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龙 | 镶嵌在岁月里的老照片——简评《时间深处》

冯俊龙 | 镶嵌在岁月里的老照片——简评《时间深处》

四川文化网 2024-9-27 16:26 2627人围观 文学作品

在炎夏逝去、凉爽将来的初秋,捧读《时间深处》这部书,找寻那些岁月里的老照片,学做黄维生老师那样的实在人、过黄维生老师那样的生活,不也是一件养心养性的事么? ...


  黄维生老师是典型的川中汉子。平时几乎不声不响,说话也是斯文儒雅,但只要有机会唱起歌来,不但音质浑厚,而且声情并茂。这样一位外秀内慧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又是如何一番模样?

  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黄维生老师散文集《时间深处》,洋洋洒洒几近40万字,装帧精美、厚重朴实,一如黄维生老师的为人。轻轻翻开,慢慢阅读,恍如打开了一组组镶嵌在岁月里、用文字织就的老照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自素有“养心”文化特色,又有“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遂宁的黄维生老师这本个人散文叙事集子,忠实记录了这位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川中汉子的凡尘往事。从字里行间,读者不但看到了作者的人生之旅,也看到了他所处时代的风土人情,更看到了他书写人生的笃定心态。

  说实话,如果不仔细阅读黄维生老师的文字,的确不知道他居然连初中都没有读过。但这样的“小学生”,却依靠自学,参加了成人自修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考试。遍阅厚达近500页的《时间深处》,语言流畅之美沁人心脾,韵律愉心之乐让人振奋。并且全书少有错别字、病句,这不能不说作者黄维生老师的创作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很多普通作家。这不但是他写作水平的真实展现,更是这位川中汉子为人处世的本色展示。

  黄维生老师的文字书写,细腻、从容,毓灵之中带着智慧。他写乌木,把乌木的前世今生、乌木的精气神韵、乌木的象征意义,写得透彻见底;他写游记,不只写“游”和“记”,还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他写对去世亲人的祭祀,把“敬爱”两个字刻进骨子里;他写过去时光里的物、事、人、景,让人在历史尘埃中看到渐行渐远的悲切与哀愁、幸福和欢乐。

  家乡记忆中的寺庙、茶坊、小吃,涪江两岸里的风土、人情、旧事,都在这位至今与故土紧密相连的川中汉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那些被岁月湮没了的凡尘往事,如今变成文字,从年过花甲的离乡游子笔下汩汩流泻出来,浸润了捧读这部书的人,温暖了生活中遇到坎坷的心。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却能拥有连贯的思维联想,黄维生老师可以说独树一帜。

  民间文学是历史最好的弥补。黄维生老师的《时间深处》,描写的几乎都是他的人生轨迹,但却反应了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给他那一代人带来的深刻影响。阅读这部书,读者不但了解从川中遂宁走向外面世界的作者平凡普通却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理解了承载作者一生故事背后的时代沧桑,和他对生命、对历史的敬畏。

  我读过不少记录个人叙事性的自传体散文集,但像《时间深处》这样透过个体人生看到历史本来面目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更不要说像《时间深处》这样通过朴实语言进行文学叙事,让读者从行间字里看到风俗民情、世态百象,如此让人受益的作品,实在屈指可数。

  文字的功能是为了记录,文学作品的功能是为了表达,所以日记与文学作品有联系更有区别。阅读《时间深处》,不仅能够感受作者不厌其烦的娓娓叙述,还能从他极富耐心的书写中,领悟到灵光一现的人生思考。

  黄维生老师的文字书写沉稳,但不啰嗦。打开《时间深处》,不是在阅读一篇篇深藏意蕴的文字,而是在欣赏一幅幅韵味十足的老照片。在这个功利化、物质化的时代,能够静坐默读这样厚厚一本书,实际上是在根据作者的文字描写,细细拼凑、还原一张张历史老照片。在这些可以寻找到我们每个人影像的“照片”里,读者自然情难自抑、不忍舍弃。

  只有认真阅读过黄维生老师的文字,才能读懂他用文字镶嵌在岁月里的这些“老照片”;读懂了这些“老照片”,才更明白黄维生老师这样看似普通的作家,内心却充盈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懂他的感情,再进行追溯,忽然发现,黄维生老师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在这本超过100篇文章组成的集子里,大部分文章都与文史相关,或者蕴含了文史哲思。

  从篇幅较短的《“大重九”香烟》到长篇“史记”《黄峨》,颇能看出黄维生老师对历史散文的写作功底。《“大重九”香烟》是个人叙事。作者以“大重九”香烟为由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人一生的际遇。虽是小角度,但却有大视野;《黄峨》算是长篇巨制。写尽了遂宁才女黄峨的一生,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写出了不同的杨慎。大历史里就有了小人物的悲欢苦乐。把控历史散文的节奏,就是把控历史散发出来的温度。《时间深处》里这两篇风格不同的散文,让人耳目一新,带给读者迥然不同的感受。

  无论是写物、写景,还是写人、写事,不管是给历史名人树碑立传,还是记录乡野村夫的些微过往,要想吸引人读下去,不但要有文笔的流畅和内容的生动,更要有思想的深邃。这就需要细节的衬托。在《“大重九”香烟》和《黄峨》这两篇文章中,读者随时都能找到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比如,“大重九”香烟生产的时间、地点,“大重九”香烟的价格、历史,“大重九”香烟如何影响普通人的命运;比如黄峨的出生、成长,黄峨的婚姻、家庭,黄峨与丈夫的爱恨离愁,如此等等。读者从小到一支烟,大到一个人的一生,无不震惊于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带给人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细节不仅让文章内容更加真实,细节更能引发读者共情、共鸣。细节就是文章重中之重的关键,甚至决定文章成败。一支“大重九”香烟,让读者了解当时经济状况和人物命运;一句“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衬托出一代才女黄峨的人生悲喜。如此极具震撼的鲜明对比,从细节中悄无声息地表达出来。如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比用无数的形容词,更真实、更清晰、更深刻,也更令人难以忘记。

  在《影壁这么近,空窗那么远》这篇文章中,我再一次惊讶黄维生老师对事物的观察,惊叹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更被黄维生老师对人世充满的悲悯之心而深深折服。一堵不期而遇的影壁,一段让人心生感慨的人生,用黄维生老师的文字转换成一幅沧桑岁月里的人间图画,让人读完不忍掩卷,掩卷之后久久回味。这是他曾经以寺庙为家,沾染上了“观音”的慈悲,还是他饱经风霜的一生,让他对世界充满了善意?或者,他沉默的外表下,本来就有一颗对生活热烈而淳朴的心?

  《时间深处》前序后记,皆未请人代笔;篇首的个人简介,更是朴实无华,从中也可窥见黄维生老师做事的务实和为人的诚恳。

  在炎夏逝去、凉爽将来的初秋,捧读《时间深处》这部书,找寻那些岁月里的老照片,学做黄维生老师那样的实在人、过黄维生老师那样的生活,不也是一件养心养性的事么?
原作者: 冯俊龙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1
  • 周孝全 2024-9-27 17:14
    谢谢分享,佳作欣赏。明天拜读,健康成长。祝维生老师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祝俊龙老师佳作不断呈现,秋收不起义,创作给力,激励激励(大家)。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