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让历史告诉未来——戏剧小品《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对话录

四川文化网 2024-9-29 20:10 67人围观 文学作品

一朝入伍,终身是兵!就像你们这个小品一样,上台的是军休干部,礼赞的还是战火中的青春,所以才有了“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个大主题。于是我想感慨:无论老兵、新兵,我们的岁月因为军旅生涯而青春永葆。茫茫人海,悠 ...


  时   间:2024年9月27日
  对话人:
  张武育,成都市锦江区军休中心退休干部,该剧主演。

  孙建军,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原主任,退役军人。

  孙建军:国庆75周年前夕,我在网上观看了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一场文艺演出,所有节目全部由军休干部参演,很有特色,也很震撼。特别是《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你主演的角色和整个团队,都让人印象深刻。我和你是同年代的老兵,转业到地方后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三十年,所以特别想了解你参加这次演出的感受,共同探讨与此相关的创作收获,总结经验。

  张武育:军休中心安排我参加小品《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排练,因为从没有文艺舞台经历,内心十分紧张,但还是抱着积极参与,虚心学习的态度,硬着头皮上了。

  孙建军:仅有硬着头皮完成任务的态度,恐怕达不到最终演出时那样出色的效果,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动力吧。


  张武育:是的,读了剧本之后,就被感动了,其中的几个小故事很有代表性,也很吸引人。一是陆军合成营营长谈军改的感受;二是边防军人述说戍边的心声;三是台湾老人盼望回归的感慨;四是抗美援朝老兵讲述老班长的战斗故事。我也是曾经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拔点攻坚作战、边境防御作战的老兵,读到抗美援朝老兵的台词时,自然而然地深受感动,好像又听到了枪炮声,仿佛闻到了硝烟味,情不自禁地眼里就充满了泪花。

  孙建军:虽然用你的话说,完成排演任务,是赶着鸭子上架,但我体会得到,你和参演团队的所有老兵,一定是怀着对英雄前辈的敬仰、对战场情景的回忆、对牺牲战友的怀念参加排练的。

  张武育:所以,虽然排练很辛苦,我也从未耽误一节课。而且在反复排练中,我越发觉得首先是这个剧本写得好。

  孙建军:你认为这个剧本好在哪里,突出的亮点有哪些呢?

  张武育:首先小品是描写在国庆节看升旗,在红旗下颂红旗,这就是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故事脉络是通过几个小故事反映大主题。营长感言军改,边防军人倾述戍边情怀,台湾老人感慨统一心愿,抗美援朝老兵讲述老班长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红旗插上主峰的英雄故事,都是以小见大,信息量很大,可以说是一个高扬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作品;再有就是它用军休管理人员和央视军事频道主持人这两条线,将那些故事巧妙的连接起来,给人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之感。


  孙建军:说得好,概况起来,一是主题鲜明;二是重点突出;三是结构巧妙。我再补充一点,人物个性鲜活,有信仰坚定且老兵精神永驻的抗美援朝老兵,有倔老头蔡国庆、有充满乡愁的台湾老人、有热情聪明的四川人小钟等等。

  张武育:对啊,表演起来,剧中的人物、场景,好像就在自己身边一样。这也让我更加佩服导演的才华和军旅情怀。活到老、学到老,能有这次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幸运。

  孙建军:你真可谓收获满满。你提到的导演袁宏,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军队专业文艺工作者,他是国家二级导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我们在军旅文艺创作方面,在选题立意和艺术观念上,相互有着很高的认同,我们也曾在共同默契中领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个大主题下,并有过多次合作。但这次他编导一体完成的这个小品,让我刮目相看,是他对“让历史告诉未来”大主题的再一次成功实践。所以我不仅赞同你对剧本的三点体会,而且还想补充强调,这个节目通过老兵荣誉与历史烽烟的纵深衔接,凸显了军休文艺助力強军铸魂的核心意义,从而提出军休文艺应该随时融入队列意识,看齐意识,助力强军备战的意识等一系列课题,从而达到了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高度。


  张武育:你的评论是专业的,不但有高度的,还具权威性。

  孙建军:我也是看了你主演的这个小品,开始对军休文艺创作的未来方向和定位进行思考,当然要充分表达军休人的精神内核,语言类节目是长项。这次参加小品排练演出,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军队离退休干部,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的,对导演来说挑战不小。

  张武育:从熟悉台词到舞台呈现,我们走过一条艰辛的路。我是第一次走上小品舞台,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年近70的退休老军人,体力、记忆力、感悟能力都在不断减弱,面对800多字的台词,的确是一种挑战。而且编导要求我们真说、真演、动真感情,这就需要更加努力。排练场上,我们不畏高温酷暑,跟着袁导一句一动的练习。我们很幸运,因为袁导为人低调,勤奋敬业,每次排练,他总是最先到场最后离开。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袁导身上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亲和力,他与大家真正融为了一体,完全就是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有的老同志诙谐地说,袁导批评人都是用表扬的方式。他的这种艺术风格,实际上成了我们刻苦排练的另一种动力。在闲暇时间里,我们都在反复背诵台词,理解台词,力求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演好人物的基本前提。在排练中,我常常受到台词的情感冲击,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一直在暗地提醒自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落实编导的要求,一定不要辜负这么好的剧本,一定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孙建军:你们获得了大成功,值!

  张武育:节目演出后,有几个看过节目的老战友告诉我,他们都很感动,都流泪了,这说明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深知,这不是我演得好,而是剧本编得好导演导得好,加上军休老同志普遍具有崇尚英烈的高尚情怀,感动得流泪是很自然的事。对此导演早有预期。

  孙建军:这就是军休文艺的特殊魅力。也证明了当下的军休文艺,也蕴含着一种重要的美学价值。文艺如何反映现实,是一种古老的美学思想;但如何正确表达现实和引领现实,是一种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美学思想,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军休文艺应该依附在什么母体上?我认为,它应该依附于助力强军备战这样一个母体上。小品《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的成功演出,的确开了个好头,希望今后这样的军休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张武育:是啊,此时我想起小品结尾时,剧中军休老同志说:“我们这些军队离退休老同志,虽然已经退出了军队的战位,但我们的军魂意识没变,助力强军备战的信念没变,若有战,召必回!”

  孙建军:这是主题的升华,是一个专业导演发自内心的美学追求,也是对军休文艺创作立足点和方向性的思考和理解。我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结尾处剧中还用了一个纯军事术语“战位”,而不是“岗位”,寓意颇丰。

  张武育:我也希望经过你们这样的深入思考,促进军休文艺作品佳作频出,再上新高度!

  孙建军:最后,我想说:一朝入伍,终身是兵!就像你们这个小品一样,上台的是军休干部,礼赞的还是战火中的青春,所以才有了“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个大主题。于是我想感慨:无论老兵、新兵,我们的岁月因为军旅生涯而青春永葆。茫茫人海,悠悠万事,最为珍贵的,不是容貌、财富、地位,而是向往人格的崇高,追寻生命的高度,因此,军魂不朽,青春万岁!
原作者: 孙建军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