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商用车公司 黄新卫 摘 要:笔者综合各家研究,并寻找到新考据,考证出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是陕西社科院胡义成率先提出的阎希言(丘处机传人,出生于山西蒲州、曾经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后到茅山修复乾元观传播全真道)、北京图书馆沈承庆率先提出的李春芳(从宰相位置退休后在茅山乾元观建玉皇阁焚修,极可能是阎希言道门弟子)、笔者率先提出的李齐芳(李春芳弟弟,精通中医药)合作而成,出版商也增加了内容。李春芳、李齐芳还参与了陆西星《封神演义》创作。破解了诸多谜团,如: 1、作者为什么拥有远超常人的多领域渊博深奥知识,既精通全真道义理,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精通中医药? 2、书中为什么不仅有大量江淮方言,还有大量山西方言? 3、作者为什么熟悉武当山、盱眙? 4、为什么《封神演义》几十处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可是刘振农考证出《封神演义》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 5、作者如果是道士,为什么书中猪八戒把道教祖师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为什么很多妖精是道士? 6、是尊佛抑道,还是借佛传道? 关键词: 世德堂本《西游记》;阎希言;李春芳;李齐芳 三、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主要定稿人 柳存仁、李安纲、陈洪等先后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很多诗词和片段出自全真道冯尊师、张伯端、马丹阳、何道全。笔者发现,还有出自张三丰的。书中回目和正文蕴含大量全真道深奥的修行义理,而关于吴承恩的各种记载,均未发现与全真道有何联系。 近20来,陕西社科院胡义成发文数十篇,提出世德堂本《西游记》诞生之前数百年间,全真道主导的“西游故事”创作,以平话、杂剧、队戏、宗教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推进,最后由茅山道士阎希言师徒定稿。⑦⑧⑨⑩ 胡义成率先指出,“华阳洞天主人”明确指向茅山道士,因为茅山被道教称为华阳洞天,进而提出阎希言师徒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书中为什么蕴含大量全真道高道的语录和修行义理。 胡义成提出的阎希言师徒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主要定稿人一说,因为证据还不够全面、充分,有些证据和解读比较牵强,所以赞同者不多。但是,笔者认为胡义成独具慧眼,他是《西游记》作者考证的最大贡献者! 笔者仔细研究阎希言生平和世德堂本《西游记》,发现更多证据指向阎希言,世德堂本《西游记》某些谜团非阎希言无法解释!先请看阎希言生平。 明代王世贞(1526年-1590年)《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喜饮酒,量不过三四升,酣畅自适则歌道情曲以娱坐者……道人绝不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然颇好作有为功德,于太和(武当山别名)之均江(汉江均州段)建真武宫…………道人以甲申之冬过我弇中,酒间忽谓余:“吾家山西,二十七八时行贩燕市(今北京),足自给……遇我师诲之坐功,得亡恙,且谓汝欲不死,亟去家……其时盖在嘉靖乙未丙申(1535年-1536年)间也……” 阎希言先生……今年来访弇园,谈笑无间,……因歌以赠先生并寄声焉: ……闲披缁衲礼禅客,或戴黄冠称道民。…… 明代陈文烛(1525年-?)《乾元观记》载:茅山乾元观,盖有阎蓬头像,云蓬头者,即希言道人,以仙化,而藏其骨也。……且观废,遗碑断而为三。一夕,将毁于火,风雨晦冥,雷大作,碑复立,皆有神异。而师复修之。……乾元之设旧矣。其待希言而兴乎!……余观三茅所称华阳洞天……希言深于《易》者也,儒而道,道而仙,吾安能窥其际哉!…… 明末顾起元(1565年-1628年)《茅山重建乾元观记》载:……万历丙戌(1586年)中,道人阎希言自武当来,胥宇而善之,一时公卿大夫慕道餐风者,相与协力,归其侵地,构静室以居羽流之四辏者。……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或班荆歌道情……自谓晋产……祖贯山西蒲州(今永济市)人……入武当凿石洞,打儿窝侧修行……岁癸酉(1573年)始辞武当航中吴(今常州),又数年陟三茅之巅,居华阳之基,已而移至故乾元观…… 清代笪蟾光(1623年-1692年)《茅山志》卷九载:舒道人,名本住,号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迹诸名胜,至三茅郁冈之下,结茅而栖。坚意精心,凡十余年。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丰腹重颔,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为师。……江道人,名本实,号文谷,苏州玉田人。早岁弃家学道,万历壬午(1582年)至郁冈师希言……。 由以上记载可知,阎希言是山西蒲州人,二十七八时到北京贩卖货物,1535年-1536年遇师,遂出家,先后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1573年离开武当山,航行到江苏常州,后到华阳洞天茅山, 在公卿大夫协力下,收回被侵占的土地,修复荒废的乾元观。爱唱道情,精通《易》理,由儒入道。有时穿僧衣会见参禅者,有时戴黄冠自称道士。 阎希言到茅山的准确时间,上面的记载有矛盾。顾起元《茅山重建乾元观记》说是万历丙戌(1586年)道人阎希言自武当来,被一些论文采信。而笪蟾光《茅山志》说江本实万历壬午(1582年)到茅山郁冈拜阎希言为师。后面有李春芳万历己卯(1579年)在乾元观建玉皇阁,这显然是阎希言已经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开始修复荒废的乾元观之后的事情。笔者认为,顾起元、笪蟾光的记载都是阎希言到茅山几十年之后才听闻到的,失真的可能性很大。而李春芳自述修建玉皇阁的时间,才可靠无疑。