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4
第一次和余笙见面,是在省散文学会创研部一次活动的时候。那时他下颌上是否像现在一样留有标志性的胡子,我不记得了。但是,轮到他发言,他说曾经在文章里写他父亲“如妇人般呜咽”,我记住了。我从这句话中,隐隐感觉这位年轻人内心感情丰富,而且懂得感恩。 我那次知道余笙1987年出生,西昌人,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去过非洲,那时已经在做出版。后来我们慢慢有了接触,也有了一些交流。也许我们都来自农村,还有出身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虽然我年龄几乎大他一辈,但在我心里,一直把他当作小兄弟。 对于出版方面的问题,我常常请教余笙,他都是给予耐心而专业的解答。我介绍给他希望出书的文友,他也从不敷衍。由是,我对这位见面时微笑多过言语的小兄弟,发自内心地尊重,微信对话时,也常用“您”而不是“你”。 我知道的余笙名字是“余生”。前不久,忽然觉察他好像改名叫“余笙”,自然想起上海滩的杜月笙。心里还在想谁是“章太炎”,有位青岛文友来成都,约我见面,谈到出版的事,我带他去找余笙。余笙趁便送我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余生》。别致的封面上,作者是“余笙”。我打开文集一扫,没有再关心“余笙”改名的故事,而是开始专心阅读他的作品。 之前我断断续续阅读过余笙的文字,特别是他写自己在非洲工作时的一些经历,写得妙趣横生,以为他的这部散文集也是延续这样的风格,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如今很多散文集,不是写自己的鸡零狗碎、春花秋月,就是明显夸大粉饰、胡编乱造,好像是给自己立传树碑。这本来无可厚非,反正别人花自己的钱,写自己的事,你爱看不看。不过翻翻也费功夫,关键是费了功夫看得自己一头雾水,翻了也是白翻。因为,他们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读者从一大堆流水账里,更不可能看出什么眉目来。 余笙的这部散文集,书名确实够长,但能让人记住。更重要的是,打开一看,就让人不忍放下。这也不是我说的关键。毕竟我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就像余笙在他的这部散文集里的文章《童年趣事》里写的那样:“农村的趣事儿多到你无法想象,是很多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未曾体验的。”逐渐城镇化的今天,越古老越偏远的农村,越能吸引人们的眼光。何况余笙的文笔饱满,文字耐读,读他的文章,尤如跟他一起去旅游。作为以非专业作家身份,做专业看书写作这件事的我来说,余笙这部散文集,最吸引我的是他写的每篇文章,都能提炼出一个主题,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反省自己的过去,省悟总结出让人引以为戒的人生哲理。 文学创作可以自娱自乐,但有责任的文学创作者会珍惜ta的每一次发声机会。我说的意思是,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作者希望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某种目的,和传递某种思想,促进个人及社会的精神成长与创造发展。既然如此,那么文学创作就不是无聊的几个人侃大山,东扯南山西说海,打胡乱说一通,然后站起身,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交流,除了情绪发泄,没有任何意义。余笙能在《父亲教我“捡狗屎”》这样的小事上,也能总结出“付出也是有回报的”这样既简单却又复杂的做人做事道理,提炼出“不怕脏不怕苦,能弯下腰,能珍惜当下,先苦后甜”这样的为人处世哲理,实在不能与一般作者的“自娱自乐”相提并论。 余笙说他有“悲天悯人的性格”,这样的人天生敏锐、善于观察。我在和余笙的接触中,也觉察出他的腼腆后面其实并不是腼腆,沉默后面也并不是沉默。在他的文章《小包子,大学问》中,终于再次得到验证。日常生活中这样在街边小店遇到的小事比比皆是,但余笙总结出了“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内容、结构、文字就是质量,读者就是顾客。写得多,没有质量的废话连篇,味同嚼蜡;写得好,不接受读者的批评,闭门造车,不受读者欢迎,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作品或者优质的作家。”我想余笙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内向”,他其实是深悟生活真理的“内慧”。 除了把对生活的观察、对常见小事的总结,转换到为人、为文的准则之上,余笙的与人为善,更值得读者学习。《你好说话,我也就好说话》中的洗车、《做出版这些年》中对待渴望出书的老人,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余笙心底那些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胜过无数自诩为“道德楷模”的人。 