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6
四川文化网讯 坐落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美术馆诞生于公众对城市美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中,成长于成都良好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氛围下,一年之间打造出“双年展”经典品牌,两年内形成长盛不衰的城市话题和艺术气象,粉丝达百万之众,通过立足专业化,实现了扎实开局。 《夜色成美》 陈子卓/摄 作为成都又一热点文化地标,700多个日夜,成美共展出了25场艺术展览、1842场公教活动。广大市民从单纯的观众到粉丝、志愿者、共建伙伴,见证了成美每一步的成长印记。成美作为一个城市的美术馆,填补了与成都体量相匹配的大型公共美术馆的空白。 作为成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成美利用品牌优势,在寒暑假、黄金周为成都作为旅游目的地再添重码,接待观众超330万人次,不少人为了与大师真迹面对面而欣然奔赴。 作为展示全球现当代艺术的平台,成美以展览为阵地、作品为语言,实现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和互鉴,巩固了文化自信的同时,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紧扣城市的更新进程与发展愿景,围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公园城市示范区等目标,成都市美术馆将继续在展览力作、学术研究、队伍培养、艺术典藏等方面发力,为城市美育和艺术叙事注入新活力、再添新动能。 学术为核心 两年时光铸展览品牌 展览是成都市美术馆的核心文化产品,两年来,成美打造了国际双年展、西方现当代艺术展、中国近现代艺术展、巴蜀先生馆藏系列展、美术馆之眼等几个经典品牌展,力图把前沿艺术风尚和经住了时间考验的时代力作拣选、呈现给观众。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2021年11月6日,成都市美术馆开馆大展“公园城市·艺术盛典: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揭幕,成美正式走进公众视野。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该展让全球当代艺术再次流动、活跃起来,人们精神为之一振,大家戴着口罩、履行着预约扫码登记,只为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精神之旅。 《罗伊·利希滕斯坦:重塑流行》《先声的回响——珂勒惠支与中国现代版画艺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7月盛夏,波普艺术大师利希滕斯坦在成都的首展以及对中国近现代版画影响至深的珂勒惠支作品及文献展,不仅奠定了成美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研究方向,也有效填充了两届双年展之间的“空窗”,打造了不落幕、无低潮的城市人文艺术景观。 2022年的末尾,成美第一个新媒体艺术大展“小宇宙”和本土艺术家何多苓的大型个展“绘画事情”,让公众同时看到艺术的两个不同走向;也在年岁交替之际,通过戴泽先生的眼睛,在“虚往实归”展览中看一看老成都的街头风景。 《光的诗——乔治·莫兰迪艺术展》《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展览现场 202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前夕,莫兰迪、黄宾虹两位东西方艺术大师领衔首届“S”艺术季,五展齐发,献给蓉城一场艺术交响曲。整个艺术季观展人次达35万,官方小红书的原创博文观看数据达10万,成美和志愿者一道,以艺术之名共筑城市体育精神。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 7月16日,“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盛大开幕,在两届双年展的口碑叠加下,今年的成都双年展观展人次再创新高,被“央美艺讯”视为全城联动的一场艺术节日。国际双年展不仅影响着本地观众,重塑本土艺术生态,也涉及这座城市在外界传播体系的建构。2023成都双年展的总策展人王绍强认为,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艺术盛事,它是一个机会、一扇窗,让公众看到,城市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世界如何看待我们。美国文化报刊《The Brooklyn Rail》刊文深度介绍成都双年展,写道,该展览让人看到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东亚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公众为导向 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参与度良好的美术馆会激活城市的文化创造力,促进城市业态、文态、生态的蝶变。为了打造“公众的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在两年时间中,诞生了5个原创公教品牌:艺术FUN体验、成美艺术研学课、艺术X系列、云上美育、延时服务文化活动。包涵艺术阅读、公益导览在内的1842场公教活动,惠及线上线下观众60万余人次。 组织了1842场公教活动,覆盖了5个原创公教品牌:艺术FUN体验、成美艺术研学课、艺术X系列、云上美育、延时服务文化活动,惠及线上线下观众60万余人次。 成都市美术馆公教活动现场 2022年7月1日,成都市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启延时服务。