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哪些阎希言的痕迹。 1.山西方言和五台山 ⑴以前有人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存在大量江淮方言。可是现在很多人发现,还存在大量山西方言。下面试列举几例。 百度知道某网友提问:吴承恩是不是山西人?看了《西游记》后,觉得其中很多语言压根就是山西方言,所以有这样的想法。 百度知道有提问“西游记是用什么方言写的?”某山西网友“卡雷K ”说:据说鲁迅说西游里面有很多是淮安方言,可我是山西人,我发现西游里面也有非常多我们这边的方言,到今天仍在使用,比如:不停当,相跟,我把你个什么什么,胡说散道,什么什么哩,扁食。我是这样理解的,明朝初期曾经有一次大移民,使得山西移民散布全国各地,顺带把一些方言也带了出去。所以说是不是淮安地方的方言,我持怀疑态度。 知乎网友提问:西游记中人物的自称为什么都是“俺”?网友zhen-liang回答:……邓沙馅,不停当,相跟,胡说散道,扁食,我去也,捏脓在山西方言中出现较多。夯(蠢笨)、弄喧(弄玄虚)、脱剥、含忖、头口(牧畜)、撺道(怂恿)都是晋南方言中有出现。…… 《<西游记>与静乐的方言文化》:……从方言的角度讲,《西游记》吸取了许多静乐、娄烦方言土语。比如“娘”、“大爷”、“伯伯”、“山药”、“卷子”、“点心”、“扁食”、“麻油”、“孩儿”、“孤拐”、“哭丧棒”、“面皮”、“胡柴”、“蔓稷”、“索利”等。其中,“蔓稷”即“蔓菁”;“卷子”即“花卷”;“孤拐”就是“足踝”;“面皮”就是“脸面”、“面子”的意思;“扁食”就是“饺子”;“索利”就是“利索”。上面的这些名词基本上是静乐一带的方言。这些方言在《西游记》里全部采用。再如:在《西游记》里,我们发现有“张挂”(挂、黏贴)、“救拔”(救)、“守待”(等待)、“了账”(问题得到了解决)、“浆洗”(洗)、“伏侍”(伺候)、“把门”(把守)、“抖擞”(抖、颤抖)、“脱剥”(脱、宽衣)、“害”(嫌、怕)、“供”(猜)、“拽扯”(拉扯)等动词,这些语词都是静乐一带的方言。我们还发现,有一些静乐方言中的虚词和词组,在《西游记》里也出现了。如:“约摸”(大约、估计)、“趁早”(及早)、“大恼”(发怒)、“甚”(什么)、“甚人”(什么人)、“做甚”、“馕吃”(狠吃)、“自家”(自己)、“前番”(前一阵子)、“羞杀人”(羞死人)等等。 杨秉祺曾撰文《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列举了9条晋方言词汇: 1、【夯】:蠢笨;2、【弄喧】:弄玄虚;3、【骨冗】:蠕动;4、【喝采】:叫好;5、【脱剥】:(原文无解释);6、【含忖】:(原文无解释);7、【头口】:牧畜;8、【辿】:慢;9、【撺唆】:怂恿。 杨中发也曾撰文《〈西游记〉与古交方言》(注: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部山区,吕梁山脉东麓,属晋方言),列举了20条晋方言词汇:1、【花狸狐哨】;2、【咨牙来嘴】;3、【三曹对案】;4、【四马攒蹄】;5、【胡说散道】;6、【通同作弊】;7、【国卓国卓】;8、【蹼踏蹼踏】;9、【一递一拳】;10、【一递一把】;11、【试演试演】;12、【声声唤唤】;13、【孤拐脸】;14、【唿哨】:表示很快;15、【窄逼】:住房不宽敞;16、【筋节】:老年人身体好;17、【疾伶】:聪明伶俐;18、【只情】:尽情、一直;19、【家怀】:不认生,不客气,就像住在自己家里面一样;20、【勤谨】:勤劳、吃苦。 李安纲也曾撰文《为什么说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指出:我们是山西晋南人,在读《西游记》的时候,也发现小说采用了我们晋南的方言系统。而且我们也能够用晋南的方言词汇系统,来解决那些淮安方言词汇系统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何解释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存在大量山西方言?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 ⑵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为什么知道山西五台山秘魔岩?先请看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那牛王拚命捐躯,斗经五十余合,抵敌不住,败了阵,往北就走。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阻住道:“牛魔,你往那里去!我等乃释迦牟尼佛祖差来,布列天罗地网,至此擒汝也!”正说间,随后有大圣、八戒、众神赶来。那魔王慌转身向南走,又撞着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挡住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也!”牛王心慌脚软,急抽身往东便走,却逢着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迎住道:“你老牛何往!我蒙如来密令,教来捕获你也!”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着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敌住喝道:“这厮又将安走!我领西天大雷音寺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这段提到的五台山秘魔岩、峨眉山清凉洞、须弥山摩耳崖、昆仑山金霞岭,根据百度搜索和检索古籍,发现只有五台山秘魔岩真实存在,其余都是作者凭空杜撰。 作者完全可以再凭空杜撰一个五台山不存在的岩洞或山岭名称,可是偏偏这个五台山秘魔岩真实存在。这说明他知道五台山有个秘魔岩。 如何解释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为什么知道五台山秘魔岩?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载阎希言是山西蒲州(今运城市永济市)人,蒲州位于山西省最西南角。而五台山位于山西省西北,从地图上测量,直线距离大约500公里,古代交通极不发达,阎希言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去五台山? 明代王世贞《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希言自述家山西,二十七八时行贩燕市(今北京)。 