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刘卫兵的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获得过包括“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在内的多项极有分量的大奖,他还是古建筑大师罗哲文先生的关门弟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只知道这么一点关于他的信息,直到最近,他的一部以国画为主的专辑《查理》的出版,才让我大吃一惊,才知道他还对绘画艺术有着相当执着的追求,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细细品读刘卫兵的这部作品,我心里充满了感动。这是他的第一部画集,照理应该精选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作品,但他却只选择了20多年前较为单一的藏区题材的画作,因为那段藏区生活的体验对他来说意义重大。那是1991年的冬天,他只身前往川西北高原查理乡采风和写生,从此深深地迷恋上那片圣洁的土地,随后连续两年的冬天他又重访查理,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选入画集的有110多幅,故名《查理》。 我渐渐明白了他的心思,他之所以执意选择将画艺和思想并未完全成熟的青年时期的作品结集出版,是对那段特殊经历的深情怀念,是对那片决定他人生走向和艺术观的圣洁土地的致敬。当年,他来到人烟和氧气一样稀少的川西北高原,是想远离人群,让内心变得安静,变得像高原的人们那样纯净,更希望内心对未来的方向做出正确的指引,因为那时他正面临着做建筑设计师或是职业画家的人生抉择。 对刘卫兵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心灵之旅。在查理,16岁的藏族姑娘达米带着他四处写生,他画藏族民居和寺庙,画牦牛、马匹和僧侣,还画达米和她的乡亲们,画那片不曾被现代文明蹂躏过的山水和最自然的生命状态,他画他所能看到的一切。渐渐地,他纷乱的心安静了下来,并感悟到纯净乃生命与艺术的最高境界……10多天之后,当离开查理雪原的那一刻,他人生的方向已基本确定。 他放弃了做职业画家的打算,决定继续建筑设计师的生涯,于是,他毅然下海经营起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他宁可经商来养着艺术,也不让艺术来养着生活,他要让艺术保持纯净。恰如苏轼所言“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 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不为生计所驱使,作画、为文才能真正地去功利化,惟其如此,艺术才会出得境界。于是他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绘画既不为挣钱也不为获奖,他只为热爱,只为悦己而创作。 尽管刘卫兵“查理时期”的作品与现在相比尚未能全入化境,但已具相当水准。收入《查理》中的110多幅作品描绘出川西北安多藏区牧民生活的原真状态,写景绘人,信手而为,全无为创作而“提炼生活”的刻意。这让我想起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砖壁画来,匠师们创作的目的极其单纯,只为装饰墓壁,顺带表现日常生活之点滴,这便尤显纯真与天然。普通百姓的日子被真实地记录在了画面之中,他们烫鸡、宰牛、放牧、耕作、骑射、歌舞……生活的细节一一展现,毫无粉饰与“升华”,更无创作“主旋律”作品之企图,便显得质朴与可爱。 在刘卫兵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读出这种单纯的创作意图。