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3
田亮 职业油画家 1972年生于四川内江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2003年以来执教四川师范大学 现生活工作于成都 由茶道来 “茶之境,妙不可言,若巍巍乎嘉木、亦幽幽之兰麝;文人骚客如星辰灿烂歌咏其里,又日月之光倾泻而下,但有清风游走其中。呜呼,世事无常亦恒常,一壶一茶一乾坤。” ——田亮《茶论》 访谈分享 “茶与画”之间 婉冰:田亮老师,请问本期访谈您为什么会提议以“茶与画”为主题呢? 田亮:喝了这么多年茶,画了这么多年画,访谈也大同小异,就想做期不同一点的访谈,自认为对茶和画都有一点个人的看法。 茶圈与艺术界表面上都很热闹,其实背后各有各的门道,我也只知道点皮毛而已。 好茶是需要肥沃的土地做基础的,这就涉及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茶农大多会以“零化肥”、“无农残”为卖点。我个人认没有必要完全的排斥农药化肥,绿色健康即可,当然,这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毕竟普通人也没有条件去检验农残是否超标。就像是普通人买画,他就是看着好看或者是有某种感动,他哪里知道你这个作品是否为原创以及画背后的故事呢? 婉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呢? 田亮:川美有个“民间传统”,很多人都去过交通茶馆茶馆画速写,喝茶相当于占个座,我们那时候喝花茶、沱茶,几毛钱就可以坐大半天。 毕业后结识个茶客,他喜欢喝铁观音,我觉得很香也很特别,但老喝一种茶也不是那么回事,就慢慢接触到了更多种类的茶。 刚喝茶的时候,不懂,我就喜欢去查阅些文献资料。这个习惯受益于我的父亲,是他培养了我对感兴趣的事物追根溯源、刨根问底的习惯。也因如此,我对茶的认知和品鉴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还曾经给几个做茶生意的朋友当顾问。后来因为要专注于自己的画,渐渐地也就“只顾不问”了。 婉冰:那么喝茶对您在画画方面有什么样的影响? 田亮:喝茶让人开心愉悦啊!我觉得喝茶也好,画画也罢,都是多元的,没有统一标准的。很多老成都人爱喝三花,不喜欢喝特级或一级花茶,觉得三花喝着安逸,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就像一个人的审美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不管喜欢喝什么茶,或者喜欢什么画,都是对美还有诉求。 茶和画都得讲“真”,都是骗不了人的行当。品茶或是画画的过程,本质就是全身心地把感觉投入到“真”的研究和探索中的过程。 火热的夏天布面油画 200cm×200cm 2014 求学缘起 婉冰:请问您是如何走上画画道路的? 田亮: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那时的大山里,学校没什么美术课,也没什么美术老师,身边也没谁多少觉得我画画有多好,或是画画有什么用。所以“画画”对我而言很长时期都只是一个“玩”的事情。 当我读师范时才知道有美术学院,毕业后教书,主要的工作也不是教美术课。我想考美院,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于——我想要走出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 其实,当时随便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我都会去上的。当然也曾梦想,能有画不完的画布和颜料一直就这么画下去,这辈子就太值了。 婉冰:请问您在美院的收获是什么? 田亮:一是让我这个在山沟沟长大的人,就此走进了心中艺术的殿堂,大大开拓了眼界;二是让我绘画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婉冰:当时有没有哪位老师对您的影响比较深? 田亮:当时我读的是四川美院川美版画系,很幸运,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和同学,对我影响非常大。 当时对我影响很大的有邵常毅老师、康宁老师、徐仲偶老师,李仲老师和邹昌义老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老师会肯定和鼓励我,也会很严厉地指出我的不足。邹昌义老师是很和蔼与包容的老师。邵老师那时候40岁,画得好、人帅、篮球也打得好,还开公司赚钱,简直就是我们的偶像。我现在每周也都要踢球就是在“临摹”他。 版画系还有个传统,上课时老师们会和学生一起画,但对学生既严格又宽容,任由我们自由发挥,又在关键问题上严格把关,让学生从容地去画是个很高的要求。 《临渊慕鱼》荷塘呓语系列 200cm×200cm布面油画 创作之履 婉冰:那么在从院校毕业之后,您是如何保持在画画方面的创作状态呢? 田亮: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室画画,就像上班一样,有时候比上班还上班,保持一种职业的状态很重要。 再好的茶喝久了也就没什么味道了,其实不是没有味道了,是我们的味觉在习惯的作用下迟钝了,所以,隔三岔五的就要把不同的茶换着喝。画画也是如此,在创作的每个阶段我都很犹豫,一方面不愿把自己的风格就此固化,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很长时间都摸索不到新方向,也不确定方向究竟是不是对的,就像是一个拳击台上的拳击手,拼命挥动着拳头,但既没有观众,也没有裁判,连对手都不知道在哪,打了半天,累的半死,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干了些什么。 