“阳老师,有个男娃儿,很乖!很想向你学戏,他在外面等你见他!”经过商定,第二天阳友鹤没有演出,便约定在“少城公园”(即今“人民公园”)网球场边见面。 第二天,介绍人按时引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小男孩。这小男孩身穿蓝布长衫,约莫有十一岁。介绍人热情地向阳友鹤讲:“这是他妈。这是她孩儿。”阳友鹤看了一下这男孩,他像姑娘一样,样儿实在乖,十分媚气,讲话嗓音又好。阳友鹤认为对,看中了,非常满意。这娃娃是谁?就是邓先树。 阳友鹤便引介绍人、邓先树母子到自己家中。那时阳友鹤已有名气,家中的一切都很讲究。邓先树一进门,便被家里的摆设吸引住了。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十分灵巧。阳友鹤高兴地请他们吃了很丰盛的午饭。 阳友鹤正高兴自己又有一个有了条件的徒弟,猛然想起了他与周老师关于带男旦徒弟的“君子协定”。他心里又高兴地想到:这个娃娃跟周老师学徒弟,他一定满意。 阳友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邓先树的母亲听了。邓先树的母亲也是一个精明能干、能说会道的人。她便诚恳地哀求说:“我们就是慕阳老师的名,我们看老师的戏又多,还是请老师带我这娃儿。娃儿一定要向阳老师学。”阳友鹤婉言地讲:“我介绍你的娃儿跟周慕莲老师学,不得错!”邓先树的母亲看一眼正在阳友鹤家中玩得起劲的邓先树,更焦急地说:“我们不干!我们一定向您学,我们铁了心的。才托人来找你呵——”阳友鹤又耐心地讲:“周慕莲是顶顶大名的,比我还教得好些!”阳友鹤坚持让徒。阳友鹤的母亲也来劝邓先树的母亲。介绍人也知道周慕莲的艺术,也劝说:“邓先树向周慕莲学戏也可以!”经过再三介绍情况和劝说,邓先树的母亲才答应下来。邓先树只知道在阳友鹤家好玩,这也稀奇,那也爱看。又约定在第三天,阳友鹤引见邓先树去见周慕莲。 当天下午,阳友鹤坐私包车去找周慕莲。周慕莲在竹林巷住的自己的房子。因为他吃鸦片,便设有“秘密房间”,在里面“烧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阳友鹤到了周慕莲的住地,便用“暗号”敲门。正在“烧烟”的周慕莲便出来开门。阳友鹤高高兴兴地向周慕莲说:“我给你找了一个徒弟!”周慕莲忙问:“你认为如何?”阳友鹤说:“我认为完全可以!”周慕莲一听十分高兴。又同意与邓先树见面。 第三天上午,阳友鹤给邓先树母子及介绍人各喊了一架黄包车,自己坐上私包车,一同到了周慕莲的住地。周慕莲一见邓先树,先打了一个抿笑,流露出满意的神色,说:“这个娃娃乖!”就这样,阳友鹤慷慨地让了徒,周慕莲高高兴兴地收了徒。 不几天,在周慕莲家办了“拜师会”。阳友鹤自然参加了。因为邓先树家很穷,办不起什么酒席,周慕莲也没有苛求。邓先树向周慕莲磕头便算正式拜师了。 以后,周慕莲很感激阳友鹤“荐徒之情”,阳友鹤逐渐少询问邓先树之事。 扶助 一年多以后,阳友鹤由成都又转到重庆,在“又新”唱戏。 一天晚上,阳友鹤演完夜台回家,一进屋,邓先树母子便一膝跪在阳友鹤的面前。还未开言,邓先树的母亲便哭成了一个泪人。阳友鹤不知究竟为了何事?忙扶起他们母子俩,问道:“出了什么事嘛?”邓先树的母亲边哭边说,周慕莲把邓先树“打得如何惨”,又如何“虐待”邓先树,等等。邓先树的母亲又央求道:“阳老师,我们这次下了决心,要向您学戏,要向您拜师呵……”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阳友鹤的母亲又来相劝,她才止住了哭声。 坐在椅子上的阳友鹤细思道:邓先树母亲的话不实。据他与周慕莲多年的接触,周慕莲对人不苛,更说不上什么“虐待”。可能是邓先树年幼贪玩,在学戏中经不起周慕莲的严格要求罢了。哪个学戏没有一个艰苦的过程呢?再者,邓先树已向周慕莲拜了师,自己和周慕莲私交很好,若再收邓先树为徒,就对不起周慕莲。阳友鹤更深一层地想到,自己现在红了,有声望了,就更不能把周慕莲的徒弟卡下来。邓先树学戏的条件再好,也不能这样做,这是有关“如何为人”的大事。阳友鹤打定了主意,便劝邓先树的母亲:“你们还是回成都去,周慕莲不会对你们怎么样。”这一讲,邓先树的母亲又哭了起来,边抽泣边讲:“阳老师,你要救我们娘儿母子呀!我们来重庆找你的盘缠钱都是借的哟!我们坚决不转去了,我们死也要死在重庆!”阳友鹤的母亲为人极为和善,便向阳友鹤说:“友鹤儿,要得嘛,你就带他们母子嘛!你不收他为徒,多关照他,周慕莲知道了,也不会怪你。”阳友鹤见邓先树条件好,“废了”可惜;现在他们母子正是困苦的时候,便满口答应了,收留了他们母子,吃、住、用都由阳友鹤包了下来。 阳友鹤那时在重庆是很红的,一天的事极多。除了繁重的演出,还有不少的社会应酬。不管再忙,他一直把邓先树的“出路”挂在心上。这倒不是阳友鹤“供不起”他们母子,他们母子的一切开支,阳友鹤管一年半载可以说毫无问题。主要考虑到邓先树是周慕莲的学生,自己又和周慕莲的关系非同一般,邓先树又有很好的条件,川剧又需男旦接替。