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草圣林散之:一个人长征

百年巨匠│草圣林散之:一个人长征

新文人画院 2024-1-3 11:47 180415人围观 艺术名家

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成长经历中,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其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人常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这讲的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古之贤人不但善读有字之书更善于读无字之书。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成长经历中,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其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这其中也发生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苦读

       林散之的父亲好读书,母亲也是出自书香门第,从小的耳融目染让林散之对于书籍,对于先贤的艺术特别着迷。林散之在幼时就看着父亲读书记账,自己有时也趁着父亲不在,偷偷的拿毛笔在白纸上临摹,有时候书本弄脏了,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也不生气,反倒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是读书种子,时常对林散之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有大道,长大了要勤奋读书,一个人只有将书读好了才能明白很多道理,才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才”这些话无疑在林散之的心里埋下一颗读书的种子。

草圣林散之长子林筱之

       林散之是很具有中国传统文人风范的,林散之的学习生涯与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教育无异,都是传统的塾师+名师教育,而非现代的学校集体教育。在这种教育之下就强调了学生个人的自律性。关于传统学堂我们读过鲁迅的《三味书屋》课间他和其他同窗好友,可以自由地出入三味书屋,到后院放松身心:“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这也与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王阳明认为小孩子应该顺着他们的天性成长,而不是去压制,让孩子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才。但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要成才,既需要老师的严格督促更需要学生的自觉。不自觉的往往只能随大流,胡乱识得几个字,而对自身要求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这种教育却能让自己成为精英。林散之无疑属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孩子。
       从最开始的《百家姓》《千字文》到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庸》《论语》《左传》。这一阶段的读书生涯为林散之打下了传统国学的底子。林散之在私塾的学习中也展露出自己善于书画的特长,只不过那时仅仅是善于临摹,谈不上后面的高深艺术创作。林散之真正重要的读书岁月却是在江上草堂的那段时光。
       在金陵学艺之后,十六岁的林散之回到了家乡,爱子心切的林母舍不得林散之再去承受艰苦的学徒生活,决定在家乡为林散之谋一生计。林散之在南京的学徒生涯中已经打下了工笔画的基础,林散之母亲吴氏是和县的书香门第,与和县最好的工笔画画师范柳堂相熟,林散之就被推荐给范柳堂。范柳堂在前清是禀生。科举制废除之后这些旧知识分子只得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谋生。林散之也想通过相同的手段在社会上谋一生计,就师从范柳堂学习工笔画和诗书。
       范柳堂不但精于工笔画,也非常懂诗,对诗见识不浅。林散之在这段时光中就与范柳堂一起磨砺自己的诗词。范柳堂对林散之说“你写的诗文胎气很好,有清气,诗意不俗,问也颇具情思,只此,还不能为好诗文。这些诗文不缺天赋,但病在质薄,不具恢弘博大气象。不能只比同乡少年稍强而自负,要察觉己之不足,多闻、多识、多读、多思、多做。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取宏用精。”林散之对于范柳堂的教诲深谙于心更加积极地加强自身的读书休养。
       后来林散之又师从家乡的名士张栗庵学习,张栗庵也是远近闻名的藏书大家有两三万册藏书,在张栗庵的书斋里林散之的阅读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张栗庵为林散之敞开自己的书房,任林散之选择。在这里林散之除了阅读各种经典还读了大量的名碑,名贴和一些画集,才外还读到了一些关于书画理论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林散之之前几乎从未涉猎,在张栗庵这里,林散之开了眼界,内心也变得丰饶起来。
       林散之书画上的一大改变是师从黄宾虹。黄宾虹对于弟子强调用笔有五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而这其中的俗是最难,这是对人文休养的锤炼。在林散之师从黄宾虹有一定小成的时候黄宾虹就对林散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阔,俗病可去也。”要求林散之在读万卷书时也要做万里行。

