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8
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 “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 主讲:魏 冬 编者按: 从2019年年底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不仅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刺激了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巨大变化,对全球范围内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大疫中,人们也被现实逼仄地不得不关心和思考这样关乎存在的价值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秩序?我们又如何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伴随着这样的思考,古今中外哲人的教导,又一次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张载,这位中国北宋时期的古代思想家,连同他提出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修养主张,“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创新意识,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抱理想,也在当今时代的世界大变局中,再次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2021年,为推动张载关学的现代弘扬和传播,陕西省孔子学会、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中华关学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当年8月至今年1月,“中华关学中国行”活动的倡导策划和组织者,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魏冬教授连续用五个月,为全国张载后裔及张载关学爱好者作了以“张载的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求”和张载最重要的著作《正蒙》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共举办114讲,为我们走进张载的精神思想领域、认知张载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现代价值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共鸣。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该系列讲座主要采取了音频形式。讲座成功举办后,广大关学爱好者提出将这次系列讲座内容以文稿形式刊发的强烈要求。为满足社会进一步学习张载思想、弘扬张载关学精神的热切愿望,四川省新文人画院受中华关学中国行组委会委托并征得魏冬教授同意,在亚洲华语文旅卫视、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封面新闻、四川文化网等媒体的支持下,决定以魏冬教授在2021年“中华关学中国行”张载主题公益系列讲座为主要内容并予以深化、扩展,在亚洲华语文旅卫视、封面新闻、四川文化网推出“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连载。欢迎广大关学爱好者、社会各单位予以关注支持。 【讲座内容提要】 此次系列讲座文稿以张载的经典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线,共分为“引论”“总论”“分论”“结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从横渠四为句说起”是对张载的经典格言“横渠四为句”的讲解,主要讲述“横渠四为句”的文本流变、思想内涵、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第二部分“总论:横渠四为句与张载精神世界”是关于张载生平和人格境界的讲解,主要讲述张载的生平历程、人生志向、精神追求、学说宗趣与思想理路;第三个部分“分论:横渠四为句与张载思想精蕴”是关于张载思想学说的讲解,按照“横渠四为句”的原本表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为四个主题,讲述了张载的宇宙本体观念、人生价值观念、历史人文观念和社会文化观念。第四部分“结论:解读张横渠之学的现代维度”,主要讲述了在现代视域下解读张载人格精神和思想学说的一些思考,可以算作整个演讲的总结和回顾。 (续)第二部分(总论第四讲之4、5、6) 总论 横渠四为句与张载精神世界 第四讲 张载的思想理路 学说是思想的情感流露,思想是学说的理性表达。先生的学说宗趣,集中体现于《西铭》,《西铭》中“乾父坤母”“民胞物与”“善继善述”“存顺没宁”的人生观念,都是依托于先生对宇宙、世界、人生、文化的理性思考建立起来的,要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西铭》所蕴涵的世界观观念、人生境界、价值意蕴,就不能不深入去了解先生的整个思想理路。在这一讲,我们将把先生的思想放到他的人生中去,放到他所处的时代中去,了解先生思想与现实社会的因缘所在,了解先生的思想中的每一个问题是怎样一步一步架构在一起的。 (……续) 4 先生的思想建构,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建构起来的。儒家经典是先生构建儒家伦理体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文献依据。