无论是否专业作家,只要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带给读者有益的启迪,那么作者首先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要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中,对你的作品爱不释手,吸引力不止是文章辞藻华丽、情节离奇。尤其是生活中的小事无穷无尽,每个人的人生又天差地别,讲叙个人生活的散文集,如果不让读者获取一点做人、做事的启示,读者即使耐着性子读完,也会心生后悔。不是每个人都对别人一地鸡毛的生活感兴趣,也不是每个人都对喋喋不休的“祥林嫂”一直充满耐心。 每个人对未来的人生之路都会产生一些迷茫,求取答案的途径,除了与人面对面交流,更多的是从书本中去获取。文学创作的价值之一,就是对身处人生岔路口的人们,给予指导和启示。 余笙和他的家庭,对大多数人都具有标本意义。从这本饱含深情与深刻反思的散文集《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余生》中,我看到余笙回顾他与爷爷、父母、妻儿、家族亲人之间的过往,浓郁亲情中的种种幸福痛苦、快乐不安交织纠葛,人性与人情在现实中不断碰撞带来的撕裂和疼痛,让人看着看着笑,让人读着读着哭,在一笑一哭中收获和自省。 余笙的叛逆,来自生活的逼迫;余笙父亲的叛逆,来自对爱情的坚守;余笙爷爷也有“叛逆”,那是一位男人的血性;余笙姑姑、姨娘们有的顺从,有的也“叛逆”,那是对生活的不同追求和向往。读完全书,再来回味这些生活中真实的叛逆,也就从辛酸中明白了冲突根源,原来是我们不能超脱和释然,或者我们不能及时看穿生活的真相。 在余笙和他的家庭成员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影子;从余笙的文章中,我们都能反思到自己或者家人的缺点与错误。这就是余笙文笔的不凡之处。 以我的人生经验来看,《余笙育儿》中传授的经验,虽然略为显得有些粗浅,但还是值得一读。余笙毕竟深切领悟父亲追求爱情的勇敢,也深刻体会到父亲“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威力,对育儿自然就多了更多感悟。在家族传承中分辨、归纳、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更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种种,不停捡拾时光的碎片,装满自己记忆的口袋的一个过程。”(《在乌干达“摸”鱼的日子》)余笙“记忆的口袋”里,有爱、有遗憾、有不满,但没有恨、没有得意、没有满足。我从他的文字里反复寻找,终于发现,是他记住了六岁时的懂事、九岁时的挨打、十七岁时的反省。那些经商失败的痛苦,那些国际逃亡的惊险,自然还有爱妻不离不弃的相濡以沫、孩子无拘无束的天伦之乐,还有坚贞如一、忍辱负重的小姨及姑姑们,对余笙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一个人把握一生前行的方向,如同驾驶寻找参照物,眼光一定要放长远。 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会有丰富的回报。这是经受磨难后对人生的思考,也是人生获取幸福之前对心智的磨练。余笙已过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从中吸取养分,也让更多人记住他的教训,避免入坑。 余笙与同事、文友、生意伙伴等的交接,真诚、真心,真切。《余笙弄文》里写到的竹韵书院我去过,刘元兵老师、郑光福老师和我也很熟悉。很多文友对余笙给予他们的帮助,都发自肺腑地赞不绝口。 心怀敬畏,才能感恩。 余笙结交文朋诗友是真诚坦率的,他说他“不是个单纯的商人”,“是个有文学情怀的人”,这些我都相信。毕竟,在写作和出版、文坛与商场之间,肯定有利益纠葛。余笙公司要存活,肯定就要创造利润,创造利润就希望出版作品的创作者拿出真金白银。可喜可敬的是,80后余笙,这位商人加文人,这位曾经经历过失败的成功者,很好地平衡了这一关系。至少,我介绍给余笙的文友,都对余笙极有好感。 不难看出,余笙也有与他年龄和人生阅历相称的稚嫩,但这不是他的缺点或者弱项,正是因为纯真与不足,才有进步和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功利的社会,还有余笙这样的年轻人,用文学来陶冶情操、治愈伤痛、传播善良,并且通过文学团结、抚慰、鼓励更多人向上向善,让更多人走出生活的迷茫,争取更大、更多的成功,社会就会不断进步,我们的未来就会越来越美好。 我对余笙的更多了解,其实就是来自这部散文集。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样,希望更多地了解余笙,阅读他的这部散文集《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余生》是很好的捷径。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