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返乡探寻非遗,唐卡蕴纳藏魂

四川文化网 2024-2-8 19:49 695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2月7日电(通讯员 杨逸彤)“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立足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发挥青年 ...
  四川文化网2月7日电(通讯员 杨逸彤)“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立足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磅礴力量,借助线上宣传、线下调研两种模式,返乡探寻家乡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更有生命力。

  一月下旬,实践团成员来到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昌都类乌齐县扎西贡村等地,走访请唐卡和绘制唐卡的地点,深入了解有关唐卡的制作过程。

  “丝络含藏韵,五彩显族魂。”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绘制或刺绣在布、纸等材质上,内容以宗教为主。其颜料多采用矿石制作而成,同时也会采用藏红花、蓝靛等植物。这些珍贵的天然颜料让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经久不褪。

(图为八廓街琅赛商场中的唐卡。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达珍摄)

  实践成员观摩绘者的绘画过程中,了解到绘制唐卡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绘者表示,绘画的人需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将自己的心灵与佛法相融合,只有专注地运笔,才能绘制出具有神韵的唐卡作品。所谓物品承载文化,唐卡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且是丰富的藏族文化的载体,蕴纳了藏族人民相传历代的修行精神。

(图为绘者在绘制唐卡。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永青措姆摄)

  时代日新月异,文化熠熠生辉,新媒体和互联网已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实践团成员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建立新媒体账号“飞翼片羽”,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推广包括藏族唐卡在内的多种非遗文化。在新媒体平台小红书上,通过“飞翼课堂”和“飞翼平面”两个栏目,全面展示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飞翼课堂”中,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唐卡的绘制过程和题材,用生动的图文展示了唐卡鲜艳的色彩和精湛的笔触,强调了其创作过程的细致与持久。“飞翼平面”则分享了实践团成员所绘制的非遗文化宣传海报。其中徐欣蕾同学设计的唐卡海报尤其引人注目,该海报采用深绿和正红的撞色设计,以几何图案的组合勾勒出丝带的形状,将半幅唐卡作品缓缓托放在观者的眼前,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同时,左下角用中文与藏文两种语言简明概要地讲述了唐卡的意义所在:“唐卡藏族人民信仰的载体”。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示了唐卡的艺术价值,也传递了藏族人民对信仰的深情和敬重。

(图为唐卡海报。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徐欣蕾供图)

  通过观察账号“飞翼片羽”帖文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实践团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显著成效。关于唐卡的两篇帖文,其收藏数量的显著上升,无疑是对唐卡文化宣传成效的一个重要证明,这不仅表明非遗文化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冲击,还深入用户的内心,成为他们思想和文化认同的一部分。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唐卡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也见证了“飞翼片羽”团队在推广非遗文化上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

  实践团成员永青措姆表示:“作为大学生,我应该更多地了解和欣赏唐卡艺术,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无限魅力,并致力于在今后时光中将家乡的非遗文化发扬出去,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原作者: 杨逸彤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