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3
大禹治水,中华文明史上永远的巨人丰碑! 立地顶天,栉风沐雨。夏禹治水足迹,遍布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当然包括泛巴蜀地区。神州处处皆禹迹!大禹悉心关切全国各地农耕水利水情旱情和民生福祉,踏遍九州,扶贫济困,受万众万世景仰,奉为巨人神灵。 大禹治水,是中国四千多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更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宏图伟业。 关于大禹和夏朝的文字记录,为何都出现于周代及以后?因为殷商灭夏,商朝竟然全部灭失了关于大禹和夏朝的的所有文字记忆! 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文字载体,是西周青铜器“遂公盨(xǔ)”。青铜盨,是上古祭祀盛食物祭品的器皿,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器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 盗卖流失海外不知多少年后,2002年春,遂公盨被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偶然发现,抢买回国,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遂公盨青铜器内底面刻有铭文98个字。铭文开头“天令禹敷土随山浚(壑)川”,就记述大禹治水。 青铜盨98字铭文译读:“天令禹敷土,随山壑(浚)川。廼癸亥执征,降民监德。廼自乍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乍臣,厥囗唯德。民好明德,夏才天下。用厥卲好,益奸懿德。康亡不懋,孝友口明。坙齐好祀无凶,心好德闻。遘亦唯协,天厘用考。申复用福禄,永御于宁。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以上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冈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冈上的民众纷纷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因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阐述大禹行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禹”是夏王朝奠基人——如果没有大禹,就没有“夏”,更没有“华夏”。 《遂公盨铭文》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记叙大禹功绩的可靠文字记录。 除遂公盨铭文之外,还有齐侯钟和秦公簋(guǐ),亦是禹夏史实的记录者。 春秋祭器秦公簋,1917年出土于甘肃省礼县红河乡西垂宗庙遗址王家东台(一说1923年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1919年流落兰州后经国学大师王国维鉴定为先秦祭祀礼器,1959年由故宫博物院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的春秋秦公簋,为圆形。盖与器身相合成一略扁而圆的形体,盖顶有圆形捉手,面饰瓦纹,缘以细密的勾连纹。器侧为饰兽首的耳,无垂珥。口沿下饰勾连纹带,腹为瓦纹。圈足饰波带纹。铭文计123字,另有刻款18字。 秦公簋铭文开头:“秦公曰:不显朕皇祖(且),受天命鼏(mì)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 此为秦襄公给其父秦孝公以及上溯十一位先祖君王的祭文。开篇亦即:“秦襄公说:我的正大光明的皇家祖庙,承受天命而矗立于大禹王的圣地;(我)供奉祭祀的十二位祖先,在白帝的犬丘城之地……” 夏代信史及大禹人物信史考证中,秦公簋的文史价值极为重要,是证实夏王朝和大禹在上古中国史册确有其事其人的文献记录之最重要物证。 子承父业,尊崇科学,群策群力,九河疏通归大海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 大禹父亲鲧(gǔn),姒姓,字熙,颛顼五世孙,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 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尧帝命鲧治水。鲧在中原治理洪水九年,用拦河筑砌河堤的“障水法”,虽然暂时缓解洪水的泛滥,但水位却越涨越高成为“地上河”,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未能彻底平息洪灾;又因鲧曾与尧之子丹朱、尧的王储舜,争夺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被尧帝流放至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最后,舜帝令祝融杀死鲧,葬于羽山。 作为悲剧色彩浓厚的治水英雄,传说鲧又是创造城郭者(《世本 作篇》)。 继承燧人氏-伏羲氏以《河图 洛书》为蓝本创绘的先天八卦——“连山易”,大禹在炎黄二帝基础上演绎创制了中天八卦——“归藏易”,为后来“文王拘而演周易——后天八卦”埋下了伏笔。道文化易文化是中国祖源文化、原生文化,道学易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超前科学、模糊科学。大禹自幼始建渐对本源文化、阴阳哲学与流体科学的钻研与探索。