牧民生活的场景,目触之而感于心,手记之而化于形,是一幅幅藏族村寨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卷,他们放牧、祈祷、问佛、伐木,他们织帐篷、织线镯、背牛粪、捻毛线、赛牦牛,还有民居、寺院、远山近水、苍穹雪原……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一一入得画来。 在刘卫兵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写生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可以想见,当圣洁之域的苍凉与壮美奔来眼底,那一刻,久居都市,正在人生转折点上徘徊的年轻画家内心是怎样的澎湃。他站立寒风中,不假思索地挥洒起来,毛笔、铅笔、钢笔、圆珠笔,随手抓取,信笔写来,一挥而就,气韵畅达。此需意在笔先,笔随心动,并瞬间决定布局与取舍,足见画家笔墨功夫与造型能力之不凡。 在这些作品中,焦墨写生令人印象深刻。严寒中,手脚僵硬,亦无砚台闲试笔墨,只好蘸取原汁以涂抹。而这正是国画之“焦墨”技法。所谓焦墨,即最干的浓墨,不借助于水,直接以干笔皴擦,显出笔墨纹理,恰宜表现雪域高原山野河谷峻拔粗豪的质感。这种画法难度极大,唯有高手方可不借助于水而造出“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效果来。 《查理河谷》便是我很喜欢的一幅大写意焦墨山水,画幅上方类似扎染的奇特效果特别能表现苍原山石的肌理。可以看出,动笔之前,画家一定是将宣纸揉捏再展平,并以干笔速抹和皴擦,方得到如此效果。而画幅下方则大胆落墨,笔势忽而刚健,忽而柔缓,游走于画纸,留下黑白、虚实与刚柔的墨迹,雄浑、苍凉之气浸透纸背。 而以焦墨法作人物,则又有另一番笔趣。刘卫兵似乎极少用豪尖细勾身形与五官,而多以渴笔偏锋滚动涩行,笔墨在画纸上缠绵,造出一种纤维的茸茸质感,人物身上的皮裘、头巾和发辫被表现得极为自然生动,似乎可以以手触之。从《老阿妈》《老阿爸》《安多藏女》等多幅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刘卫兵在笔墨技法上所进行的大胆探索与尝试。 他的确掌握了多种表现技法,以适应不同表现对象的需要。在他的多幅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枯笔速涂所产生的快意笔韵,这能制造出鲜明而洒脱的黑白纹理,此技法特别适合表现莽原、山石的刚劲与雄奇,也使小品式画幅中的物象显出木刻般的力道,那种黑与白的对立统一关系给人极大的视觉美感。 他还将书法技法融入绘画之中,使表现手段更为丰富。书法入画,由元赵孟钍汲??罄??谐删偷幕?揖?允榛????非竽勘辍T诹跷辣?男矶嘧髌分校?颐嵌寄芸吹绞榉ǖ谋室猓??路鹗窃谛矗??腔?!侗秤啊贰缎凶摺返茸髌返挠帽始?菩胁萦肟癫荩?够?嬗辛讼拭鞯亩俅煊虢谧喔小U悦项说,书画本同源,故而写即是画,唐寅诗“闲来写就青山卖”一句中的“写”,亦作“画”解。 国画家缺了书法的功底,味道自是不够隽永了。读刘卫兵的画,会觉出一种稀缺的气质来,这除了包括书法入画在内的各种技法的熟练运用,更因了内心修养的深厚。他饱读诗书,艺术之根深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吮取养分,运化于心,再发之笔端,其境界自高。事实上,他首先是一位学养深厚的文人,其画风在我看来更像是历代中国文人所钟爱的“文人画”。 文人画发端于唐,至元大兴,历来被视为高士逸品。文人画不过分追求画技的高绝,更在意如何借助笔墨抒发内心情怀,因而摆脱了“形”的束缚,“遗形取神”,径直抒写心中之逸气。刘卫兵尽管有着扎实的笔墨功夫,却从不在技法的层面上纠缠,他以文人的眼光观察世界,以诗人的激情抒发胸臆,笔端便荡漾着一股激越率真的文人气息。 来看他的山水,全是大写意的,甚而以泼墨为快,寥寥数笔即成画幅。这很容易让人觉得画家似乎缺乏应有的耐心,但我以为,耐心与工致是工笔所需的做派,写意则需乘兴挥洒,一气贯通。写意是一种有预谋的潦草。《阿曲河边》《傍晚的草地》等写意山水是画家从查理回蓉之后的水墨创作,因为有了水的参与,画面便又呈现出与焦墨山水迥异的另一番笔情墨韵和潇洒气质。 如果说焦墨讲究的是黑白层次,那水墨则注重浓淡与洇润的笔趣。文人作画常以水墨为“戏”,即以玩味水墨的特殊效果为乐事。