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四川文化网讯 (通讯员 范江涛 甘胜美 敬明伟)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科技助力-黄柏良种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3-7月28日前往广元市青川县房石镇,开展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旨在破解黄柏产业发展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育苗基地,面对面指导农户解决病虫害、土壤管理等问题,传授科学育苗知识,提升技能水平。随后,团队深入山林采集黄柏树皮,测量树龄与树皮厚度,通过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确定最佳采收时间。此次活动为良种培育、栽培管理及采收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数据,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助力黄柏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指导教师黄雄副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来到黄柏育苗基地与技术人员就黄柏育苗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当前育苗过程中面临的高温日灼、积水等难题,团队成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建议采用农作物间作模式,减轻高温对黄柏幼苗的影响;同时,强调开挖排水沟的重要性,以确保基地排水畅通,有效避免因积水导致的幼苗死亡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黄柏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更为黄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对黄柏育苗基地考察 随后,团队成员进入了山林,对黄柏树皮进行采集。团队成员挑选了100棵不同年龄段的黄柏树,通过生长锥准确识别树龄,并小心翼翼地剥离下树皮,力求将对树木的伤害降至最低。同时,还利用专业工具逐一测量了树皮的厚度。这些宝贵的数据,对于后续深入研究黄柏生长规律、优化采收策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采集工作结束后,样本被迅速带回实验室。用于测定黄柏树皮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样品的预处理到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无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步骤,最终成功测定了不同树龄黄柏树皮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并据此初步确定了黄柏的最佳采收年龄。这一发现,不仅为农户们提供了科学的采收指导,也为黄柏产业的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在房石镇黄柏原料林中采集黄柏树皮并调查黄柏树龄 随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负责人范江涛与原料林负责人杨士召进行了正式而深入的交流。团队负责人手持黄柏新品种的宣传手册,向杨士召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包括其在生长速度、药材品质提升及抗逆性增强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还全面阐述了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高效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科学的育苗流程,旨在通过科技手段优化黄柏种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交流中,团队负责人提出了战略性建议:建议原料林在采收过程中,积极引入并持续种植这些新品种,以形成新老更替、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机制。此举旨在确保黄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建议得到了杨士召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双方共同展望了黄柏产业在科技引领下的美好未来。此张图片,不仅是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更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见证。它传递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与基层农户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愿景。 图为团队负责人向原料林负责人杨士召介绍川黄柏新品种 随着最后一张合照的定格,本次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科技助力-黄柏良种促振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通过实例分析与技术示范,团队成员成功地将科学育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为黄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团队还深入黄柏原料林,对黄柏树皮的采集、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以及树龄、树皮厚度的数据进行了收集。这些数据的获取,为黄柏最佳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续研究黄柏生长规律、优化采收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黄柏产业现状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秉持科技兴农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黄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共同开创黄柏产业的美好未来。 图为团队成员在广元市青川县房石镇黄柏原料林合影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