探索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探索本身却是有价值的。 跟喝茶一样,你要舍得放下成见,时时将自己“清空”,才可能有新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 比如说,我发现学院教室楼摆放的雕塑或多或少型体有问题,于是好奇想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会不会注意到这些雕塑的明显变形?一连好几天观察下来发现,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它,多看几眼的人都没有。 人们会无视熟悉的景物,就像路过这样一尊变型的雕像,他们脑子里会有意无意闪过“雕像”这个概念,只要概念对了,这尊雕像美不美,是否符合比例就并不会在意了。茶也一样,只要包装上写着“红茶”二字,谁会在乎它是春茶、秋茶还是夏茶?谁又会想去了解是它是川红,滇红还是黔红?至于是什么工艺制作的?是不是生态的?又有几人会去在意呢? 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对于这些“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我为此画了一系列叫《维纳斯与狗》的作品,其中有几只狗的形象,其实画的就是我自己。 维纳斯与野狗150×120cm 布面油画2022 叩门问道 婉冰:当您从曾经的学生变成执教多年的老师,请问对比您的学生时代,您觉得现在所教的学生有什么不同之处么? 田亮:我那时的学习会更主动些,甚至会有“求知若渴”的感觉(偶尔),比如说我会争取到别的系别的班去旁听一下。现在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听话,其实也不叫听话,而是在学习上更倾向于被动,互动交流的越来越少。我也会在课堂上问学生为什么要来学艺术?大多数人是比较迷茫的,甚至有为了拿到一个大学毕业证而来学美术的。 我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更多接触良师的机会和资源,上课时会跟学生们说,如果有同学想到蓝顶哪位画家的工作室拜访求教,作为邻居,我是可以帮忙牵线安排的一一遗憾的是,近十年以来,我都没有收到任何学生的类似请求。 其实只要是对于勤奋好学的学生,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是愿意为其敞开方便之门的。我的老师如此,我如此,我相信很多人也会如此。 有好茶的人很多,愿意把好茶拿出来分享的人也很多,主动叩门,这很重要。 《回望》荷塘呓语系列 150cm×200cm布面油画 育儿之见 婉冰:田亮老师,听说您已经有四个孩子了,那平时您是怎样培养他们的呢? 田亮:作为一个父亲,有四个孩子会倍感压力,但也会很丰满很丰富。 在我家老大小时候,一旦你表扬他什么,他就表示对那方面没兴趣了。后来我就不干涉他,他做什么我都只在一旁看着就好。他三年级时爱上了钓鱼,他们当中有个小伙伴很厉害,曾吊起一条18斤的大鱼。我朋友送给他一套钓鱼的装备,他爱不释手,经常跟小伙伴们结伴钓鱼,甚至在小区里钓鱼被保安追着到处跑,虽然经常当“空军”,也并不影响他钓鱼的积极性,在小朋友眼中,“快乐”比“成就”重要得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会问我各自问题,比如这个或那个是什么鱼,其实我对水生物也很白痴,啥也不懂。于是我给他们买了很多关于淡水鱼的书,让他们自己去找出答案,没多久,我就从这群小孩处听到了各种鱼类和钓鱼的知识。 婉冰:记得在之前的访谈上度过,你几乎从不教孩子们画画,只是提供各种画画的环境和工具给到他们,任由他们自己完全沉浸式画画,我发现您很注意让孩子们在各自体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田亮:是这样的,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通识教育,单靠学校教的东西,完全不足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人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且还需要保持趣味性,只能是自己去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职责。 婉冰:您觉得小孩子有必要从小就学书法或绘画吗,就像俗话说的练“童子功”? 田亮:如果孩子太小的话,我不太建议,因为他手部的肌肉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心有余,而力不足。倒不如多带着去看博物馆,看看好东西,相当于“播种”。刚开始可能看不出个什么名堂,但是当看多了博物馆,慢慢地,种子自然就会发芽,生长各自感兴趣或是喜欢的部分。 审美是养出来的,也是比较出来的。见多,才会见识广,有兴趣才会去了解和深入,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拓展出来的。 茶一定要喝过好茶,才知道茶的好坏,艺术品一定要多看原作,原作和印刷品是两回事。 我第一次见到毕加索的原作时,我并不懂现代艺术,在现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当时就是被震撼了。