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聚焦三线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推动力

四川文化网 2024-8-31 22:03 118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8月31日电(通讯员 林豪 姜宇琪)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三线建设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线建设,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发 ...
  四川文化网8月31日电(通讯员  林豪  姜宇琪)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三线建设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线建设,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在国防安全领域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了解三线建设,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红色传承者:铭记历史,筑梦未来”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至8月4日在攀枝花开展“以三线建设为主,生态保护为辅”的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线下活动历经3天,实践团队参观攀枝花英雄纪念碑、兰尖故事博物馆、攀枝花发源地等,了解攀枝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攀枝花英雄及学习其精神。参观攀枝花三线博物馆,学习三线建设过程及三线精神等。参观攀枝花苏铁园、四川鸿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了解攀钢与三线建设的渊源,攀钢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对生态保护的贡献,他们向负责人了解到了打造绿色矿山的方式方法,从矿山复绿、废弃土地绿化再造,生产厂区绿化,到扬尘治理、排污管控等多项措施,全面贯彻“以三线建设为主,生态保护为辅”,实现生产生态双赢的发展理念,将该生态保护项目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理论落实在实践中,将红色与绿色融合,实现“追寻红色足迹,健全生态文明”。

团队成员观看“三线建设”历史纪录片。董玥萌摄

实践团队参观攀枝花英雄纪念碑。董玥萌摄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采访三线建设第一批工人——姜友全先生,了解当时的情况和当时工人的心路进程,他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响应党的号召,姜老先生怀着一腔热血扎入三线建设中,六十年扎根于攀枝花。姜老先生回忆说“在三线建设刚建初期,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住的是席棚子,喝的是泥浆水,那是候很流行的口号是‘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天当罗帐地当床,金沙江就是大澡堂’”。建厂修路需要钢材、水泥,没有设备运输,都是靠肩挑背杠,全部依靠人力搬运。虽然当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大家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立下了“不想爹,不想妈,不想孩子,不想家,一心想着攀枝花,不出铁水不回家”的铮铮誓言…………。姜老先生表示到:“在参如三线建设的这六十年中,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议我们的祖国,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同志们,万全一心,带着一股韧劲,把工程搞上去了。”他还提到:“那时候年纪轻,斗志也足,感觉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这种自豪感,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比的,三线建设,它印证的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现在看到这座城市,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是看到它长大的,对他都有感情的。”在与姜老先生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认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是他最大的荣幸。他不仅在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而且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工人,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三线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旨在通过建设一批重要的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战略防御能力。这一历史性的决策,不仅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三线建设再次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不仅需要继续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需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更加注重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安全能力。

团队成员了解“三线建设”与攀枝花之间的故事。董玥萌摄

  通过实地参观,线上问卷调查,线上PPT宣讲和采访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团队成员了解到攀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意识到生态与生产理应并行,使用因地制宜的修复方式,富含矿物资源的“金山银山”也能变为造福人类的“绿水青山”。同时,团队成员深感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伟大,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了无数困难,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们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团队成员,也让团队成员对我们的祖国有了更深的热爱。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汗水、泪水乃至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应该铭记历史,传承那种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原作者: 林豪 姜宇琪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