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杨明强 | 登临太蓬山 探究千年之谜(一)

四川文化网 2024-8-16 09:01 2703人围观 四川文旅

蜀北仙山、川北名胜太蓬山,因古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就驰名海内外,继而备受世人关注和膜拜。
  蜀北仙山、川北名胜太蓬山,因古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就驰名海内外,继而备受世人关注和膜拜。


  蜀北仙山——太蓬山

  2024年4月16日清晨,冒着朦胧的雨雾,笔者第三次前往太蓬山。记得第一次去,是38年前的1986年7月,陪岳父旅游观光;第二次是时隔20年后的2006年7月,陪父母等家人造访太蓬山;这次是再隔18年后,陪著名作家、辞赋家、文化学者何开四先生开启研学之旅。三次上山,人员不同,目的不同,我们的重心和任务自然不同。

何开四先生一行在太蓬山合影(左萍摄)

  此次从省城回故乡营山,中心任务是陪何开四先生考察调研营山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助力《百年营山中学赋》的创作。

  一

  山乡泛新绿,春雨贵如油。巍巍太蓬山,雨雾漫云烟。

太蓬山下,梯田云烟漫半山(李拥谏摄)

  清晨,我们一行5人从县城驱车出发,经平坝、浅丘、山区,城市的高楼大厦渐渐隐去,渐入田野、梯田和森林。车辆少,路况好,50多公里的山路行程,50多分钟就顺利到达了太蓬山山顶停车场。

  据《营山文史》记载:太蓬山初名绥山,其山高险,又有大、小太蓬山之分,方圆四十里,上起十二峰,崖高数十丈,群山环抱,松木茂秀,因山状如海中蓬莱而得名。其主峰海拔731米,为四周最高峰;地域面积2500亩,素有“蜀北名山”“川北佛教圣地”之称。山顶的景福寺始建于大唐僖宗元年(公元888年),初名为普济寺,后被火烧毁;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在普济寺遗址上兴建了景福寺,集僧众400人,弘扬佛法,广种福田;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重建。“景福寺”独尊一峰,也是太蓬山之巅,自古就有“十国之列馆,九品之上国”之称。景福寺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如今经声阵阵,每年朝山观景者络绎不绝,数十万计。这里盛传,当年,宋徽宗生母陈才人乃蓬州人,曾来此降香祈嗣,后生下皇子赵佶(即徽宗)。后来,宋朝皇帝赐名“景福禅院”。继而,善男信女们都认定太蓬山常能有求必应。

太蓬山景福寺简介

  太蓬山奇特溪谷之间仙雾缭绕,常有幽兰黄花,香满山谷。其中,野百合花甚众。1986年第一次来太蓬山,笔者在山崖边就发现了一丛丛洁白的野百合花,特别抢眼。这里,风景秀丽,古迹神奇,地貌独特,山势险峻;这里,群山环绕,溪壑奇秀,两蓬对峙,松木秀茂,浓荫蔽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间,就建有“太蓬寺”三重大殿,气势宏伟。

大雄宝殿(刘红斌摄)

  时光飞逝,岁月更替。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太蓬仙山焕发了新的青春。特别是2006年景福寺大雄宝殿开放后,数十里之外举目可见,与太蓬山遗存的五座千年古刹遥相呼应,被誉为“太蓬仙迹”,位列“营山十景”之首。

太蓬山寺庙(刘红斌摄)

  登临太蓬山,举目望去,景象万千:方圆四十里内外,十二峰蜿蜒起伏,群山环抱,拥翠叠绿,云雾缭绕,岚霭氤氲,状若“蓬壶”飞渡,宛如海上仙山。明代王延稷诗赞:“何处飞来海上山,两蓬高峙白云间。曾传仙子乘羊去,不见令威化鹤还。”另有古诗云:“楼阁参差耸茂林,危梯曲径几重深。周行岩麓四十里,下视井尘千万寻。”这首诗既道出了景福寺所处的优越环境,也道出了它居高临下的地位。

临近迎客松的寺庙

  据史书记载,晋、隋、唐以来,太蓬山已是道教和佛教圣地,同时也开启了古绥山道佛同尊的宗教传奇。作为千年道教名山,因多年森林密布,生态优良,风景秀丽,2017年7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了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太蓬山、望龙湖和安化片区。

庙宇雕梁画栋(刘红斌摄)

  二


  在营山县文旅局和景区负责人陪同下,笔者与开四先生一行首先穿过茂密的森林,信步来到悬崖边的迎客松前参观。

  太蓬山上的松树林常年遮天蔽日。其中,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约15米高、树龄170多年的古松树,可谓树冠奇特,枝繁叶茂,俊秀挺拔,树干中部还伸出了长长的侧枝展向东西两方,恰似好客的营山人张开巨大双臂热情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尽管树龄历史悠久,饱经风霜,却仍郁郁葱葱,绿意润泽,生机盎然。对此,时隔18年后第三次朝拜迎客松的我,异常兴奋。满腹经纶的何老师也语出惊人,他品鉴道:“这棵迎客松,不正是鲜活绝美的“千手观音”吗?”在何老师的开悟下,我们再次仔细端详,这棵迎客松“千手观音”的形象真是越看越像,越看越有神韵!老师大师般的睿智和眼光,真是独到别致。这一点拨,把我们的兴奋和崇敬之情带向了高潮。

