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夏 | “如此盛大,如此纤微,如此独特”——《望乡台》之文本解读

林三夏 | “如此盛大,如此纤微,如此独特”——《望乡台》之文本解读

四川文化网 2023-4-23 09:43 16439人围观 文学动态

林三夏记者,自由撰稿人,青年作家、四川阆中人著有《蒙恩的童贞--安徒生的秘密花园》《因孤独而闪闪发光》《冬草无咎》等。  和赵伟初次相见是在阆中古城,他身穿深色羽绒服,手持戒尺,面色微黑而风度沉稳,看上 ...

林三夏
记者,自由撰稿人,青年作家、四川阆中人
著有《蒙恩的童贞--安徒生的秘密花园》《因孤独而闪闪发光》《冬草无咎》等。


  和赵伟初次相见是在阆中古城,他身穿深色羽绒服,手持戒尺,面色微黑而风度沉稳,看上去就是条从军多年的精壮汉子,倒并没太多的书生气象。其人不苟言笑实则蔼然可亲。由于在外多年,赵伟的普通话已经没有川人口音,但他表示“我只要回到老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四川话,但是到了其他地方,又会自然而然地说起普通话。”
  阆中和巴中同属川东北,于赵伟而言也算半个故乡,他盛赞了此处的美景,表示“阆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一样令人心折,怎不叫游子心心念念歌以咏志呢。”
  而他的《望乡台》,正是游子献给母亲的敬贺之礼。
  说来惭愧,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知何谓“望乡台”,以为只是作者随意杜撰的地名。查阅资料始知,望乡台原指古代久戍不归的人为眺望故乡而登临的高台,后来由实入虚,附会佛教传说,说是离世的亲人行过忘川奈何桥之后,登临此台,会投向阳间最后一瞥。再看这书,一下子就明白它不但是一本寻根之书,也是一本悼亡之作。
  赵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萌生了关于这本书的创作冲动,那时他刚刚考上军校,无限的可能性正在身后打开,然而他却沉浸在丧母的哀恸和自怜中,用圆珠笔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望乡台”三字,坚定而全无方向,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直觉。他已预知他的生命将因这本书而被收藏,而他的未来也将因这本书而被安放。赵伟在自序中写道,这本书他写了二十年,又修改了十年。三十年,半辈人生。诚然矣,数十年辛劳殊不寻常,个中苦甘何足为外人道?然后罗兰巴特说“文本诞生,作者已死。”在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作品面前,作者隐蔽了自身,甚至读者也是虚无,更多维更立体的阐释空间在文本系统内部自由流转。

  其一

  望乡台在赵伟的笔下再次由传说中的虚无之物转向实在的本体,成为巴蜀大地某座山坳坳中一个确凿的地名,那里茂林修竹,桃源深深,鸡犬相闻,男耕女织。一座四合院加上一处吊脚楼,就足以生育容纳众多小儿女,俨然自成一个独立王国。
  然而身逢乱世,不存在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书中甫一开头,就是桃花干农活时小解被人偷看调戏愤而自杀,国仪身骑白马回家报信,这一情节充满古典式的戏剧张力,而国仪的脑后也确凿拖着一条大辫子的——那是风雨飘摇的晚清,礼义廉耻的训诫虽在,而人心早已不古,求新求变迫在眉睫,而在新与旧之间没有第三条出路。桃花应该是读《烈女传》长大的,本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却在无形中成了戕害于她的利器,让人想起《儒林外史》中王玉辉的女儿,怎不叫人感概唏嘘!
  封建帝制必然瓦解的征兆,不在那些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中,也不在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中,而是在这看似极微不足道的小女子的自尽事件中。

