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碧水清流,抓污水处理”——川农科研实践团队研究疏水调控絮凝剂

“见碧水清流,抓污水处理”——川农科研实践团队研究疏水调控絮凝剂

四川文化网 2024-2-20 16:18 345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2月20日电(通讯员 唐菡蔚)2024年1月20日-27日,“瀚邦瑞清,卫水安民-水处理工艺革新团队”于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开展了以“刺激响应疏水调控絮凝剂构建及絮凝机理研究”为主题的科研实践活动。  近 ...
  四川文化网2月20日电(通讯员 唐菡蔚)2024年1月20日-27日,“瀚邦瑞清,卫水安民-水处理工艺革新团队”于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开展了以“刺激响应疏水调控絮凝剂构建及絮凝机理研究”为主题的科研实践活动。

  近年来,污水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同时,许多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老化、落后,无法有效处理大量污水,给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此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责任感,导致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些行为不仅会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为了解决污水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如更新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排放管控、推广节水减排技术等。本团队致力于研究出一种以纳米材料为核心的絮凝剂。尽管絮凝剂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种类繁多,具备很大发展潜力。而在其中相较与传统的有机絮凝剂,纳米材料以其高吸附效率、丰富的官能团为水处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景,在传统的有机絮凝剂上引入纳米结构,并且随着异丙基烯酰胺的加入会加强吸附能力,有望合成吸附能力更为优异的絮凝剂。此外,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同时具有正、负两种电荷基团的聚电解质,可以处理阴阳离子共存的污染体系,并且适应pH范围宽,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首先,团队将海藻酸钠、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重金属吸附中心,用丙酮和无水乙醇纯化,合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两性除油除重金属的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将其作为研究主体。

  随后对此絮凝剂,团队进行了机理研究。絮凝过程分为三个机理,即吸附作用、电中和作用、网捕卷扫。其次,我们对絮凝剂的性能作出评估。本项目实验将通过絮凝剂在模拟含油废水、含重金属废水、含复合废水中的絮凝效果探究本产品性能,絮凝完成后,收集水面以下3厘米处的溶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残余油的浓度、利用火焰原子法测量金属离子残留浓度,并用浊度仪测量溶液剩余浊度,实验过程中考察多种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与传统单一电荷类型的高分子絮凝剂相比,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在不同的介质环境下呈现不同的特性,可以处理阴阳离子共存的污染体系,并且适应pH范围宽,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图为团队成员在滴定样品通讯员黎屹桐供图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的具体操作有效、可行。在此次的实验中,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实验,并从中熟悉了实验的各项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实验的各项操作流程,丰富自身的实验经验。

  本次寒假实践研究的絮凝剂以较好的满足当下污水处理厂、净水厂等消费厂商的需求,絮凝剂的吸附能力优异同时还具备绿色环保等优点,能更高效低成本的满足污水处理需求。相信该研究成果将为解决水污染和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突破和可能性。
原作者: 唐菡蔚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