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悠悠荡荡许多年,经历了无数的故事,一晃已是半百。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明白了上苍对自己的安排,终于沉静下来。 因缘和合,沉静下来的我成为重建天池寺众多义工中的一员。 自湔江河畔登得天池寺,静心、品茗,耳边是庄严的佛乐,眼里天池的水波光粼粼。 恍惚中,儿时、少年……往事飘然摇曳而来…… 第一回:魂牵湔江 我生在湔江河边。 父亲的家乡是连盖坪,母亲的家乡是九峰山脚洛河桥。 虽然很小就随父母离开家乡,但因了爷爷奶奶和外婆疼爱的缘故,一旦放假,便迫不及待回到两边故里。儿时和少年对故里的印象就是山和水。山是极美而险峻,更爱的是水。 外婆家下坡就是湔江主流,因湔江到此起步不久,河道还不甚宽。爷爷奶奶家下坡就是即将注入湔江的白水河(又名牛圈沟),河道极宽,水流却与外婆家那里差不多。 所以,两处下河的玩法与记忆基本一致。 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道里玩耍。捉鱼、放小船、堆沙堡、游泳……拾得许多快乐。 夏天的河水清凉透心,是躲避酷暑的天堂。我们欢快地跳入河水中,嬉戏玩耍,尽情享受清凉的感觉。有时,还会拿着渔网捕捉一些小鱼虾,然后一顿乱煮来尝试,那种满足感让我们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大厨师。 湔江河维持着儿时的激情,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 湔江河是最好的伙伴,见证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湔江正装登场 湔江是成都平原西北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湔江发源于彭州市的龙门山脉,山势险峻,水势湍急。从其发源地太子城峰西南开始,湔江蜿蜒而下,全长约139千米,流域面积达2057.3平方公里。 作为沱江的三大源头之一,湔江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为该地区的农田灌溉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除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外,湔江还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它穿越彭州的山区,两旁的山脉为其增添了壮丽的风景。 沿岸的牛心山和寿阳山都是历史悠久的山脉,为湔江的美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湔江所经过的地区,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沿岸的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片区域也吸引了众多自然爱好者前来探索和欣赏。 《华阳国志》中记载了约3000多年前的历史事件:“蚕丛王于瞿上,鱼凫田于湔山”。瞿上位于今天彭州新兴镇境内,湔山则是古代对湔江两岸山脉的统称。湔江河谷成为了远古时期蜀王统治和活动的区域,《蜀王本纪》说:“王猎至湔山(即都、汶交界的茶坪山),便仙去,今庙祀于湔。”今天在湔江河畔的海窝子一带,仍能见到与此有关的地名。杜甫诗中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岑参也曾高吟过:“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旷野看人小,长空共乌齐。”湔江与鸭子河一脉所系,说明古蜀先民从山区下到平原,有很大可能便是从湔江一带开始,古蜀先民在这里开始从事渔猎与农耕,开启了湔江文明。 湔江两岸,与牛心山隔江相望的是寿阳山,据说此山曾是彭祖养生乞寿之处。 牛心山,则因山形似牛心而得名。 《元和郡县志》记载: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 两山相对,即说的是这里的牛心山和寿阳山,两山夹江对峙,正好位于湔江的出山口位置,古代称之为“天彭门”。 湔江穿过天彭门后,便进入广袤的成都平原。 而在牛心山上,更有一颗明珠,忽明忽暗却不绝生辉了一千五百余年…… 一休诗曰:古今多少事,逍遥蓬蒿人。迷醉湔江水,觉醒天池寻。 严肃提示:可以期待《魂牵湔江,梦萦天池》第二回:梦萦天池 |
2025-02-11
2025-02-10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