刘卫兵的水墨不仅在山水上灿然一格,在表现人物与动物时也颇具风韵,多以宋人梁楷“减笔”式手法出之。繁复相对容易,简练却是难事,所谓“减笔”,即减省笔墨,这便需要抓住要害,以最少的笔墨亮出表现对象之神髓。刘卫兵的水墨便是这极简笔法的诠注,他运笔迅捷,瞬间使人物身形与神态跃然画幅。 《背牛粪》,乍一看,仅是一团无序的墨迹,但借助标题的提示,你会发现,确是一个背着背篓的人正躬身而行,其写“神”之功可见一斑。而多幅表现牦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单看牛头与牛身,仿似一团浓淡间杂的墨团,但画家只以笔尖轻勾犄角,浓墨点睛,牛便神形兼备,瞬间活了起来。他的获奖作品《赛牦牛》(获1997年四川体育美展佳作奖)尤能体现他水墨技法之不群,那似不经意的随意涂抹,却浓淡恰切,人与牛疾驰之状跃然而出,“得得”蹄声似可耳闻。此画面更有新颖之处,似非完整的一幅,而是多个画面的剪裁重组。有的毛牦被截去了尾部,有的赛牛手则被“砍”掉了头颅,但整个画面却洋溢着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是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艺术的邂逅,是古典绘画元素的现代构成,其创新意味自不待言。 而以水墨法辅以朱红的《僧侣》和《查理辩经》则将水迹氤氲的效果发挥到令人讶然的程度。简简几笔抹出身形,水迹似乎漫然洇走,却止于当止之时,人物轮廓准确而清晰,神态栩栩若真。而在墨色浓淡的掌握上,《牧歌》令人称道,这幅画是以达米为原型创作的。达米仅只是一个背影,身上的裘衣质感强烈,轻软柔滑。细看,画家不过只用了浓淡不一的墨色加以晕染,便造出黑白灰的层次来,使兽皮的质地十分逼真。随后,画家又在帽子和领口上勾勒出一抹浅淡的朱砂,少女的形象便忽地柔美了起来。这幅作品倾注了画家深深的情感,因为,当他第二年的冬季再次来到查理的时候,达米却已去往天国,一场小小的感冒竟夺去了她美丽的生命,这让画家怆然涕下。他不能忘记达米的微笑和她带着自己写生的那些明亮的日子,他挥笔而作,留住了她远去的背影。这幅作品因技法纯熟、情感丰沛而获得1993年全国建设美展佳作奖。 另外,他的人物肖像也别具一格。枯笔、浓墨、皴擦,黑、白、灰,层次交揉,极具雕塑感,再在两腮上以干笔轻皴,墨色竟神奇地造出了高原红的效果,两幅《塔哇人》见出画家绘写肖像的豪健笔力。同时,多幅偏于写实,抑或兼工带写的藏民肖像,则又表现了画家细密紧致的笔风。藏族汉子易周以具有三维空间感的立体形象出现在画面中,这便有了西画写实逼真的特点,但依然是中国画的风貌。画家既有西画的写实造型能力,亦具中国画抽象写意的功夫,两者结合,自出妙境。 将刘卫兵的画归为文人画,仅只我个人的观点,但无论如何,他的文人气质是难以掩盖的,如清新山岚随风袅袅,撩动着我文人的情怀。文人画的特点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刘卫兵的画就总是充满了诗意,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他还为多幅作品配上了自创的诗歌,尽管是现代诗而非律诗,但意味却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典型的文人做派,诗书画一体也是文人画重要的特征之一。 从《查理》一册我们可以看出,刘卫兵乃技艺与学养兼具的画家。当年,他仅20出头,便已诗、书、画兼功,甚而所做油画亦颇具水准,更以建筑师的视角解构藏族民居及佛寺,其建筑题材的作品也因此更具专业高度。我以为,像这样的画家于今实不多见矣。 20多年后的今天,刘卫兵的画艺更臻成熟,生活阅历也更为丰富了,岁月悠悠,心已沧桑,笔愈丰润,人生的况味也更耐咀嚼了,他作品的内涵亦当更为厚重与隽永。我是真心地期待着他推出更多耐人寻味的佳作来。 谢伟2017.02于花影楼 书评作者:谢伟 著名作家,电视人。著有大量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作品。出版《建筑的故事》《石头的文明》《花影楼随笔》《成都•锦城诗酒花》等著作。 |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