太蓬山迎客松

  我们也知道,迎客松既是太蓬仙山苍松翠柏的代表,也是川北革命老区营山县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

  行经松林小道,伴随着阵阵松涛和蒙蒙细雨,再下过百步石阶,我们移步换景,来到透明岩。因洞岩紧连峰顶,横穿山腹,洞穴相连,前后贯通,两头洞口见光,故称“透明洞”。透明洞所在的山岩亦称“透明岩”。唐代营山知县任惠林隶书写就的三个石刻大字“透明岩”映入眼帘,清晰可见。站在透明洞前,只见洞口两边的石壁上刻有一副对联:“似洞非洞自成仙洞,无门有门是为佛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透明洞古老神奇的历史和道佛同修的特点。洞高三尺左右,洞内广阔,洞前有两个双龙池,变化为黑、白二水,泾渭分明,终年不涸。

透明岩吞月吹云

  穿过山洞,凭栏倾身,举目向前,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轻纱似的雾霭萦绕山间,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虚无缥缈,如梦似幻。目睹眼前的奇妙景色,想到古人曾盛赞穿岩洞的诗作:“神峰剜凿孰能穷,夕照晨曦两面通。绝胜定应天下少,凭栏疑在画图中。”宋代进士雍沿朝拜降香碑后,即兴吟诗赞道:“元丰天子太平时,宫掖贤明有二姬。能就山灵爇龙柱,至诚为国长金枝。”宋代张彝朝拜“天子读书台”后,吟诗抒怀道:“维石岩岩擅美名,炳灵世世载其英。个中俯仰原无愧,赢得人称亘古今。”到了清代,人们开始在太蓬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起四个寨门。除此之外,四周皆为悬崖峭壁,根本无法攀缘而上。正如明代进士陈周政描述的那样:“峰悬百仞猿有翼而难飞,路狭千寻鹏无风而亦歇。”清代举人蔡抡科曾写诗赞叹:“蓬莱宫阙望中山,每到辄闻风引还。何自飞仙游海上,竟将灵迹堕人间。”

  这块巨大的穿岩石穴,位于太蓬山东麓,三面临崖,岩洞紧联(连)峰顶,横穿山腹,两端洞口见光,且两端透明,一眼望穿,洞自西透东,西边为一深壑;东面出口1.5米后即悬崖绝壁,在此瞭望,视野开阔,百里之外的城郭,远处的梯田、森林,山脚下的消水河,都历历在目,让人心潮起伏,赏心悦目,思绪万千……

  悬崖石壁全为各种石刻,大都完好保存。主要有摩崖造像、佛教经典、碑记、诗词、游记等。其中,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有56龛,还有长约600米、面积200平方米的历代摩崖石刻63幅。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35幅,元代2幅,明代7幅,清代8幅,民国2幅。在众多石刻题记中,以楷书最多,字径最大的1.2米,最小的仅几厘米。而在众多的石刻题记中,最能引起史学家、文学家及游客感兴趣的,当首推唐代石刻《安禄山题龛》。

悬崖石雕比比皆是

  三


  来到透明岩的悬崖间,还有一处胜迹,名曰“天子读书台”,是一处天然石洞。明代《营山县志》载:“读书台,隶太蓬,内有石床、桌、凳,相传为李特幼时读书于此。”当年,东晋流民起义领袖李特小时候在山上得到奇书,并攻读于透明岩石洞。后依书教子,使李雄获人主之慧,在成都称帝。李雄感念父亲教诲之恩,遂追谥李特为景王,帝号景皇帝,天子读书台由此得名。

  在透明岩东南石壁上,原刻有一座弥勒佛像龛,“文革”期间被毁。龛内尚存安禄山题龛,该石刻文字刻于石壁之上,龛高42厘米,宽28厘米,龛刻内容为:

  大唐先天二年岁在卒丑七月朔十五日,弟子安禄山稽首,和南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一切诸佛。但子弟业缘五浊,受荫阎浮,恒为二竖相摧,四蛇所逼,加以法王垂泽,梵帝流恩,伏闻大圣大慈,能救众生之苦,真实不虚,遂发微心,于此蓬山,敬造弥勒像龛一铺。合家心愿,上为帝主人王,七代父母,下及法界苍生,普同供养,谨白。

《安禄山题龛》特写照

  细看遗迹和文字介绍后,开四老师和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唐代文物。在透明岩东南的巨崖石壁上,唐代《安禄山题龛》的龛刻文字依然清晰可见;“一洞天”斜对面所立的一个红色大牌子《安禄山题龛简介》,也明确写道:

