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7
四川文化网讯 2023年11月26日,在成都阿来书房举办了杜阳林长篇小说《立秋》的分享会。作家杜阳林聊到这本小说是以一个靠自我奋斗进入城市的农村青年为核心,讲述了主人公凌云青在商海中的起伏和市场竞争的故事,描写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时代浪潮中面临的一切艰辛和每个发展节点的胜败抉择。该小说首发于文学杂志《收获》,备受关注。 谢锦是《收获》杂志副主编;在当天分享会上她谈到了《立秋》的两个特别突出的优点:扎实和丰沛。“也正因为小说有这两点,我们决定用这部小说,而且放在我们的第六期来压轴,它压得住。”她坦言,创作当年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的作品有很多,但把这个过程完整写出来的小说却很少,是中国民营企业艰辛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完整而真实,因为真实就显得非常扎实。所以我们当时围绕《立秋》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这部小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扎实,每一个部分其实都还是经得起考验的。《立秋》的扎实性是对现实的精准对照,细节上的丰满又让小说充满了生活的元气,这非常可贵,是一部真正站在大地上的小说。” 谢锦认为,“小说的可读性不是指表象的浅显易懂,而是内在的一种也许晦涩,也许难懂,却不失关联的夯实的东西……有时候小说较弱的部分,其实蕴含着一种萌芽与生命力。”谢锦还谈到了一篇好稿子的标准:能一看到底;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改不掉的弱点可能就是它的优点,那就保留它。 阿来,中国作协副主席兼四川省作协主席,在分享会上表示被《立秋》冲击和感动,并借此看到了时代逐渐开放的过程。阿来提到,有真实感的作品,一直以来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甚至我们说那不是半自传的,就是自传的,那样一种来自生活底层的书写,在底层那样的黑暗当中近乎绝望的挣扎着,然后成长,然后壮大。”他认为,文字打动人的是小说原始的力量,而不是修饰词语堆积的无力。“有位批评家在谈史诗的时候,他说什么是史诗,就是当一部史诗能写出人的坚韧,写出人的坚韧不拔的时候,我觉得他就具有史诗的性质,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表面上个人去投入那些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因为作家如果对这些东西没有自己的体认、深刻的体验,过分宏大的叙事有时候就会显出它的空洞和不可信赖。所以我也在检讨自己,当我们一直强调文学性的时候,有没有在追求过度的文学性?这种追求是不是以损失和伤害真实的力量、具体的生活内容、人生经历、社会变革中戏剧性的现实换来的?所以,看《立秋》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是在思考文学本质问题的过程。”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文学评论家,对于《立秋》的技术性表示肯定。他认为,描写现实故事需要更加丰富的技术含量,而不仅仅是玩弄叙事技巧、叙事结构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他指出,《立秋》揭示了现实中城市和乡村问题的复杂性,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视角。他认为,如果文学创作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缺乏丰富的经验基础,就会逐渐失去读者。 黄德海,著名文学评论家,举例陈奂生的《上城》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类比分析《立秋》。他表示,《立秋》与这些作品一样,通过真实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触动人心,让读者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在中国的城市中,其实从未完全离开乡村,城市是一个复杂而自成体系的空间。《立秋》通过大量的现实描写引发读者对城市和社会的思考。 杜阳林说:我常常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想得越久,越发现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阔博大,非只言片语能道尽的。但不管如何,这一把“文学书写”的铁尺,隔开了“文学作品”和“通俗故事”。因此,我的理解是,通过构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描绘相应的环境背景等方法,用文学语言书写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作品,构筑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构世界,让读者通过文字阅读,达到审美和情感的共鸣。我在书写过程中不刻意追求技巧,寻求属于自己的写作路径。因为我推崇《道德经》里一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为高妙的技巧,其实都源于自然,发于心灵。因此,我在写作中所用的技巧,犹如白鸟掠过水面低飞,力求贴着文本而行,坚守质朴与天然之道,让所有的技巧如盐融水,与文字浑然天成,而非故意为之。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