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在这个暑假地度过中,四川农业大学烟草系组织了一场活动——《聚焦观察,坚定自信》。在七月六日的腾讯会议室里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秉持着谦逊有礼,渴求知识和互助进步的心态,成功地完成了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和实地调查等一系列项目。在会议进行地过程中,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哲学政治相关从业人员——孟先生。在会议过程中,他深度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其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让我们受益匪浅,所获颇丰。在会议的最后,他还将二十大与之联系,进一步升华主旋律,让我们明白了祖国的富饶和强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于特色社会主义建成的重要性。 图1.孟先生的交流展示画面 在谈话中,孟先生指出:“异化”与“物化”已然成为当下的流行词语,这与当下的互联网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流行导致了术语的滥用,因此对这些术语的考据变得十分有必要。 1.在黑格尔那里的异化与在马克思那里的异化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即便异化这个概念并非由黑格尔所独创,但二者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意识的异化”得到了反复的使用其中最易于理解的便是在《逻辑学》中对于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批判:“自由的意识与这种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陈述直接矛盾,按照自由的意识看来,自我把那些多样性的和必然的规定从自我那里割裂开来,认识到他们是一种外在于自我的,只适用于事物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意识赋予事物必然性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异化”。 在这里我们便赢获了第一个概念关于异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语境下使用的“异化”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上当下流行的异化概念即异化劳动的来自于另外一个概念:物化。 2.马克思理论中物化概念的流变 我们不难看到在早期马克思的文本中异化/外化/物化这些术语大体上是同义的。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对于物化概念的三种大众的也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由浅及深分别是: 1.身体性的2.动作的3.能力的但在晚期马克思这里不再依赖于对于某个具有特殊性的个体与物的联系的分析,而是试图把握总体中每个个体的联系,我们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尝试在此举出几个例子:货币的购买力,资本的自我增值。 如果我们将这些概念的共相整理出来便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公式:人的社会关系=物的关系(当然每一个等号不是简单的相等)。通过这个公式与上面三个公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概念不再是异化概念中主体-客体关系,那么它究竟通过什么得以建立? 并不直接而是间接的,在胡塞尔哲学中我们发现了相似的概念即主体间性,我们都知道在承认他者的存在时需要对他者立意,正是这种对立意的扭曲这种关系才得以存在。 图2.组员采访交流 交流过后的一段日子中,我们对当地的一些居民进行了关于二十大思想的一些实地调查,根据一些对居民的询问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民众对二十大的认知仅停留在了表面,对深入的思想精神并没有过深地理解。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一边倾听居民的认知,一边询问民众的思考,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广度,让我们以不同于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还进一步理解了孟先生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这场活动可谓收获满满,硕果颇丰。 图3:团队于厂前合照 为践行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知灼见,我团队随四川农业大学烟草系2020级抵西昌市卷烟厂对党建小组及党建文化广场 进行交流讨论,对双方密切的精神交流及文化理解进行了深刻交流和建设,提高了理论建设基础和知识深刻,双方就党建文化和理论研讨达成了深度理解和交流,为本次行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作者:实践团队组长 |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
2024-10-20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7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