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功召开

“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功召开

八禾 2022-1-15 20:45 4877人围观 文化资讯

“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功召开 ——考古、历史、新闻传播知名专家齐聚一堂,支招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
  文化网讯  2022年1月15日上午,“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历史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协办,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对于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将最新的传播理论应用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实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研究员、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李想、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分社社长黄庆斌出席会议并致辞,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教授主持会议。



  考古学者、历史学者、传播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畅所欲言,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学术与实务交流合作的路径与模式,为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野。会议分三个阶段,分别围绕考古新知、交流互鉴、国际传播等话题展开研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考古资料出版工作的最新进展,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德安研究员对媒体报导三星堆文化相关新闻中存在的偏差提出批评,并期待各界共同努力,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语言进行传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二虎教授通过比较三星堆文化与其他中华早期文明的异同,辨识出三星堆文化的性质与特点,并讨论了三星堆(早期巴蜀)文化圈的分布范围、发展阶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剑华研究员介绍了他本人在古蜀文明大众化传播方面的有关成果,并呼吁加快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公布,为各方面学者的研究打好基础。原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刘弘研究员从大量考古图像入手,推断古蜀人已经掌握了部分初级阶段数学知识和几何学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剑研究员结合成都平原的最新考古发现,对三星堆文化的远源、近源和前身做了初步判断。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万娇副研究员针对牟托一号墓所反映的其与成都平原的联系,指出这里可能是当时成都平原与岷江上游地区沟通的重要通道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李竞恒副教授全面梳理了黄帝、禹夏、商、周时代的中华文明与三星堆文化的文化联系;龚伟博士指出,此次三星堆3-8号坑的考古发现,反映出古蜀人广泛吸收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创新,创造出一个辉煌的文明;颜信博士认为三星堆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已经相当完善,充分反映了三星堆文化的发展高度。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所杨骊副研究员通过对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殷商时期出土玉器的比较,指出三星堆玉器更强调神权,更富有神话叙事色彩。



  关于三星堆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认为,在国际传播方面,需要把偶然接触变为趣缘认知,进而形构社群,其目的不是探讨考古或者历史,而是以此为中介、桥梁,构建全面、客观、友善评价中国的舆论;要形成一个多元的三星堆意见领袖社群,通过开展虚拟与现场互动的活动传播三星堆、讨论中国历史文化;要孵化专业机构自己的媒体机构,提升由内而外的传播能力和原创权威发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骆世查老师指出,目前三星堆文化在海外传播中仍主要被理解为某种文化和知识形态,局限在常规报道和学科专业领域,而知识普及化和大众化书写相对缺乏,后者有赖于后续的公共/公众史学、非虚构写作、文学新闻、影像化项目等多领域的不断推进。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认为,三星堆文化的国际传播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文化价值的梳理、话语体系的构建、传播策略的甄选。金沙博物馆副馆长姚菲副研究员介绍,金沙与三星堆联手,通过扎实推进文物实体展览、积极开发多媒体展览、多向拓展艺术成果、主动植入城市营销等手段,为古蜀文明的国际传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面对三星堆新一轮发掘的历史契机,金沙持续以古蜀文明为主题,以文明对话激发国际共鸣,以数字化、艺术化手段创新交流形式,以学术共建深化合作内容,开展多层次、宽领域、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