一洞天

安禄山题龛简介

  安禄山题龛据传系杨贵妃归隐太蓬山后,为安禄山祈福而造,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杨贵妃终老之地的唯一唐代石刻,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这一下子,一个很有趣和很奇怪的疑难问题就来了——唐代爆发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杨贵妃)真的没在马嵬坡被赐死或归隐蜀北太蓬仙山的话,她不思念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唐明皇,反倒竟日思夜想大她16岁的干儿子、体重达到300多斤的北疆胡人猛男安禄山?岂不是咄咄怪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机缘巧合,无独有偶。2024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家人、好友一行7人第五次从都江堰前往青城赵公山拜谒中华财神祖师赵公明的祖庙。此次也是第二次从赵公祖庙再向上攀登数百米,攀行至财神赵公明当年的飞天成仙之地——“柏灌台”;又才听说,再向山上攀行不到百米,还能见到唐代白居易创作著名长篇爱情诗《长恨歌》的记述地和唐明皇寻杨贵妃故地。

  爬坡不到百米,我们果然来到了森林簇拥下的一块斜坡地。一块很大的红底白字的黄色木框内写道:

  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记述的艳美情史的历史发生地。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川,日夜思念杨贵妃。“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唐史记载,临邛道士鸿都客即为赵公山柏灌台道士杨通幽。唐玄宗御驻柏灌台,期其做法事寻找杨贵妃。《长恨歌》后半部分记述了此事,成为千古最美情诗。

  唐玄宗离开后,此地遂成唐朝皇家道观群。太极元年,唐玉贞公主、金华公主还于此地修行并度为道士,羽化后葬于山侧。

  在其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书有红色的“连理枝”三个行书大字。大石的左边,立有一块大石碑,上书:

  唐明皇寻杨贵妃故地,白居易长恨歌记述地。

  从赵公山以及柏灌台的环境和陈列看,我们认为上述记载似乎是比较客观可信的。

  为进一步增强可信性,回家后,笔者又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杨玉环(719—756),号太真,其身份除了是唐明皇的爱妃外,还是唐代宫廷音乐家和舞蹈家,后来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新唐书·后妃传》载,杨玉环去世时38岁(虚岁),可知其在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出生。到了如今的2024年,是她诞辰1305周年。

  玉环是“川妹子”?杨玉环之父名杨玄琰,《旧唐书·杨贵妃传》言说“妃父玄琰,蜀州司户”。蜀州,就是今天成都下辖的县级市——崇州市。宋代《杨太真外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也就是说,杨玉环是她父亲在成都做官期间出生的。又据宋代《先贤积庆碑》云:“杨贵妃祖志谦,曾为青城令。妃生于导江。”这里说得就更详细了,杨玉环生于导江。青城、导江,都是都江堰境内的废县名,与崇州很近。民国《灌县志》载:“贵妃父杨玄琰为蜀州司马参军,妃生于蜀导江县,有妃落池,妃幼尝坠之。”

  现当代,也有许多学者坚信杨玉环是成都人。如,日本著名学者井上靖在《杨贵妃传》第一章中说:“杨玉环出生于蜀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唐玄宗与杨贵妃”,不仅讲到杨贵妃是成都人,还称其为“川妹子”。

  杨玉环出生地尚有争议,但她从小在成都生活,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在都江堰聚源镇导江社区一带,至今仍有很多有关杨贵妃的传说和古迹,包括尚存的贵妃池、梳妆台和银杏树,导江铺那株唐代银杏树,相传就是杨玄琰任职导江县时亲手所植。

  由此可见,当年唐明皇李隆基经成都来崇州三郎镇(传闻三郎镇因唐明皇为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又称李三郎,曾来此地寻贵妃,三郎镇因此得名)和青城赵公山,找柏灌台道士杨通幽做法事寻觅爱妃杨玉环,就显得较为可信了。因为,根据多种文献史料推断,唐玄宗知道杨贵妃是成都人,且从小是在都江堰—青城山和聚源、崇州一带随父亲生活,青城赵公山又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求仙问道,缅怀爱妃,岂不再好不过了。所以,传说唐明皇御驾在青城赵公山柏灌台托道士寻贵妃,也就有较高的可信度。

  再查阅各类文史资料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教授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得知:白居易有诗作3000多首,数量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故事性强,音节流畅,语言优美,刻画的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他的诗作拥有广大读者,其中以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激起了历代文人雅士及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长恨歌》乃白居易35岁时所作。随后,陈鸿又根据该长诗写了传奇《长恨歌传》。《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宠幸贵妃杨玉环的经过及其悲剧结局。诗句艳丽哀怨,缠绵悱恻,声韵婉转悠扬,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绵绵长恨,千古以来,感动了无数文人墨客。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之美,自不待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充分表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显而易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追思与怀念,其思之深,念之切,可谓至极也!

  (未完待续)
原作者: 杨明强 来自: 方志四川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