儒家的经典,在先生思想建构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正如《宋史·张载传》所说,先生思想体系的建构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的,或者如冯从吾《关学编》所说,先生的思想体系建构是“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的,以《孔》《孟》为法”(《关学编· 横渠张先生》)的。那先生是如何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建构起儒家思想中“天”“人”“性”“道”观念,以为其伦理观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不同经典在先生思想建构中的作用谈起。 首先,先生从《论语》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的经典解读入手,重现了儒家隐晦已久的思想主题——“性与天道”。 《论语》是儒家的根本经典。在《论语》中,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这就是说,对于孔子的文章,他是见过的了,但对于“性与天道”的问题,他没有听过孔子讲过。按照传统的解释,既然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么对于距离日常生活比较遥远的“性与天道”问题,孔子也没有去讲。儒家是贴近生活的,伦理的,“性与天道”并不是儒家所关心和讨论的思想主题。但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说: 子贡曾闻夫子言性与天道,但子贡自不晓,故曰“不可得而闻也”。若夫子之文章则子贡自晓。圣人语动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 (《语录上》) 又说: 子贡谓夫子所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既云夫子之言,则是居常语之矣。圣门学者以仁为己任,不以苟知为得,必以了悟为闻,因有是说。明贤思之。 (《语录上》) 在先生看来,孔夫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论及“性与天道”,只不过子贡由于自己认知的局限,不能够认识到性命天道而已。而且,儒家本身就是把仁的实现当做自己目标,并不在乎知识的获取,而注重对义理的了悟,对于“性与天道”这样高深的问题,并不是知道了就行了,而必须有确实的了悟才行。所谓的“闻”,并不是耳朵听听而已,而在于内心能有真正的领会才行。所以子贡才说“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并不能据此而言孔子不探讨“性与天道”的问题。这样,人性与天道的问题,就通过《论语》中“性与天道”而彰显,也就作为孔子本身思想中的应有主题而被重新提了出来。 进而,先生认为,“性与天道”的问题,不仅是孔子思想中的主题,而且也是先秦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题。他从《中庸》和《孟子》这两部儒家经典入手,重新提出了天人贯通的思想架构。《中庸》一开篇就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将天与人在本性上贯通了起来。而《孟子》更讲“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力求通过对自我心性的提升和修养,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中庸》又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在这里,《中庸》将君子的修身推及于事奉亲人,将事亲推及于知人,而知人则不可以不知天。先生对儒家价值体系的确立,也是遵循这种思路的,而将“知天”作为修身、事亲、知人的终极理论依据。他既然认为“学者,学所以为人”,而要“学所以为人”,就“当须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语录中》)于是他在《中庸》《孟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性与天道贯通起来,提出了知人只有通过对于天的认知才能实现。先生言: 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同意。(《易说•系辞》) 这样,就把对人性的认知问题,归因到了对天的认知问题上来了。对天的认知问题,构成了对人认知的基础。 5 那人应该如何去“知天”呢?先生认为,只有依据儒家最根本的经典《易经》入手。先生对天的认知主要是依托于《周易》而建立起来的。先生认为,《周易》并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天道自然的模拟,也就是“天易”: 《系辞》言易,大概是语易书制作之意;其言“易无体”之类,则是天易也。 (《易说·系辞》) 对于当时深受佛教唯识学影响,“以心法起灭天地”,认为“心即是易”的观点,先生进行了批判,他说: 有谓心即是易,造化也,心又焉能尽易之道?易象系之以辞者,于卦既已具其意象矣,又切于人事言之,以示劝戒。释氏之言性不识易,识易然后尽性。盖易则有无、动静可以兼而不偏举也。无则气自然生,气之生即是道、是易。 (《易说•总论》) 佛教的失误,就在于其虽然也言性,但其并不识易,故而也不识造化,其所言之性,当然也是错误的。在先生看来,《周易》所揭示的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就是“性与天道”: 易乃是性与天道。其字日月为易,易之义,包天道变化。(《易说•总论》) 易之为书与天地准。易即天道。(《易说•总论》) 在先生看来,《周易》所体现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而《周易》的主题就是孔子所说的“性与天道”,也就包含了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本性以及规律道德内容。因此要知性命,就要识造化,而要识造化,就必须见易。如此,则《周易》与《论语》孔子所言“性与天道”的论述则贯通起来,言易,即探讨“性与天道”也,而人之性命问题,则依托于造化而展开。因此,《周易》就构成了先生“知天”的经典依据。在《正蒙》中,先生正是通过对《周易》的重新解读,来建构起新儒家的世界观的,这是先生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宋史·先生传》说先生的思想是“以《易》为宗”,就是说先生是通过《周易》来建立其天道观念的。 