一天,阳友鹤便正式找“又新”的经理周治忠商谈此事,说:“周经理,周慕莲有个徒弟,唱戏不错,我介绍他。”周治忠开始有些犹豫,阳友鹤马上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周胖子(周治忠较胖,人们称他周胖子)就是生意经嘛,小娃娃登台,也‘喊’得倒票子(指钱)嘛!”周治忠这时才说:“这完全看你的情面。你说到底如何?”阳友鹤又介绍道:“我听过他的唱,我敢拍心口!我负全责!”最后周治忠才拍了板,说:“对嘛!我们就答应嘛!” 邓先树母子住在阳友鹤家中,一无所有。邓先树要“登台”,一切便都落在阳友鹤的肩上。旦角行,从头面到彩鞋,都是自己的,这不是一笔小费用。阳友鹤完全可以承担这笔开支。阳友鹤又想到:这些钱,是小事。如果他这样“登台”,影响不怎么大。 所以,阳友鹤决定走另一条路子。为了邓先树“登台”,四处去“化缘”,以扩大登台前的影响。 阳友鹤在重庆坐的“大班”滑竿。他把邓先树放在自己怀中,坐起滑竿各方奔走。有一次,阳友鹤带邓先树到了不少太太经常打牌的陕西街黄云阶的家中。阳友鹤向她们介绍说:“各位太太,这是名家周慕莲的徒弟,到重庆来登台。周慕莲我们交往很好,请大家从各方面帮个忙。他登台那天,请大家赏光(指来看戏)。现在,请你们在‘行头,上凑个新色。”太太们都很喜欢看阳友鹤的演出,只要他出面招呼这个事情,她们无不愉快地应承下来。当时社会上的上流“飞机”邓兰萱,也和着太太们凑合此事,成了活跃分子,他展纸提笔,一下子众人便兑现凑足法币三百多元。有一位范团长的太太,是个名妓,有些文化,又较为知书识礼。她向阳友鹤说:“这些钱,我给他掌倒。他能唱些啥子戏?”阳友鹤回答说:“他唱的《情探》,是周慕莲亲自教的。”这位太太又向阳友鹤说:“你的褶子、摆场都很讲究。这娃娃的穿戴,还是由你来给他设计。”阳友鹤说:“我早就是这样打算的。我保证替这娃娃设计好。”大家一起商量“择吉登台”的事。阳友鹤便向大家衷心地致谢:“谢谢您们大力鼎助!”便又搭起邓先树坐“大班”滑竿返回家中。 在那时的重庆,有几家从北京来的“京货客”,有的专门卖戏剧服装,从店里可以买到旦角的头面。但褶子,则必须由自己绣。绣好一件褶子,最少也要花半个月的时间,这样,就赶不上既定的登台时间了。阳友鹤忽然心生一计:时间实在来不赢,倒可以去买“件货”。他便又亲自到重庆的铜锅巷去,颇费心思地挑来选去。阳友鹤精选了四件绣花旗袍,买回家中。他又请平时专门为他做服装的刘裁缝根据邓先树的身材裁剪,做出来的戏装,完全符合阳友鹤设计的要求。阴白色的底子,虾蓝色的边,又滚了很好看的边子。全身焕然一新,非常协调。“登台”前,又赶制了“跷”。 从筹款扩大影响到买料、设计、制作,一概由阳友鹤经办。万事妥贴后,邓先树在阳友鹤的全力扶助下顺利地在重庆“又新”登台,演出《情探》,他人又小,长相俊美,嗓音又好,身段又像周慕莲。演出下来,得到周治忠经理的赏识,便将邓先树留在“又新”。开始工价开的每月大约三元。 不久,邓先树母子二人便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他们寄住的阳友鹤的家——况家院,自己另租了一套房子,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地生活。这便开始了邓先树的川剧舞台旦角演出的艺术生涯。 登台后的邓先树,由于向周慕莲老师所学的戏不多,天天又要“登门面”,于是他便向阳友鹤老师赶学了一些戏;在演出方面,也常常得到阳友鹤老师的悉心指教。 从此,邓先树就一天天地逐渐红了起来。 邓先树,男,成都市人,艺名青莲。出生在一个雕塑工人家里,幼小时受父亲的各种古代和近代人物形象的感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小时就喜欢看戏,舞台上多姿多采的艺术形象吸引着他,使他产生了想学川剧的念头。不久,父亲病逝,家中生活困难,母亲就将他送到当时的名旦白牡丹(陈素卿)门下学习唱戏。后又拜托阳友鹤介绍他到周慕莲门下学艺,并正式收为徒弟。在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美的身段,先后学习了《八郎回营》《花仙剑》《情探》等戏。邓先树表演细腻,唱腔婉转自如,大胆创新,他常演剧目还有《拾玉镯》《折书》《打神》等,他矢志于川剧艺术唱腔改革,在传统的川剧唱腔精华的基础上,善于继承,乐于借鉴,精于变通,勇于创新,还先后在四川省川剧学校、省舞蹈学校、省戏曲导演进修班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戏曲学校进修班讲课,受到高度赞扬。解放后在雅安川剧团任副团长,1960年调到剧院任导演,为青年演员导演了《碧波红莲》《和亲记》《金沙江畔》等剧目,还排练了大批传统折戏,为培养川剧接班人作出重大贡献。曾任省政协委员、中国剧协会员。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