从地图上看,从蒲州(永济市)到燕市(北京),首先应该经过太原,再去北京。而五台山位于太原和北京之间,所以阎希言经过五台山是非常可能的。 2.终南山和何道全注解的《心经》 清代笪蟾光《茅山志》卷九载:……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两处提到终南山: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正都在危急之处,忽然锺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贫道将锺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 但是,两处提到终南山不足以证明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下面的发现才足以证明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 南开大学陈洪提出他的发现:《西游记》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开头的偈语“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显然,《西游记》中的《心经》并非从佛门抄来,而是把全真道士“无垢子何道全”所注解的《心经》迻录过来。不仅迻录了正文,而且把“老何”的“准跋语”中的这篇长偈也全文照搬了。 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在国内早已失传,上世纪从日本发现收藏于《卍续藏经》,又称《大日本续藏经》、《卍续藏》、《续藏经》。日本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间,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编集收录《大日本校订藏经》( 卍大藏经 )所未收者,而成此续藏。京都藏经书院刊行。 笔者研究了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又有新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还有多处出自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请看: ⑴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且如修行之人调伏身心,朝磨暮炼,功行未成之际,有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胜负心、贡高心、我慢心、杀害心、狼毒心、三毒心、怕怖心、邪心、妄心、无明黑暗心、种种不善之心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那昏君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假僧。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⑵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若干种种恐难同,休教差别走西东,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 ⑶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圆陀陀,光烁烁,亘古不坏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 这个“圆陀陀,光灼灼”在很多道教典籍中可以找到,但是,后面紧接“亘古”二字的,只有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但是,这和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 龙门派大师伍冲虚(1574年—约1644年,江西南昌人)是第一个提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的人,他在成书于明末1632年的《天仙正理直论》提到《西游记》作者是丘处机。 “邱真人西游雪山,而作《西游记》,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得到明清几百年间其他道教中人一致赞同。 龙门派大师悟元子刘一明(1734年一1821年,山西曲沃人)著《西游原旨》,也认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还有悟一子陈士斌著《西游真诠》、残梦道人汪澹漪著《西游证道书》、无名子张含章著《通易西游正旨》,含晶子著《丘真人西游记(评注)》等等,都认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这说明了什么?他们都没有看到过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否则,他们会认为,何道全才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为什么龙门派大师伍冲虚、刘一明等绝大多数明清道人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笔者认为,一个原因是,《心经》来自佛教,全真道士道士虽然不排斥佛教,但是对浩如烟海的《道藏》兴趣更大,穷一生精力都未必能够研读透彻,并无太大兴趣和过多精力去研究和传播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道士对佛教《心经》兴趣不大,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自然只能在很小范围流传。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出版行业、运输行业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很多书籍甚至是以手抄本流传。 龙门派大师伍冲虚、刘一明等绝大多数明清道人都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吴承恩等道教外人士能看到吗?当然更不可能! 既然如此,阎希言为什么能看到呢? 