观众不仅可以夜间观展,还能享受延时服务提供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夜间艺术活动,包含美术馆之夜、艺术“临”距离、艺术影像放映会等项目。成美 “延时服务文化活动”也在2022年获得了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提名。 2023年1月14日,成都市美术馆首届美术馆之夜上线,在新年到来之际用艺术点亮2023。看快闪表演、答题闯关、放河灯、听讲座……近千名观众一起参与这场艺术的狂欢。今年,成美也继续推出了美术馆之夜的系列活动,包括儿童美术馆之夜与中秋国庆美术馆之夜,收获了来自业内和公众的多重好评。 成都市美术馆中秋美术馆之夜活动现场 在美育合作方面,成都市美术馆与成都金沙院线合作每周日下午艺术放映会、与成都图书馆合作“周末图书馆”、与成都市少工委合作成立“红领巾艺术学院”等等,还组织了艺术进社区、进校园等公益美术活动,开展了数场艺术手工课程,利用博物馆日、世界非遗日等宣传传统文化艺术等,实现一馆多能、社会延伸和生活中的渗透。 典藏奠基础 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成都市美术馆新馆开馆2年的时间,典藏作为美术馆学术体系建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硬件方面,我们拥有2000余平方的面积,配备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较先进与完备的藏品库房收藏设备随着藏品搬迁新馆项目的完成,实现了由画院保存拓展为美术馆保存体系的飞跃。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完成了藏品数字化采集项目、筹建智慧化美术馆典藏数字系统项目。建立了科学的馆藏数字资源库,为未来藏品的保护、利用与活化奠定了基础。在收藏方面,新馆两年之间共收藏288件作品,其入藏途径多样,作品年代从近现代跨越到当代,作品类型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多媒体等,逐渐建立起的美术馆收藏体系。 《巴蜀先生馆藏系列——云山出岫·周抡园艺术文献展》展出现场 在展览方面,典藏组开创了“巴蜀先生”馆藏系列品牌展览,通过对我院顾问藏品的全面梳理、文献的扎实研究以及展览的综合展示,把最新典藏研究成果、完整丰富地呈现给观众,以期让大众了解老先生们的艺术轨迹,厘清四川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在出版方面,成都市美术馆主编出版了《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乔治·莫兰迪》《利希滕斯坦》《云山出岫—周抡园艺术文献展画集》《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馆藏图录》等学术性读物。 宣传入人心 搭建艺术传播新渠道 “每周带你认识一位艺术家”、直通当代艺术之“展品介绍”……这些专栏都使得艺术“深入浅出”地走进公众生活。实践证明,对艺术的“文化转译”深受欢迎,2023年8月20日,成美服务号粉丝突破100万。 移动互联时代,美术馆的矩阵化传播和IP营销成为绕不过去的课题。对此,成都市美术馆明确了官网、官媒为主,行业媒体和社交媒体为辅的传播布局。在内容上,不仅仅是展讯服务、活动介绍,而是成为展览的延伸及补充,作为美育长廊和交流讨论的知识场域活跃在馆方和公众之间。在形式上,注重可视化传播手段的应用:图文、视频、H5、动画漫画等,增加“悦”读性,保证了每篇推文的阅读量。在粉丝互动上,巧妙运用照片、观感征集,以及优秀投稿公开发表等,每一次展览都成为成美与粉丝的“双向奔赴”,实现城市美术馆由公众共建共享的办馆理念。 专业塑团队 成就自我高质量发展 以展代练,以展为考,通过一场场“真刀实枪”的展览及配套活动,成都市美术馆的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结构完整、功能齐备、专业化水平出色的工作队伍,在团队集体努力下,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当中,《先声的回响——珂勒惠支与中国现代化版画艺术文献展》获得优秀展览提名,《2022年延时服务文化活动》获得优秀公共教育提名,成都市美术馆获得“2022年成都市文旅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组织”,初步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成都市美术馆积极开展艺术交流工作,特别是围绕区域美术合作机制工作,牵头成立“成渝美术馆联盟”,并依托该联盟,积极推动全方位的区域合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术馆联盟”成立大会合影 3月,成都市美术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建立了“馆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双方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夯实学术研究作为成美立馆之本的基础,策展团队已能基于学术定位和研究成果,推出有理论深度、有社会洞察力的大展。 馆校双方参会现场 成都市美术馆的志愿服务也渐成一道靓丽风景,首届双年展期间服务总时长近3200小时,大运会期间,双语志愿者友好热情的精神风貌为国外友人留下深刻印象。 既是城市的对外名片,也是公众的精神家园。成都市美术馆以有力的起步,健步走在方向正确、定位清晰、势头良好的健康成长之路上。未来,成美将以更丰富的艺术场景来激活城市创造力,为公园城市涵养艺术格调;以更高质量的文旅体验擦亮天府旅游金字招牌,为“世界文化名城”夯实人文基础;以切近时代脉搏的美学生活方式,让人们感受到“诗意的栖居”,成为城市更新和形象塑造中可靠的智慧支持、人文资源和精神家园。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