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0
民族起源的瑰丽想象与史诗重述 ——评徐良长篇叙事诗《若水神话》 李 杰 廖 露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在一个以“渎神话”甚至“反神话”为特征的“后思潮”风行的时代,重述神话,对作家的勇气和才能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徐良的长篇叙事诗《若水神话》显得尤为可贵,它既显示着诗人锐敏的创新勇气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又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述神话”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鲜的文学样本。 《若水神话》以对华夏民族起源的瑰丽想象史诗重述,讲述了蜀地先民女枢帮助黄帝实现统一并与昌意结合定居若水,以及颛顼诞生、腰斩水怪、整治巫风、改制婚嫁的故事。《若水神话》还原了上古历史和神话传说,融入了嫘祖养蚕、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常先造鼓的故事,其中阪泉之战、逐鹿之战、腰斩洪响、整治巫风等重大事件更是浓墨重彩之笔,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华夏民族之起源的诗性想象和寻根梦想。 《若水神话》 徐良 著 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 2021年4月第1版 2022年8月第4版 《若水神话》是一部创造性的神话史诗。诗人在充分考察了古籍、考古、民俗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上古神话进行了重新构想和创造,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诗人不仅沿用了传统的神话人物和情节,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史诗的衡量标准大体可从诗性和叙事性两方面入手,徐良的神话史诗《若水神话》兼顾了诗性与叙事性的平衡。尽管作者在后记中强调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故事和人物设置上,在长诗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疏漏和错误,但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过于谦虚。作者博采《史记》《山海经》《吕氏春秋》等史料,在有限的材料里,最大程度保持了真实性与故事性的平衡。在重述神话的过程中,为避免过度追求真实而牺牲神话瑰丽烂漫的色彩,作者在确保主要情节合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虚构了水怪洪响和巫师三凤,让颛顼在有限的蜀地经历里,成了一个英勇果敢、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同时也使这部神话史诗富有故事的张力与诗歌想象的浪漫。 徐良先生重述神话的意义,不仅为我们再现了先祖的传奇故事,也在故事的背后还原出的古蜀风情和若水风貌,呈现出一种对民族历史的追问和文化寻根的精神向度。《若水神话》以女枢、颛顼母子为主要描绘对象,将五帝时期的宏大历史串联起来,带领读者进入五彩斑斓的上古时代,展现出作者强烈的从地方审视整体的写作意图。不过,这里的地方与整体并不是对立、互斥或互离的。相反,作者站在蜀地审视中原,以“一斑”窥“全豹”,将蜀山氏女枢的故事改造为打开华夏民族远古传说的钥匙,从若水一隅出发,关照整个华夏民族及其文化的源起。 诗人对散落于民间的神话传说进行重新关照,在史诗重叙中,复活着蜀山民族独特的文化传承与精神特质,这显然既是一种“文化寻根”的诗歌之旅、文学之旅,又是一次“精神原乡”的回归之旅、还原之旅。徐良对“若水神话”的重述之旅中表达着对民族原始文化的追寻与眷恋,唤醒现代人心中失落已久的那份神秘、质朴与纯净。在这个意义上,《若水神话》的“寻根”与“还乡”是一种探寻民族文化命脉的途径,也是弘扬在地优秀文化的自觉,更是探寻自我、实现自我、诗化自我的核心方式。 《若水神话》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民族史诗。诗人在讲述神话故事的同时,也蕴藏了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及脉络的思考,让读者不仅能通过阅读长诗“回望传说”,还能直面现实深思当下。诗人通过颛顼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进取心、团结力、和平心等优秀品质,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反抗斗争、自我更新、文化传承等历史经验。 《若水神话》是一部语言特征鲜明的神话史诗。诗人以生动鲜活的自然语言,用如淙淙若水般的文字述说着上古时期已有些模糊的蜀民记忆。诗情在自然语言里一泻千里、气势滂沱,却又与那种场面阔大气势恢弘的史诗略有不同,诗人并未迷失在重述神话的浩荡激情之中,而是以一种特有的娓娓道来的叙事语言,使故事读来自然浅近,如话家常,这化约了读者与陌生的历史神话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诗歌的可进入性和可读性。不过,浅白的语言并没有影响作品的诗味,相反,正是这种明白晓畅的叙事语言使诗歌的意境回归到人类童年时期的至真至纯,使《若水神话》成为一部雅俗共赏的佳作。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