因为何道全长期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诸多道观流传其著作。 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在国内失传多年,但是他的另一著作《随机应化录》流传至今,其中有:陕有全真道者,祖贯浙之四明人也。父居钱塘,而生何君道全。君自幼修道,号无垢子,云游东海之上,人未之奇也。厥后西来终南,…… 而阎希言在来茅山之前,先后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阎希言有机会在终南山接触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世德堂本《西游记》几处抄袭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这个发现极其重要,极大缩小了作者候选人范围。除非最终定稿人是阎希言,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明清道人都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而作者却能看到? 3.均州及武当山 ⑴刘全进瓜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榜张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本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他几句,说他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 ……便问那进瓜的人姓名,那方人氏,刘全道:“小人是均州城民籍,姓刘名全。因妻李氏缢死,撇下儿女无人看管,小人情愿舍家弃子,捐躯报国,特与我王进贡瓜果,谢众大王厚恩。”…… ……宫主(唐御妹李玉英)道:“我那里得个甚么皇兄、皇嫂!我娘家姓李,我的乳名唤做李翠莲,我丈夫姓刘名全,两口儿都是均州人氏。…… ……刘全进瓜回阳世,借尸还魂李翠莲。他两个辞了君王,径来均州城里,见旧家业儿女俱好,两口儿宣扬善果不题。…… 刘全进瓜故事最早出现在元代杨显之的杂剧《刘泉进瓜》,但是剧本内容已经遗失。现在各地还流传刘全进瓜的戏剧、故事、孝歌,内容有较大出入。 如很多戏剧、故事、孝歌并未提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有的说是山东曹州人,有的说是陕西户县人,秦腔传统戏《李翠莲上吊》说是陕西长安人等等。曹州刘全进瓜故事没有唐御妹李玉英,而是景春公主。户县刘全进瓜故事也没有唐御妹李玉英,而是名字相同的李翠莲公主。秦腔传统戏《李翠莲上吊》甚至没有唐御妹李玉英对应人物,李翠莲不是借尸还魂,而是直接复活,被唐王认作御妹。 《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收集的《刘全进瓜》手抄本,与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故事最吻合:刘全、李翠莲都是均州人,都有唐御妹李玉英。 不同之处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是南瓜,而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 世德堂本《西游记》为什么四次提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为什么与武当山民歌高度吻合?为什么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却是南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这些谜团。请跟随笔者一一探究。 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四次提到他们是均州人呢?一种可能是,作者在均州或附近听说了这个被当地人加工过的故事。如果作者是在陕西户县或者山东曹州或者陕西长安听说这个故事,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刘全、李翠莲就可能变成陕西户县人或者山东曹州人或者陕西长安人。还有一种可能是,作者把这个故事从外地带到均州传播,为了便于当地人记忆,于是把刘全、李翠莲改为均州当地人。——总之,作者如果没有到过均州或附近,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而不是其它地方人呢? 为什么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却是南瓜?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李昕升考证,南瓜原产于美洲,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是《福宁州志》卷三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年)传入福建。传入湖北最早的记载是《郧阳府志》卷十二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均州属于郧阳管辖。而传入江苏的最早记载是《丹阳县志》卷二记载隆庆三年(1569年)。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入武当凿石洞,打儿窝侧修行……岁癸酉(1573年)始辞武当航中吴(今常州),又数年陟三茅之巅,居华阳之基,已而移至故乾元观…… 阎希言1573年离开湖北均州武当山去江苏,此时南瓜尚未传入湖北均州,而他抵达江苏,此时南瓜已经在江苏存在数年。可以说,南瓜在当时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地方人没有见过,冥间当然也没有。因此,把冥间少北瓜改为南瓜,应该更符合人之常理。 ⑵孙悟空去武当山请真武祖师发救兵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话表孙大圣无计可施,纵一朵祥云,驾筋斗,径转南赡部洲去拜武当山,参请荡魔天尊,解释三藏、八戒、沙僧、天兵等众之灾。他在半空里无停止,不一日,早望见祖师仙境,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好去处: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尽荆扬远,百越山连翼轸多。