远游

       1934年林散之37岁,无论是哪个时代来说这个年龄都该收心,将心思放在家庭和事业上,个人的理想与爱好将暂时闲置。而林散之却做出了远行的决定。

林筱之与爱徒李长生

       林散之为了这一次的远行已经准备了很长的时间,林散之深知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这两者都不可偏废。想在山水画上有不寻常的作为,必须开阔自己的视野,一场远行是不可少的,若是一辈子都寓居于这一小片天地,终了也不过是井底之蛙。万卷书是终身不可放弃之事,而万里路却需要趁着自己年轻尽早而行。
       1933年林散之去了一趟太湖。这次离家不远的旅行更加坚定了林散之远行的决心。林散之见到了太湖的烟山云水,虽然写了十几首诗却没有画一副画。林散之在太湖感叹自己心中虽有云烟,却难以提笔作画,深感自己对于祖国的山河了解太少,意识到自己的山水画与自然山水的不协调。所以在这次短暂的旅行之后更是坚定了林散之远游的想法。
       1934年的中国仍然充斥着战乱,在那个年代出游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随时可能身遭不测。但林散之还是毅然决然的告别家人投入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远游。
       林散之在这场远游之前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对于自己要去地方的资料早就是了然于胸。在出发前,林散之特地将在上海黄宾虹处认识的人整理了一下,和县有同乡在这次远游所在地区工作的,林散之也将这些人的通信信息一一记上。林散之明白此次出门定是跋山涉水,所以特地定制了一把加了好几层桐油的雨伞,林散之夫人也为林散之准备了一双牛皮镶边的结实布鞋,并赶制了一个背袋以备林散之存放物品。
       1934年3月29日,林散之告别了家人,在和煦的春风中离别了家乡踏上了远行的路途。林散之的远游路线为从南京下关出发,经滁州过徐州,进入河南登上了嵩山,然后游洛阳,之后从豫西进入陕西,游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然后从西北入川,游览成都的名胜古迹,登青城山、到乐山游峨眉山,然后顺着长江一路经三峡返回自己的故乡。这一路上林散之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感受了别样的人生体验。
       到达徐州时,林散之这个南方人第一次经历了北方的寒风。四月初的徐州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气温很低,寒夜漫漫,林散之彻夜难眠只得披衣下床提笔作诗,“江南去几时,已是云泥隔。方春似元冬,惊心风物易。”
       离开徐州后林散之到达了开封。开封是中国的八朝古都,历史底蕴浓厚,林散之此次远行虽不是仿古,但既然来了也不妨去见识一番。林散之匆匆游览了开封又继续踏上旅程。从开封到达孝义时已经是深夜,林散之找不到住所,只能在一个污浊的土洞中勉强挨到了天亮。到达孝义离嵩山很近了,林散之决定登上嵩山,去一览名山的风采。林散之对于嵩山上碑刻兴趣尤其浓厚,一路都在留心各种碑刻,这嵩山上的碑刻有两千品之多,这其中不乏名家如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董其昌。林散之在游览嵩山的过程中无疑大开了眼界。而嵩山的高岩深谷和峭壁悬崖更是让林散之极为兴奋。林散之为了一览嵩山美景沿着一米多宽的绝壁登上了险峻的少室山,登山少室山顶,林散之极目四望,见到山间的云雾飘渺,如临仙境,这是林散之旅行途中第一个重要的收获。在嵩山林散之画了多副写生作品,这些写生作品也成为林散之后期创作中的原始素材。
       辞别嵩山之后林散之来到了洛阳。在洛阳林散之到了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游览了两地的人文风采之后,林散之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而在这时林散之也收到了家人的来信。
       林散之的妻子时刻都在担心着林散之的远行,为林散之担惊受怕,既怕林散之衣食无着,又怕林散之生命出现危险。林散之看到妻子的来信,心中很受感动,但是林散之并不是半途而废的人,遂提笔写了一封回信婉拒了妻子的回乡建议,继续西行。