  其二

  作者对笔下人物极亲极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几位主要人物皆隐其姓,如果没有特别加以留意,读者根本不会知道这四合院的一大家子是姓赵的,而赵氏乃是作者的家姓。书中的玉珍、树兰、德辉直接取用作者家人真名,虚虚实实、假假真真,这一举动无疑透露出其为赵氏族人树碑立传的心理内涵。
  望乡台四合院百年浮沉,写的是小家也是大家,写的是民族也是世界。夏志清认为中国作家身怀道德使命,在这样的前提下,好的作家应该既能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病根,却又能同时体现艺术自制及永恒人生视野,可以说,赵伟以《望乡台》一书实现了极大程度上的自我完成。洋洋洒洒百万余字,不但淋漓尽致地书写了家族史诗,也成功的引生了一种国族寓言的向度,而这正是五四以降的作家们为之心驰神往的叙事母题。
  《望乡台》全篇,规制极浩大,然而行文如针脚密缝,可谓滴水不漏,作者写乡野风物,事事关情,黑狗白猫小牛犊,皆可入画,又写杀猪,别开生面。另有望娘滩渡船、吃观音土等虽细枝末节却饱满坚挺。大凡有过乡村生活的人,读这一本《望乡台》,总有许多心领神会处,甚至哑然失笑,所谓壶中日月袖里乾坤,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掐头去尾,似乎也能在书中一一找到对应,一部好的作品就该是这样无穷尽,甚至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以供后来者的解读。我读此书,倒是茅塞顿开,解了不少疑团,同为川东北人,我对祖先百年前的生活只有想象而无亲历,很多细节都不甚了了,勉强描写出来也是流于表面,而《望乡台》则描绘了大量已经消失里的乡村场景,既大开大合,亦精耕细作,作者想必花了不少功夫做过相关考证,读起来趣味横生,在此可浮一大白。

  其三

  《望乡台》之行文,直白爽利,故事中的各色人物自行推进情节发展,作者心事隐而不显,或需徐徐图之,大有让角色说话而作者身退的意思。及至描写男女风月之事,迥然不同流俗,几乎不用笔墨描绘性驱力的起承转合,而是点到即止,甚有哀矜与怜悯,如此克制,竟然异常动人,写国仪与玉珍新婚,玉珍哭嫁;写背二哥与麻女在野外乍然相逢,差点在谷堆前做出事来,却意外成就姻缘,写得真是好,倒让人疑心作者本人化身成一个《西游记》当中的蟭蟟虫儿在旁边偷看过,不然其情其状,绝不会描写得如此细致。由是观之,作者想必是个好人。

  其四

  每一章节的开头的俚语民谣,应该是望乡台最醒目的文本特色之一。
  这些民谣就是《诗经》里的国风,虽非大雅正声,却自有民间的活泼喜乐,可以与山川草木相亲。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不少民谣皆是我小时候听闻过长大后也念念不忘的,比如“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想吃肉,爹娘莫得钱。”——《望乡台·红萝卜》这真是小时候拿来当歌唱的。我川北民谣朴实风趣,要紧处皆在后两句上,比如这首民谣的乃是爹娘没得钱,娃儿又想吃肉,只好以红萝卜糊弄之。
  本书的民谣中,蚂蚁的意象出现得最多最频繁,它要爬呀爬,爬到望乡台,去找爹和娘,去找爷和奶,没有前后语境关联的话,简直叫人一头雾水,但是读进去了就会发现,作者笔下的蚂蚁,其实就是每一个微渺的生之存在,在洪荒宇宙般浩大的世界里卑微地生存着,而最高的桎梏和最深的牵挂无他,唯亲情而已。
  这血肉模糊的亲情,像那口神秘的箱子一样,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暗线。

  其五

  “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这是《释名》对“台”的解释。望乡台,我可以理解为它本来就是一座戏台。
  本书中频繁出现的戏台布景,看似无心,实则在强化虚实之间的对比,因为戏中人人中戏互成镜像观照。
  小小一方戏台,却是许多大事件的漩涡中心,因为告示总是贴挂在戏台上,批斗也总是发生在戏台上,它既是预演也是总结陈词。品读再三,竟然有《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意思,非但提纲挈领且统筹全局。“哭的哭来笑的笑,搭伙去赶老官庙,老官庙的戏台上好热闹,哭的哭来笑的笑。——《望乡台·哭笑》”其实《望乡台》的行文,极其克制内敛,全文都找不到浮夸的炫技式表演痕迹,以至于看上去几乎像是纯粹的白描,但作者显然有更深的意图蕴藏其中,值得读者探险寻宝,而即使空手入宝山,最后也总会找到几个彩蛋。
  让我们期待这本《望乡台》的命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林三夏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