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客进香来。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空虚。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慈治世门。上帝祖师,乃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那爷爷;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孙大圣玩着仙境景致,早来到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却至太和宫外,忽见那祥光瑞气之间,簇拥着五百灵官。那灵官上前迎着道:“那来的是谁?”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要见师相。”众灵官听说,随报。祖师即下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作礼道:“我有一事奉劳。”问:“何事?”行者道:“保唐僧西天取经,路遭险难。至西牛贺洲,有座山唤小西天,小雷音寺有一妖魔。我师父进得山门,见有阿罗揭谛,比丘圣僧排列,以为真佛,倒身才拜,忽被他拿住绑了。我又失于防闲,被他抛一副金铙,将我罩在里面,无纤毫之缝,口合如钳。甚亏金头揭谛请奏玉帝,钦差二十八宿,当夜下界,掀揭不起。幸得亢金龙将角透入铙内,将我度出,被我打碎金铙,惊醒怪物。赶战之间,又被撒一个白布搭包儿,将我与二十八宿并五方揭谛,尽皆装去,复用绳捆了。是我当夜脱逃,救了星辰等众与我唐僧等。后为找寻衣钵,又惊醒那妖,与天兵赶战。那怪又拿出搭包儿,理弄之时,我却知道前音,遂走了,众等被他依然装去。我无计可施,特来拜求师相一助力也。”祖师道:“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我谅着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我今着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与你助力,管教擒妖精,救你师之难。”行者拜谢了祖师,即同龟、蛇、龙神各带精锐之兵,复转西洲之界。不一日,到了小雷音寺,按下云头,径至山门外叫战。 这两段文字,部分内容出自《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天尊告曰:昔有今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於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时,诞於王官。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於王官中,发此誓愿,父王不能禁制。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玉帝闻其勇猛,执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以断天下妖邪。……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摄万灵。无幽不察,无愿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宫中,大会说法。忽下方黑毒怨气,冲上天界,大众咸惊。汝宜往彼,收断妖魔,拔济魂爽。真武神将,敬奉天尊教劫。乃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此狮子,毒龙猛兽,…… 这两段文字还提到武当山的紫盖岭、芙蓉峰、治世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作者是否去过武当山,非常值得仔细研究。 提到武当山的具体山峰和建筑名,未必到过武当山,也可能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请看明末小说《祷杌闲评》(又名《明珠缘》、《魏阉全传》,不题撰人): 第八回 程中书湖广清矿税 冯参政汉水溺群奸 ……程中书舟过汉江,将到均州地方,只见前面一座高山,遂问从人道:“这是甚么山?”巡捕禀道:“是武当山。”进忠道:“闻得武当是玄天上帝的圣迹,何不去游游?”程中书遂传令要往武当进香。船家领命,即放船北去。行了一日,早有均州吏目带领人夫迎接。离均州三十里便是头天门,知州来迎接,吏目禀道:“从此上山,俱是旱路,请大老爷坐轿。”程中书分付,只着几名亲随跟去,余者俱着守船,不许乱行取罪。遂搭扶手上岸,坐了大轿,一行鼓乐仪从竟上出来。到山脚下,早有五龙宫道士迎接,入宫献茶办斋,天色已晚,就在本宫歇了。…… 次早,吃过早斋,道士禀道:“从五龙上去,山路甚险窄,坐不得大轿,须用山轿,方好上去。”程中书上了山轿,从人不能骑马,也是山轿,皆用布兜子抬,两人在上扯拽而行,坐轿的皆仰面而上。一层层果然好座山,但见: 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接荆扬远,百越山连轸翼多。上有太虚宝殿,朱陆云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众进香来。舜巡禹狩,玉简金书。楼阁飞丹鸟,幢幡摆赤襟。天开仙院透空虚,地设名山雄宇宙。几树榔梅花正放,遍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禽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向日舞乔松。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威治世宫。(这段描写武当山景色的词赋,明显是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个别文字有出入。) 程中书来到半山,有太和宫道官带领一班小道士来接,从人喝令起去,小道士齐声响动,鼓乐一派,云韶箫管之声清泠可听。进到宫里,道官备下香汤,丛了火,请程公沐浴上山。直至太和绝顶,祖师金殿前下轿,……程公上殿拈香,拜毕起来,四下观看,皆是浑金铸就,赞叹不已。直至山顶,放眼一望,真个上出重霄,下临无地,汉江仅如一线,远远见西北一座大山不甚分明,如龙蛇蜿蜒,问道:“那是甚么山?”道官道:“那是终南山的发脉。”程公道:“久闻武当胜概,果然名不虚传。”…… 吃过早饭,道官请游山,程公换了方巾便服,带了从人,满山游玩,说不尽花草争妍,峰峦耸翠。