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川农大学子社会实践:深入普格田间,勘察当地农情

四川文化网 2023-8-7 14:48 534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凉山7月12日电(通讯员:谢佳琪 钟倩)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7月8日至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青行万里,稞行不辍”实践团队跟随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冯宗云带领的 ...
  四川文化网凉山7月12日电(通讯员:谢佳琪 钟倩)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7月8日至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青行万里,稞行不辍”实践团队跟随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冯宗云带领的“科技助农博士服务团”,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对当地农业农村发展进行了参观调查。
  考察 深入烤烟田
  团队在“科技助农博士服务团”的带领下,对普格县日史博肯村的烤烟田进行了调查。“部分烤烟存在烟叶患病现象。且由于部分烟农未去除地膜,导致肥料被地膜阻挡,水无法冲肥入土,肥料无法对烟草起效,最终造成大量肥料的浪费,并导致烤烟长势不均。”这是在田间走访调查过程中教授刘金亮发现的种植问题。
  最后在专家的提一下,团队协助农民将地膜撤去,并使用专业的施肥器对烟草进行施肥。

图为“青行万里,稞行不辍”实践团队成员在烟田里查看烟叶情况。四川农业大学 钟倩 供图

  参观 新型光伏育秧苗
  团队来到了荞窝镇大坪村,这里是普格县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主要研究普格县水稻“品种﹣环境﹣机械化”栽培产质协同途径。
  站在院子里的太阳能温室前,冯宗云向团队成员介绍:“这是新兴的光伏温室,是一种新型育秧技术,主要用于催芽育秧,目前这里所有的秧苗都是由该温室培育出的,以后会考虑扩大光伏温室的规模。”
  调研 乡村振兴在行动
  在螺髻山镇德育村6组,团队成员与当地镇长进行交流,了解到这里正在建设畜牧养殖中心乡村振兴示范点。据镇长描述,他们要引山泉、建鱼池,建设德育村首个水产养殖基地,待该项目建设完工后,这里的鱼池将用于高山鲈鱼的养殖。
  德育村亦是文创餐饮、艺术综合体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我们不仅要养鲈鱼,还要就地取材做艺术雕塑来美化乡村,还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凉山当地的特有作物,比如观赏青稞、观赏土豆花等,既漂亮又保障了粮食产量,我们要让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经验在普格落地生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波在交谈中说到,“此外,还要利用好螺髻山景区资源,比如彝族火把节的取火仪式就可以在德育村举行,让游客们记住德育村。”

图为螺髻山镇镇长介绍德育村现阶段示范点建设情况。四川农业大学 钟倩 供图

  考察 千亩高粱谋发展
  螺髻山镇黄草坪村的千亩高粱种植基地海拔高达2158米,放眼望去,1017亩的高粱迎着阳光竞相生长,绿油油的高粱叶片随风舞动。如此景观得益于泸州市龙马潭区与普格县援彝工作队的对口帮扶项目—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在该项目的帮助下普格县有机高粱种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跨越式变化,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冯宗云深入高粱地考察发现,当地采取的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存在一些缺点,大豆与高粱行距过小,高粱叶对大豆的遮挡过多,且大豆的种植行数过少,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今年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彩色油菜、彩色青稞或红花甜荞,打造旅游观光打卡点,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冯宗云提出了种植新思路。
  走访 蚕桑产业焕活力
  蚕桑产业是花山镇红星村的支柱产业,较高的海拔使这里的桑树少受病虫害的困扰,得天独厚的中性偏酸壤土让桑树茁壮生长。团队成员拜访了当地的蚕桑养殖大户,参观了辉煌种养殖家庭农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教授张友洪为成员进行了蚕桑知识的普及。随后实践成员和张友洪等专家们与当地农户们进行交谈,得知目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二,一是乡村人手不足,规模难以扩大,二是近年的极端天气导致桑树在生长期缺水,农户只能采取漫灌的方式应对,对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教授张建华承诺会尽快改善浇灌方式,为当地农业发展带去便利。

图为团队成员和专家与蚕桑大户进行交谈。四川农业大学 钟倩 供图

  至此,为期两天的普格之旅已经圆满结束,这之中有汗水,也有收获。这次实践,不仅增加了成员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成员身为农科学子的自豪感与三农情怀,促使成员进一步将课堂学习和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普格县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的合照。四川农业大学 钟倩 供图
原作者: 谢佳琪 钟倩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