       林散之来到了陕西,登上了华山。华山在五岳中以奇险著称,千仞绝壁,直立如削。林散之在华山访了颜真卿的题字,也见识了华山的险峻。攀苍龙岭而觇太华三峰。
       在这之后林散之又转东南而入武功,登太白最高峰。下华阳,转城固而到南郑,路阻月余,复经金牛道而至剑门,所谓南栈也。一千四百里至成都,中经嘉陵江,奇峰耸翠,急浪奔湍,震人心胆,人间奇景也。居成都两月余,沿岷江而下,至嘉州寓于凌云山之大佛寺,转图峨眉,六百里而登三峨。三峨以金顶为最高,峨眉正峰也。斯时斜日西照,万山沉沉。怒云四卷。各山所见云海,以此为最奇。留二十余日而返渝州,出三峡,下夔府;觇巫山十二峰;云雨荒唐,欲观奇异。遂出西陵峡而至宜昌,转武汉,趋南康,登匡庐,宿五峰,转九华,寻黄山而回。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记游若干;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里。道路梗阻,风雨艰难,亦云若矣。
       在林散之远游来到了太白山。听说当地土匪出没,经常抢钱劫物。于是,林散之想了一个办法,把银元兑换成纸币,将纸币卷起来塞在竹竿做拐杖中,然后再用东西堵起来,身上只留一些零用钱。这个方法还真的有用,藏在拐杖里的钱既没有被土匪抢走,也没有被人偷去。不过有一次,倒是让林散之虚惊一场。一次休息时,他发现绑在行李包上的拐杖没有了,立即问挑夫张益荣:"我的拐杖弄到哪里去了?""上山碰来撞去,很不方便,被我扔掉了!"听到挑夫的回答,林散之急了:你把我的命扔掉了,没有钱怎么活呢?可是,林散之又不能明讲,只得好言相劝,要他陪自己一起找。斗母宫附近除了悬崖到处都是杂树荒草,一根细细的拐杖抛在里面,哪里容易找到呢?两人分头两面寻找,没有找到。扩大范围,再找,还是没有找到。就在林散之决定放弃时,抬头一看,发现拐杖落在不远处的藤蔓上。如果再扔远一点,就掉入了深壑。拿到拐杖时,林散之悬在半空中的心才放下来:这里面都是钱啊!
       在太白山至汉中道上,林散之因为不懂当地规矩而惹恼行路马帮,被人当头一棒,幸亏林散之幼年习武,身手敏捷,方才避过。
       还有一次,林散之在山间行走听到睡觉打呼声。林散之好奇就走过去看看,来到崖边,呼吸声越来越大,还有一股气味,林散之感到头晕,声音就在崖下,又向崖下走了几步。因为峭壁,无法过去。于是林散之用手抓住身旁小树向下看。只见壁下有一块两间屋大小的大石板,石板上盘着两条巨蟒,头如小桶,身粗如柱,头靠着头就像夫妻一样,闭着眼睛正在睡觉。林散之顿时吓得两眼发黑,急忙转身,轻轻地爬上山崖,就往回跑,直到一个小村庄才敢停下来,林散之向村民讲了见到两条巨蟒的事。村民说林散之命大,巨蟒发出的呼吸声有一股气味,闻到使人头晕,时间一长就会中毒。如果再近一点,巨蟒被惊醒,林散之必死无疑。村民还告诉林散之,在傥骆道中要多加小心,傥骆道上蛇很多,所以道路边上经常插有竹杆,供行人随时抽出竹杆打蛇。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在林散之的旅途中遇到了太多。但林散之依旧未动摇自己的决心,坚持将这趟远游走了下来。
       八月后,林散之终于结束了旅行回到了家乡。此时的林散之已经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形象,经过林散之夫人好一阵观察才确认是林散之本人。这一趟的远行过程是艰苦的但结果无疑是成功的,林散之整个旅途中作诗一百六十四首,创作写生八百余幅,平均每天都要完成三至五副作品。后来林散之写了一首五绝:“万里我归来,诗稿携满袖。口口阿弥陀,佛光照大地。”这时的林散之才是真正进入了化境,个人的心智和艺术修养达到了新的高度。启功先生在《江上诗存序》评林散之:“胸罗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
       实践出真知,祖国的壮美山河是一代代优秀艺术创作者不竭的源泉,林散之的修为之路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咱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之路同样应该向这人杰地灵的神奇国度汲取营养。

原作者: 草圣书画中心 来自: 四川草圣书画中心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