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四川文化网成都2024年2月6日电(通讯员袁嘉敏)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感受红军长征的那段艰苦卓越的岁月,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而北川作为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和长征的重要途径地,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草木浮绿·春山可见”实践团队1月14日来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的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 从北川老县城边穿过唐家山的隧洞,很快就来到了北川禹里镇,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便坐落于此处。据了解,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是震后新建,距离禹里镇政府不远,在与政府相关人员协商后,便前往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前的合影。四川文化网通讯员刘星宏供图 走进纪念馆之前映入眼帘的是红军战士向前冲锋的雕像,他们挺直腰杆,时刻准备着向敌人进军。沿着阶梯,进入馆内,一排昂首挺胸的红军战士整整齐齐地向前迈出坚硬的步伐,眼睛平视着前方。讲解员看着红军战士们为我们讲述着北川红军长征的历史:1935年4月~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北川生活、战斗了103天。在千佛山一线与国民党军队对峙了73天,确保了“北川峡谷”的畅通,掩护着红军主力顺利进军,策应了中央红军渡江北上,为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为他们讲述北川红军的大概历史。四川文化网通讯员邱薪睿供图 沿着走廊往前走,一把把红军用过的长枪、大刀以及手雷等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在讲解员的同意下团队成员亲身体验手握长枪,感受到了枪的重量,团队成员袁嘉敏不禁感叹道“这枪这么重,红军当时一直手握着好累啊。”继续往前走,呈现在眼前的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一件件红军文物,北川红军烈士名录,一个又一个名字刻入脑海让团队成员铭记他们的奉献,平民百姓们满脸自豪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红军为祖国效力。红军激烈战斗的再现让团队成员身临其境。走着楼梯看见的不仅是刚劲有力文字更是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解战争时期五路红军入北川路线。四川文化网通讯员任静怡供图 图为战争时红军的战斗情景还原。四川文化网通讯员潘睿冰供 图为战争时期红军战士用的油、印盒、军用包、军号、望眼镜等军用工具。四川文化网通讯员袁嘉敏供图 穿过现代纪念馆广场,走在刻画着红军战争路线图的地面,抬头一看便是一个又一个石刻碑映入眼帘,这就是红军碑林长廊,据了解,当年北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红军指导下,石匠出身的县苏维埃副主席、县工会主席夏清泉自任队长,根据红军拟写的宣传内容,刻下了大量石刻标语。这些石刻是红军长征过北川的见证。 图为北川长征纪念馆外陈列的石碑,实践团队成员阅读石碑上的文字。四川文化网通讯员潘睿冰供图 馆内收集的红军文物、影视展览视频以及情景再现展示着红军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此次红色实践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铭记历史,传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