量子纠缠是上古中国先人们最敏锐而神秘的体验与感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治水重担,落在鲧的儿子禹的肩头。大禹被舜帝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大事。 大禹欣然领命,立即与伯益和后稷一起,召集天下百姓万众齐心协助。善用高人,群策群力。伯益、后稷,是大禹治水最得力干将和肱骨助手。 伯益(前?~约前1973年),一作伯翳,也称大费,姬姓,大业之子。伯益不仅倾力协助大禹根治水患,还教导百姓种植水稻,帮助乡里村居凿井取水,立下汗马功劳。因协助禹治水有功,伯益受舜帝赐姓嬴,并将姚姓之女许配为妻。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稷山县),尊为稷王(也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后稷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少年时,喜欢种植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培民众耕种各种农作物。 视察河道,检讨鲧其父治水失败的原因,深切反思、总结鲧的教训,一改旧法,而图新变,大禹治水,尊重科学,不再一味简单高筑堰埂堤坝拦水堵流,而注重挖沟掘河分水引流,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势能,疏通了九河,万水入海,九九归一。 其实,大禹时代近两千年后的战国末期,公元前256年,已吞并巴蜀60年而羽翼日渐丰满的秦国,黄河水利专家李冰,领秦昭襄王之命,受任蜀郡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五年任期内,以官方名义国家资金动员军民首度开拓南方丝绸之路,以浩大工程彻底治理岷江水患,总结第五代古蜀王鳖灵(开明)一至十二世百年以来“年年治水,年年洪灾”“高堤堵决,周而复始”之教训,以“深淘滩,低作堰”六字箴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方针和“导而不堵,泄沙分流”伟大的哲学思想与先进的工程技术,兴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至今依然活着而且充满生命力、仍在永续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出巴山蜀水沃野千里又一个“天府之国”横空出世,无疑是颇受大禹治水科学理念深刻启示而更加超越。 开凿伊阙龙门传说——宋人司马光撰文考辨 距今4000多年前,河洛地区是华夏族人生息繁衍和兴邦立国的中心区域。那时洪水泛滥,龙门山以南是一望无际的汪洋,民众窘困不堪,溺死者甚多。 禹帝“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功勋卓著。《越绝书》(卷一)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矣。”《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大禹率领人民凿伊阙、疏九河、导百川,终使洪流听召唤,万水奔泻入大海。 关于“伊阙龙门是否是大禹开凿”,北宋名相、以“儿时急智破缸救孩童”而家谕户晓和著有《资治通鉴》而名传千秋的政史学专家司马光,在《温国文正公文集 凿龙门辨》中提出疑问:“或问禹凿龙门,辟伊阙,有诸?迂雯曰:‘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司马光意即:“龙门伊阙乃天然形成,并非山横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因水流不畅,大禹始凿而辟之,河水才得以畅通。”司马氏治学严谨、求真务实。 公而忘私,大禹苦干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期间,走遍天下,对各地地形、习俗、物产皆了如指掌,大禹带领后稷、伯益及民工们,翻山越岭,测度地形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逢山开河,遇洼筑堤。 传说与涂山氏之女娇,新婚不久,大禹就离开妻子,远走他乡,踏上治水征程。 为完成治水大业,大禹殚精竭虑,不辞劳苦,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千古佳话。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大禹听到妻子因分娩而呻吟,还有婴儿哇哇哭声,助手劝大禹进门去看看,大禹却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家门去; 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刚出生不久牙牙学语的幼小儿子,正在大禹妻子怀中向爸爸招手,可恰逢水利工程万分紧张时,大禹只挥手招呼一下,就从家门口走过去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父亲大禹往家里拽拉,大禹深情抚摸儿子的头说道“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就匆忙离开,还是未进家门啊。 大禹治水故事,催人泪下潸然! 经过13年艰苦卓绝地治理,终于基本消除了连年洪水泛滥灾祸。因治洪水有功,人们对大禹感激万分,敬佩不已,尊称之为“大禹”——“伟大的禹”。 ——本文据文史学家、经济学家、国家智库专家刘斌夫新著《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改写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