来到紫盖峰,…… 这几段文字提到武当山有紫盖峰、头天门、五龙宫、太和宫,还绘声绘色地详细描述了从均州上武当山登顶经过和见闻。 不熟悉武当山的人看了,会以为该文作者应该上过武当山。而笔者在十堰市生活几十年,多次上过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即古代均州)武当山,对武当山有相当的了解,所以一看就知道,该文作者根本没有到过武当山!完全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有关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靠想象写出来的。 该文说“离均州三十里便是头天门,知州来迎接”。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均州境内和武当山上并没有头天门。如果把一天门认作头天门,可是一天门在靠近太和宫的山上,怎么会在几十里外、汉江旁边的均州城呢? 该文又说“到山脚下,早有五龙宫道士迎接”。 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五龙宫明明在山上,山脚下是玉虚宫和遇真宫。据多个文献记载,明代道士们迎送政府官员主要集中在山脚下遇真宫。 该文还说“程中书来到半山,有太和宫道官带领一班小道士来接”。 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不论是从紫霄宫还是从五龙宫上太和宫,都要经过半山南岩宫,此时来迎接的应该是南岩宫道士才对,太和宫还远着呢! 该文描写武当山景色的词赋,明显是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而《封神演义》也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请看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此处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真好所在。怎见得? 巨镇东南,中天胜岳;芙蓉峰龙聪,紫盖岭巍峨。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上有玉虚之宝,朱陆之灵台。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叁清;几个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前:幽乌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请注意最后一句,世德堂本《西游记》是金阙仁慈治世门,而《封神演义》是金阙仁慈治世公,《祷杌闲评》则是金阙仁慈治世宫! 不熟悉武当山的人看不出其中的微妙差别蕴藏的秘密,他们可能望文生义,把“治世门”理解为治理世界的法门。其实,“治世门”是明代武当山的进山大门,是刻有“治世玄岳”四字的门牌坊,但它不是朱棣大修武当山时建的,而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由嘉靖亲笔书写并修建的。 《封神演义》把“治世门”改为“治世公”,也许是作者知道火云洞不应该有武当山的“治世门”。而《祷杌闲评》作者应该看到了《封神演义》的“治世公”,又不知道世德堂本《西游记》的“治世门”是什么意思,于是猜测为武当山有一个“治世宫”。如果他去过武当山,还会把“治世门”改为“治世宫”吗? 《祷杌闲评》作者虽然提到了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还绘声绘色地详细描述了上武当山经过和见闻,但是,他肯定没有上过武当山!他是通过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武当山的一些山峰和建筑名,靠想象写出来的。 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也提到了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是否上过武当山呢?是否也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的呢? 书中提到紫盖岭,应该是指武当山紫盖峰。 而芙蓉峰,武当山没有,但是有大、小两座莲花峰。古代芙蓉是莲花、荷花的别称,请看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魏晋乐府诗《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隋代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书中提到的芙蓉峰,是武当山莲花峰的别名。如同武当山还有一个别名太和山一样,很多古文中武当山和太和山同时出现。 而治世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确实是武当山的建筑,孙悟空从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到太和宫也完全符合明代香客上山实际路线。 尤其是治世门对应的“治世玄岳”门牌坊,各种古籍均记载为玄岳门,现在武当山当地人也称呼为玄岳门,唯有世德堂本《西游记》称之为治世门。如果作者没有到过武当山,没有亲眼见过“治世玄岳”门牌坊,而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那么书中就不应该是治世门而是玄岳门。 从世德堂本《西游记》对武当山的准确描述看,作者应该到过武当山。而阎希言长期在武当山修行,符合这个特征。 吴承恩没有到过均州武当山的记载,为了解释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均州武当山,有人猜测说,吴承恩曾经在湖北蕲州荆王府担任八品纪善,荆王去武当山朝拜,所以把他也带去了。——这纯属猜测,却没有切实证据。而且,这个猜测经不起推敲,后面将详细论述。 由于治世门修建于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所以,李安纲提出的作者是唐新庵(1469年-1526年)可以被排除。马武山、丁建强提出的杨慎(1488年 —1559年)也可以排除,因为杨慎在嘉靖三年(1524年)被罢官发配至云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偷偷迁往四川,但因被人检举揭发,又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被押回云南,根本没有机会去武当山。 ⑶猪八戒自述的修行过程出自张三丰 柳存仁、李安纲、陈洪等先后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很多诗词和片段出自全真道冯尊师、张伯端、马丹阳、何道全。笔者想到,阎希言长期在武当山修行,不可能不熟知在武当山享有盛誉的张三丰及其著作。如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校订者,那么,必然会引用张三丰著作的片段。 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笔者果然找到证据!请看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道:“是你也不知我的手段!上前来站稳着,我说与你听: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再看清代汪锡龄《张三丰先生全集?玄关交媾曲》 上至昆仑泥丸顶,下至重渊涌泉穴。 以及《张三丰先生全集?玄关一窍歌》 龙吟逼,虎啸迫,灵龟吸尽金乌血。 4.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在书中多处体现 笔者接着想到,如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校订者,那么阎希言日常的言论,一定能够在《西游记》中发现。 果然,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笔者再次找到新证据!先请看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道人绝不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 再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 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肸。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才是: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 ……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 上面提到“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以及孙悟空打杀喜怒爱思欲忧六贼,与阎希言“唯劝人……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高度吻合!这是道教大修行人的修行心得体会。 再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古来阴骘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 诗曰: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万圣千真皆积德,三皈五戒要从和。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胜波罗。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行者道:“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正是:积功须在慈悲念,佛法兴时僧赞僧。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莫说!莫说!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如来讲罢,对众言回:“……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 上面提到的“古来阴骘能延寿”、“ 阴功须积三千”、“ 我出家人,积功累行”、“ 万圣千真皆积德”、“这场阴骘胜波罗”、“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积功须在慈悲念”、“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以及如来指出南赠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多贪多杀,多淫多诳,”与阎希言“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高度吻合! 吴承恩一生仕途不畅,还曾经被诬陷入狱,晚年郁郁寡欢,放浪诗酒,以酒解愁。他的《对酒》诗可见其心境: 客心似空山,闲愁象云集;前云乍飞去,后已连翩入;回环杳无端,周旋巧乘隙。劳劳百年内,未省何时毕。闻古有杜康,偏工扫愁术。问愁何以扫?杯斝能驱除。年时不能饮,对酒成长吁。剥琢闻叩门,良友时过余。延之入密室,共展千年书。顾愁忽已失,花鸟同欣如。 一个整日忧思不断、以酒解愁的人,怎么可能在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劝人“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他靠什么无忧无虑?像《对酒》诗中那样“闻古有杜康,偏工扫愁术。问愁何以扫?杯斝能驱除”?那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通篇没有劝人以酒解愁、以达到无忧无虑的语句呢? 以上考证可以看出,阎希言在茅山修复荒废的乾元观,身份最符合华阳洞天主人,如果他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不但可以很好解释书中为什么蕴含大量全真道高道的语录和修行义理以及高深的《易》理,而且还可以很好解释书中出现的山西方言、五台山秘魔岩、终南山、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片段、刘全为什么是均州人、为什么有武当山的准确描述、为什么猪八戒自述的修行过程出自张三丰、为什么书中多处与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高度吻合。其他候选人如吴承恩等都无法同时解释这些谜团。 