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下午,由屡获国际大奖的现实主义导演贾樟柯监制的纪录片《背后是中国》系列之《遇见1%》人文纪录片首映仪式在广州举行,11月9日在独播合作平台爱奇艺正式上线,《背后是中国·遇见1%》是贾樟柯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继《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平遥国际电影节后,为中国文化领域献出的第三场思想盛宴。这也是贾樟柯的首部系列纪录片,以电影式时代观察人物纪实的手法,突破传统纪录片的表达手法,展现中国五千年时代风云中不同领域精英个体的英雄故事,并希望以此影像作为桥梁,在社会百态中形成思想碰撞,鼓励更多社会向上力量不断前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建党一百周年,我国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国际地位也拥有不可撼动的位置。同时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向着更美好的精神生活奋进,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信仰,那就是我们身后是中国。但随之而来的是当下全球经济发展消费主义和互联网碎片化信息的泛滥,面对现实主义电影越来越少的市场,我们沉浸在越来越多的低俗娱乐电影之中,同时伴随新冠疫情的泛滥,社会一片沉寂萧条,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也缺少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回首我国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这其中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也离不开各个时代中不同领域精英个体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引领作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来之不易的现在,我们需要更多鼓舞力量来驱动我们勇敢地对抗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坚毅地决心克服这来自我们心底的浮躁,通过电影这种情感共鸣的方式促进社会及国家间的沟通交流。 寻找1%时代精英,探索社会改变答案 影片通过“纪录&电影”式手法讲述来自各行各业1%的稀缺个体精英人士的英雄故事,展现中国建党100周年来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其中第一集讲述了三位精英人士,第一位是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他用“棒球”搭建起失孤孩子与梦想的桥梁,希望培养出复合式核心棒球人才,为棒球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真正帮助孩子们进入社会主体,变成一个可以有自驱力,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第二位是来自心目影院的创始人王伟力,他通过“电影”搭建起盲人朋友与世界的桥梁,根据盲人朋友的记忆视觉符号,为流动的画面配解说词,形成盲人朋友的心理视觉,帮助盲人朋友打开心扉接纳世界,产生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认同。第三位来自国际学校的校长也是强棒基地志愿者MEMO,他希望可以通过“外语”搭建起中国小朋友与世界的桥梁,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的方式帮助中国小朋友形成自由、多维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创造获得灵感机会的资源,进入美国顶尖学校,提高综合素质。三个人物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三条线索平行发生,也有些许交叉,统一于一个主题,一个信仰,也是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的诚心作品。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的贾樟柯,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时代的变化,观察社会中你我他,不管是以前的边缘小人物,还是这部影片中的稀缺精英,都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这或许也是中国社会变化的答案。新时期,新人物,新故事,三个人物也是对时下“双减”、“共同富裕”政策下的优秀践行成果,“盲人”、“棒球”、“外语”集中体现了新政策下帮助弱小群体,通过素质教育改变人民素质的战略方针,是践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不同于一般主旋律电影,例如献礼国庆大片《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们》利用恢弘的叙事场面,英雄式悲情人物,豪华的制作班底展现建党100周年来风雨兼程中最可爱的英雄儿女,贾樟柯的电影追求镜头的客观性,利用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带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不作客观评价只是讲述,相信真实就是最有力量的东西。正如贾樟柯自己所说:“我只是一个与时代平行的讲述者,只是在拍所见所知所感受到的人和事,在拍摄你我身处的这个迅速变幻的时代,我相信坚持对于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的尊敬,它会最终改变这个世界。” 探索“纪录&电影”先锋模式,挖掘现实美学深度 此次贾樟柯携手AI科技家电COLMO致敬时代见证者和创造者带来全新文化纪录片《背后是中国·遇见1%》,这也是贾樟柯的首部系列纪录片,突破传统以及“贾樟柯”式纪录片的表达手法,以电影式时代观察人物纪实的手法,带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为商业化趋势下中国新现实主义纪录片的先锋实验作品。首先影片作为一个文艺纪录片,在宣传营销上,上线播出方式没有选择传统的院线播放,而是选择收视率较高的爱奇艺平台独家播放,每集25分钟左右,以适应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全面需求,其相对传统电影,具有投资少,门槛低,时长短,故事情节浓缩精炼的特点,同时借助于融媒体的出现,利用微博进行话题讨论,实现与观众的双向互动,打破了平台资源壁垒,提高其传播速度和效果。同时携手COLMO品牌在影片开篇、结尾、各个篇章多次出现,与COLMO专注于1%全球超级个体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有着深层次的共鸣,带有浓烈的商业广告的属性,COLMO是21世纪美的集团旗下定位高端的AI科技家电品牌,将AI核心技术融于高端家电,以前沿设计打造理性美学,为全球超级个体提供面向未来的全新套系化高端家电,开启科技人居新生活,这与影片讲述时代脉搏下稀缺1%的精英人士故事,试图找到中国社会变化的答案,构建未来生活新范本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影片并没有像传统纪录片采用线性逻辑叙事结构,而是采用电影式篇章复线结构,影片共分为四个篇章,四个篇章穿插三个主人公的故事统一于一个主题,按照文化价值体现的逻辑结构层层推进,并以每个篇章一个诗意化标题的形式展开,第一个篇章:生活的强者要学会接纳;第二个篇章:释放理想,才能从生活中找到自我;第三个篇章:理想生活,属于一个有颜色的未来;第四个篇章:世界以纷扰定平凡。时势造英雄,在困难中找到自我,寻找生命的意义,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平凡才是最后的答案。 最后影片在影像艺术表达上,没有一味追求传统纪录片安德烈巴赞所提倡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再现,用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语言对现实进行复制与粘贴,喜欢浅陋的画面,认为与画面的艺术处理产生的力量相比,纯记录产生的真实力量更震慑人心。为了适应随着当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的要求,影片在影像画面的艺术美感上也下足了功夫,在不破坏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详略得当地注入带有“中国”印记的艺术表达手法,唯美诗意般写意艺术滤镜,高清极具讲究的大景深构图,惟妙惟肖的舞蹈盛宴,恰如其分的隐喻式表达,无不体现着纪录片式独特艺术审美,也为后面纪录片在艺术上的创作留下宝贵经验。 如贾樟柯导演所说,“个体仿佛小岛,万物皆可沉默,或搭建或燃烧或托举或积淀,存在可以选择自我的形态,这与承接他者毫不冲突,若定有个命名,或许可以叫做桥梁。”我们身后是中国,在广阔中行走,遇见那1%,理想的生活,生活的理想,就像是“艺术与现实”般共生共存。以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为桥梁,以真实有力的视听影像为桥梁,以五千年文明文化为桥梁,试图找到中国社会改变的答案。影片运用“纪录&电影”先锋创作模式,激发未知真实与艺术的碰撞,用现实主义力量纪录时代英雄,释放出每个个体背后最真实强大的力量,鼓励更多向上力量的产生,驱动中华文明文化流动与进化。 作者简介: 黎欢,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为电影与文艺传播。 加晓昕,汉族,四川剑阁人,民革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教授。 2018年被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政协达州市第四届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兼); 四川文理学院编辑部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成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孙中山学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达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普通话测试员、四川省民革教科文卫委员、达州市民革市委常委。 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挂职自贡市贡井区副区长,分管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档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 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出版专著《汉语色彩词立体研究》(独著)、《比喻辞格审美史》(合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