6 天道观念建立,为人性理论的建立提供基础,但先生思想的终极关怀是“人”,对“天道”的探讨最终必须回归到“人”上来。在此,先生又从儒家经典《尚书》出发,将天道的重点转移到了“人”上来。《尚书•泰誓上》曰: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先生吸收和发扬了这种观点,不仅认为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而且认为人具有和“天”一样的性能: 参天两地,此但天地之质也,通其数为五。乾坤正合为坎离,坎离之数当六七,精为日月,粗为水火,坎离合而后万物生。得天地之最灵为人,故人亦参为性,两为体,推其次序,数当八九。(《易说•系辞》) 先生认为,人是得天地之最灵者,故能与天地并列而为宇宙中的“三才”之一。虽然,人在宇宙中与万物同体,但是与万物相比,则具有更高的灵性,因此在实现“天地之心”上具有更高的优越性。《礼记·礼运》亦说: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先生据此亦提出: “天地之德”,谓人之德性也。所造深则所见厚,又如“天地之性人为贵”,亦是德也。禀五行之气以生最灵,于万物是其秀也。(《礼记说·礼运》) “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人在天地间与万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智慧和更尊贵的地位,因此也就更应该在宇宙中担负起承担弘扬天道的义务和责任。 就人而言,心是所有精神活动的主宰,也是人修养的关键。先生在此又把孟子提出的“尽心”作为修养的起点。他说,人只有“尽心”,才能“知性”,才能“知天”。要做到这一点,人就需要“大其心”,将心灵释放扩充到和宇宙一样大,将天地所赋予的本性和天道运行的规律归结于内心,这就是中正大经、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将这种精神境界落实于具体生活中,做到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形下都是恰当的,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先生称之为“至当”。先生认为,人只有达到这种“至当”的境界,也就是圣人的境界。 那圣人是否存在?圣人只是人的理想目标,还是在历史中真有所谓的“圣人”?先生认为,儒家的圣人并不是庄子所说的神人,而是历史中确确实实的存在。他说,在上古,就出现了不少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就是这样的圣人,而孔子则是“自古以来实未有”的圣人,所以向天道的学习,也就是向圣人学习;向圣人学习,也就是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的学习。而对孔子的学习,首先就要学习儒家的经典——“六经”和《论语》《孟子》,只有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才能从中体会到圣人的心意,领会圣人的智慧,体认圣人的境界,从而成就自我的人格,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未完待续) 【主讲人简介】 魏冬,男,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策划组织者。曾在藏工作,为西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长期从事儒释道三教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与社会普及传播。研究重点有:张载关学研究、周易哲学与文化研究、道家经典文献研究、藏传佛教文献研究。目前在张载关学、易学、庄学、藏学、场有哲学、习近平治藏方略、西藏教育等研究领域出版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部)。学术成果和组织活动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西藏党委宣传部、西藏民宗委等部门采用,被《中国民族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封面》新闻、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四川文化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三秦智库》、陕西文明网等媒体报道、选载。本人事迹多次在《西藏日报》《湘大校友》等媒体报道。 当前学术兼职主要有:(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校礼仪文化教育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柬埔寨)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中国区学术交流部部长兼文化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第十二届鲁迅青年文学奖四川赛区组委会委员、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才库专家、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家宽艺术研究院学术导师、西安国际汉唐学院特聘研究员、眉县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贡院大讲堂”主讲人、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文化顾问、陕西省渭南地区临渭区“人才振兴新村民”、陕西省合阳县百良中学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与乡村教育发展”外聘指导老师。 因为长期在西藏和中国西部研究推广儒学的贡献,2019年被国际儒学联合会评为“纳通国际儒学奖·西部儒学贡献奖”(青年成就奖,全国二人之一)。 |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