尤其是书中几处出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片段、多处与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高度吻合,基本上确定了阎希言必定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其他候选人如吴承恩等都很难甚至无法解释这两点。 那么,阎希言为什么要校订世德堂本《西游记》? 这个问题胡义成曾经撰文数篇指出过:全真道主导的“西游故事”创作,以平话、杂剧、队戏、宗教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推进,最后由茅山道士阎希言师徒定稿。 杨悌《洞天玄记》前序也揭示了,道家编作戏文《西游记》阐道,杨升庵作《洞天玄记》,与《西游记》同一意图: ……世之好事者……编作戏文……而亦有感人之道焉,波及瞿昙氏,亦有《西游记》之作…… 其曰唐三藏者,谓己真性是也。其曰猪八界者,玄珠谓目也。其曰孙行者,猿精谓心也。其曰白马者,谓意,白则言其清静也。其曰九度至流沙河,七度被沙和尚吞噉,沙和尚者,嗔怒之气也。其曰常得观世音救护,观世音者,智慧是也。其曰一阵香风还归本国者,言成道之易也。人能先以眼力看破世事,继能锁心猿、拴意马,又以智慧而制嗔怒、伏群魔,则成道有何难哉? 什氏之用意密矣,惟夫道家者流,虽有韩湘子蓝关记、吕洞宾修仙等记,虽足以化愚起儒,然于阐道则未也。吾师伯兄太史升庵,居滇一十七载,游神物外,遂仿道书,作《洞天玄记》,所谓《西游记》者同一意。其曰行山者,身也。昆仑者,头也。六贼者,心意眼耳口鼻也。降龙伏虎者,降服身心也。人能如此,则仙道可冀矣。此书当与《西游记》并传可也。……嘉靖壬寅(1542年)冬十月吉旦门下弟飞云山人紫庭真逸杨悌用安序 陈洪也曾经撰文指出:一、从今本《西游记》可以发明大量全真教的痕迹,阐明在《西游记》成书的过程中有教门中人物染指颇深;二、百回本成书之前,西游故事已在多种民间宗教中流传,而其情节及人物都与教义特殊是内丹术发生了关系;三、这些民间宗教多受到全真教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断定《西游记》在成书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全真教化”的环节当非牵强。 陈洪还发现:山东快书高(元钧)派的《弟子名录》(抄本)有序一篇,内云:“高派山东快书系(全真道)邱祖龙门派山东老张门,……创建门户时,从《太山全真晚坛作业经》中,取开头三十个字,作为本门辈字排列次序:‘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和教永圆(元——原书如斯,陈按)明。至理宗诚信,高尚嗣法兴。’……据此可知,山东快书的来源与全真道有关;反过来讲,全真道曾与说唱艺术有亲密的关联。翻检中国文学史,宗教与说唱关系甚密。佛教的俗讲,道教的道情,都是初为传教之工具,后渐掺入故事,成为绝对独破的文学式样。…… 不仅山东快书来源于全真道,笔者也发现,流传各地的道情戏,无一不源自道教。还有流传于各地的大鼓、渔鼓、琴书、坠子等,其传人都承认源自邱祖龙门派。不难看出,至少在元明两代,民间说唱艺人的主体就是全真龙门派道士。 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三处提到道士唱道情词,请看: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好大圣,按落云头,去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敲着渔鼓,口唱着道情词……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行者)摇身一变,又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 ……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 王世贞《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喜饮酒,量不过三四升,酣畅自适则歌道情曲以娱坐者……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或班荆歌道情…… 可知阎希言也爱唱道情。 那么全真道士唱的道情词有哪些呢? 明代李诩(1506年-1593年)《戒庵老人漫笔?禅玄二门唱》卷五载:道家所唱有道情,僧家所唱有抛颂,词说如《西游记》、《蓝关记》,实匹休(媲美、比配的意思)耳。 清代李斗(1749年-1817年)《扬州画舫录》载:……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 大鼓、渔鼓都源自邱祖龙门派,既然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那么,《西游记》肯定是元明两代全真道士说唱的曲目之一! 所以,作为丘处机全真道龙门派传人的阎希言,平日很可能就经常说唱《西游记》! 笔者注意到,山西各地流传的道情戏《刘全进瓜》,也应该是阎希言平常说唱曲目,有可能是他从山西带到武当山,并添加进世德堂本《西游记》。因为罗懋登《西洋记》中提到的另一个版本《西游记》,其中唐王游地狱有相老儿故事,但是没有刘全进瓜故事。 阎希言为什么要校订世德堂本《西游记》?因为《西游记》本身就是全真道士几百年间为了阐道不断创作、修改、完善、传播的,他不过是继续做这件事情而已。 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哪些内容是阎希言添加的呢?由于没有之前的完整版本的《西游记》对比,所以很难准确确定哪些内容是阎希言添加的。 以笔者看来,回目多含丹道术语,是阎希言添加的。每回首尾的点明此回表达寓意的简短诗词,如上面提到包含“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等内容的诗词,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借书中人物之口讲修行道理的语句,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还有大量抄袭自道教经典和以前全真道高道的诗词,也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可能是阎希言独创的。总之,涉及到道教和高深修道奥秘的内容,都可能是阎希言添加的。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