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先生收徒仪式成功举行

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先生收徒仪式成功举行

四川文化网 2021-12-13 11:41 84218人围观 四川美食

  文化网讯 12月12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共同见证餐饮界的一大盛事——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先生收徒仪式在诚信食府隆重举行。  川菜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讲究。据统计,这个菜系拥有 38种烹食方法,包括 ...

  文化网讯  12月12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共同见证餐饮界的一大盛事——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先生收徒仪式在诚信食府隆重举行。


  川菜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讲究。据统计,这个菜系拥有 38种烹食方法,包括烧、炒、熏、糟、酱、焖、蒸、氽、煎、爆、醉等。它的调味更在其他菜系之上,调味品不下几十种,由此变化出“宫保”“豆瓣”、“鱼香”、“家常”“回锅”、“樟茶”、“酱汁”、“怪味”、“蒜泥”、“红油”等无穷而焦久的川味。
  传统的拜师礼仪承载了餐饮文化魂脉,是培养川菜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如果有一位好老师,会少走很多弯路、少吃很多苦头。相信在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的精心培养下,弟子们一定能成长为川菜领域的栋梁之才。陈大师可谓桃李满天下。


  据了解,陈廷龙是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修的川菜导师,同时,也是国宴川菜导师,国家特一级烹饪大师,可谓是餐饮界的泰斗,是中国川菜掌门人——国宝级川菜大师陈松如之子。深得父亲的亲授真传,陈廷龙老先生至今已从业厨艺近50年,把毕生精力奉献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创造了丰硕卓越的成果,在如今的中国餐饮界也成就其“国宝厨师”地位。直到2001年返回成都,落叶归根,陈廷龙老先生一直活跃在四川餐饮业的第一线。而今天承办庆典的诚信食府就是陈老师2005年参与筹办和经营的著名企业。


  收徒仪式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餐饮界专业人士和20余陈氏门徒共同见证了岳强新先生向陈廷龙大师行拜师礼仪。仪式感让人显得庄重。在拜师过程中,弟子岳强新面对着师父师娘举行了三跪拜。一拜,感谢师父收我为徒,二拜,永记师恩,请师父以后多多教诲,三拜,认真学习川菜文化,传承发扬,功德千秋,礼毕后行敬茶礼:师父请喝茶,师娘请喝茶,送上孝敬红包!感谢师父师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要好好孝敬二老,祝二老身体健康,万寿无疆!随后,陈廷龙老师发放师门证和礼品,自此,岳强新进入师门,陈廷龙老师再添新徒,祝愿国宴川菜陈氏门派兴旺发达。


  此举既体现了浓厚的师徒之情,也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承的见证。活动期间,多位烹饪界、餐饮界泰斗均对此次拜师仪式表达祝贺,也对川菜产业发展提出了殷殷期许。


  仪式上,国宴川菜导师陈廷龙致辞表示,感谢大家的光临,是大家的热情和祝福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温暖。今天的收徒仪式意味着川菜陈门的发展壮大,也意味着陈门精神的发扬壮大。川菜陈门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融入与延伸。川菜这门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匠人匠心。我将一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毫无保留,励其志、树其德、坚其心、勉其行;同时也希望弟子岳强新笃信好学、德艺双馨、守正创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川菜人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弟子岳强新答谢致辞时说,今天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我很荣幸成为国宴川菜陈氏门派的一员,非常珍惜师徒之间的缘分。不忘初心,牢记师训,以师傅为榜样,虚心求教,积极进取,认真学习!尊重师傅,用心聆听师傅的谆谆教导,修正身,走正路!不辜负师傅的教导和寄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自己的能力,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心说话,用爱做事,勇于奉献,无怨无悔!继承和弘扬陈廷龙大师的厨德厨艺,传承川菜文化的精髓。


  在随后的采访中,陈廷龙大师强调,自小师从父亲学习烹制川菜,技艺纯熟,擅长宴席配制,且专于挖掘研发菜品的创新。在旅欧工作10年中,对冷餐会、酒会、自助餐等西式餐饮颇有见解。其父遗留下来的干余道经典川菜名录,如今都能够全面掌握这些传统经典川菜烹制技艺。
  据陈廷龙介绍,其父陈松如一生共继承和创新200余道川菜,目前有 50道成为经典传承菜。其中,干烧鱼翅、三元鲍鱼、家常海参等是一绝 。这些菜有的仅有手稿,有的保留有菜谱,有的还被编撰成了书籍《正宗川菜160种》等书籍,很多书籍与手稿我都捐献出来了,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掌握川菜技艺,也希望且川菜名菜能够代代传承,造福于民。




  期间,书法家还为陈老先生和新门徒岳强新赠送了书画墨宝。以及文艺表演。


  最后,陈廷龙为参加活动的每位人员赠送了一本《陈松如国宴川菜国宝级大师》德艺双馨书籍留着纪念。中国烹饪泰斗、国宝级大师、中国烹饪著名学者、书法家、餐业联合会等多位烹饪界大师、食品领域专家、媒体大咖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商川菜产业发展前景,为川菜产业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