在观赏原作的过程中,如果你愿意深入画面的背后,会更有收获,比如说梵高的《播种者》,其实在我看来,它不止是描述农户劳作的景象,而是蕴藏着圣经所记录的耶稣的神圣元素。 再比如说米勒,绝不是“农民画家”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大量的宗教题材一一如果缺乏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就会错过很多画面之外的丰富。 比如说《维纳斯诞生》,维纳斯为什么会从贝壳里出来?一方面来源于古希腊传说,一方面则来源于巴比伦传说,两个传说结合在一起,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这样的表现方式。 中国画里的石头和山,你并不能在真实的世界中按焦点透视的方式找到一模一样的对象,但是画面中每一处,又会让你深刻地感受到,这就是“山水”,“看山是山”和“看山还是山”有着天差地别。 画画的精髓从来不是“形似”或是“神似”,为要表现一个事物,可以通过数码打印、文字描述、AI……等等来实现,为什么我们要画画呢?这是个问题,就像喝茶嘛,补水嘛,解渴嘛,可,我们为什么要”品茶”呢? 无题布面油画 140cm×183cm 2021 归真去饰 婉冰:田亮老师,现在也许不是人人都有画画的习惯,但大多数人都会拿出随身手机拍照记录生活,那么请问我们可以如何在日常摄影中,提高自己镜头的审美与表达? 田亮:我觉得美是感性的,不能太理性,所以不用太纠结构图或手法之类理论的部分。用手机拍照的时候,其实是在记录一种此时此刻的感受。太多的“应该怎么拍”,只会让我们丢失掉最重要的直观感受。 而且,我个人建议是尽量减少后期制作。虽然后期制作可以提升画面的“腔调”,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加入过多“修辞”的成分,从而丧失精准性。 好的文章应该尽量少用形容词,甚至就算剔除掉所有形容词,对表达的精准度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就像喝茶就是喝茶,没有故事可讲,没有排场没有演绎,让茶自己说话,这样的茶席也就成了津津乐道的故事。 尽可能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修辞”,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访谈&编辑徐婉冰 摄影&后期党淼 附录一 田亮艺术履历 2000年 重庆首届人体艺术展 2002年 《鹰的传说》入选重庆首届油画展重庆美术馆 2004年 《桃花沟》入选四川省美展四川美术馆 2006年 成都春季沙龙展览川大美术馆 2007年 动物狂欢节·中国新锐艺术家邀请展川大美术馆 中国民族艺术精神的当代语言探索学术展成都美术馆 “新中国,新力量”挪威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挪威奥斯陆 “截点——当代艺术的中国形象”绘画邀请展重庆三峡博物馆 “相对安全”个展上海菲籽画廊 “此刻,他时”个展北京食堂空间 2008年 “草根——国际”春季艺术沙龙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一次性早晨”个展成都A4画廊 “震·撼——面对自然的力量”专题学术邀请展成都蓝色空间画廊 “情爱伦理”个展广州如意画廊 2010年 成都春季沙龙四川大学美术馆 “审美新起点”艺术邀请展成都岁月画廊 2011年 “艺术成都”首届美术作品邀请展成都岁月艺术馆 2012年“延外之意”当代艺术作品邀请成都岁月艺术馆 成都春季沙龙四川大学美术馆 2013年 “丰域西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广西美术馆 2015年巴蜀画派实力派油画家邀请展成都画院 2017年 田亮个人艺术画展成都WM画廊 2018年 “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大观美术馆 成都“画廊协会年度艺术机构提名展”大观美术馆 2019年 “2019天府美术年度作品邀请展”四川香迪美术馆 “不知所终,但有光”田亮油画作品展大观美术馆 附录二田亮作品一览 《才子佳人》游园惊梦系列 140cm×180cm布面油画 《竹林七贤》游园惊梦系列 200cm×200cm布面油画 《鸿门宴》游园惊梦系列 200cm×200cm布面油画 游园惊梦之爱情守护 布面油画140cm×183cm 《鸿门宴》-游园惊梦系列 200×200cm 2012-2019年 游园惊梦系列之上元节布面油画 140cm×183cm 2021 游园惊梦140×183cm 布面油画2018 游园惊梦150×200cm 布面油画2023 三英战吕布-维纳斯系列 150×120cm布面油画2021 审美1号-维纳斯系列 150×120cm布面油画2021 花瓣雨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50cm 2021 九子桥布面综合材料 100cm×80cm 2021 桥头芭蕉树布面综合材料 80cm×80cm 2021 风竹雨布面综合材料 114cm×38cm×2 2021 顺河布面综合材料 100cm×100cm2021 飞虹桥布面综合材料 100cm×80cm 2021 柏子湾布面综合材料 100cm×100cm 2021 半亩方塘布面综合材料 100cm×80cm 2020 温暖的山谷布面综合材料 100cm×80cm 2020 老鹰崖布面综合材料 100cm×100cm 2020 玫瑰传奇布面油画 200cm×100cm 2014 吻之初体验布面油画 140cm×180cm 2009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