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基于“冰山模型”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研究

四川文化网 2024-10-17 23:47 28人围观 学术评论

高校思政课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略阵地,思政课教师就是这篇阵地的“指挥官”,国家对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陈欢   广州华商学院吴梦玲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建设是一项复杂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国家教育部在2020年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思政课教师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间力量”,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们在思想上的引路人,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国家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高校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同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高校应“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当前,如何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思政课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二)“胜任力”的本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 C.McClelland最早提出了“胜任力”这一概念,麦克利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智力”并非是衡量一个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智力高的人并非在工作就一定出色,因而麦克利创造了一种能够有效识别人的工作绩效高低的方法,并在发表的《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中对“胜任力”进行了定义,即是指在一项工作之中能够区分工作绩效优秀者和工作绩效一般者的特征。胜任力的特征包含很多,例如:知识、技能、素质、个性等等。但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所需要的胜任力的突出特征并不相同,因而,必须把胜任力放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讨论,胜任力实质上就是某一个人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个人能力和行为特征。

  (三)文献回顾。在David C.McClelland之后,斯宾塞(1993)对胜任力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胜任力的构成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隐藏在水面以下,知识和技能暴露于水面以上①。尽管“胜任力”这一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09年,我国学者陈鸿雁才首次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到思政课研究中,林清奇(2014)指出“胜任力”可以是任何能够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特征②。周碧琼(2021)等人指出,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数字化融入到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中③,应当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体两翼三级四联动“的胜任力提升体系。④

  二、高校思政教师胜任力现状及存在困境

  高校思政课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略阵地,思政课教师就是这篇阵地的“指挥官”,国家对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从不同方面明确了高校教师能力建设,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完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各高校在国家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活动,因而在国家和高校的联合推动之下,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思政课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当前思政课教师人数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了6万人,且其中专职教师的增长达到了4.5万人;思政课教师的结构更加优化,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了72.9%,高学历、年轻化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新状态;近年国家通过举办高校思政教师骨干研修班,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进修平台更加完备,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障⑤。同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们对思政课这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断深入。但当前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建设依旧面临一些问题。

  (一)专业素质不够硬,缺乏职业认同感。高校思政课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但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较为薄弱,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研究热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没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更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将“思政课教学”看作是一份普通的工作,缺乏对职业本身的认同感,没能认识到思政课在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秉承一种“无功无过”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缺乏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二)将数字化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字化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时代和国家共同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将数字化与教学活动结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数字化胜任力建设方向不明确。思政课教师数字化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不明确、发展标准不统一、相关工作权责划定不清晰等。第二,教师数据意识薄弱,数据技能及创新缺乏。思政课教师缺乏运用数据思考教学问题、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缺乏挖掘大数据蕴含价值的创新能力。第三,数字化教学的认知偏差。部分思政课教师忽视了“以人为本”理念,出现“人-技”结构失衡、师生互动交流过少的问题。

  (三)思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过于单一。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倾向于更多的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部分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缺乏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到教学活动中的能力,没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过于空洞,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本身就具有枯燥的特征,单一的理论课会削弱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基于冰山模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分析框架

  胜任力结构模型是有美国心理学家David C.McClelland所提出,其定义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之中,个人做好这份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所有能力特征的组合,常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主要是“冰山模型”以及“洋葱模型”,本文探讨的即是冰山模型。“冰山模型”主要是分为水上部分以及水下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是属于水上的部分,即可以通过考察的形式了解其具体的水平,但是更多的一些部分例如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个性特征、教学动机、自我定位这些都是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即是无法迅速识别的,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慢慢观察。因而本文基于“冰山模型”的视角,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分析框架。第一,教学能力是教师素养的专业核心能力,也是衡量一位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监督以及教学评价等。第二,学习与创新能力,学无止境,不断进修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学以致用,用不断学习的新知识创新课堂新模式。第三,数字技术能力,是教师在数字教育环境中,熟练使用数字技术及其工具的能力,包括数字工具应用、数字资源制作、数字资源管理等。第四,端正的工作动机与价值追求,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动机决定其根本价值追求,第五,基本人格特质,包括自信、自律、灵活、毅力、合作和成就动机等方面的人格特质。

  四、高校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因而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教师胜任力分析框架和存在的不足,本文拟从以下方面提出思政课教师提升胜任力的对策。

  (一)制定专门化的思政课胜任力考核标准。由于胜任力结构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建立专业化的思政课胜任力考核标准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这个考核标准,必须符合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也要符合教育发展创新的需求。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教学能力、教学动机、学习与创新能力等等。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基础因素,专业知识技能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了解其水平;但是教学动机、学习与创新能力、个性特征等属于深层次的因素,这关系着思政课教师能否将自身积累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关系着思政课教师能否创新教学模式,增添学生学习兴趣;也关系着师生关系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因而应当针对这些深层次因素建立一个长期考核的体系。

  (二)加强政治素养提升与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文说到思政课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老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思政课教师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与党中央的步伐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国家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与学习,国家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也会随时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不断进修学习对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来说都是必需的。国家通过开展进修班、研讨会等形式可以为思政课教师们的学习与交流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们扩展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交流教育心得;反思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教学活动。

  (三)推动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常态化与差异化培训。家在推进“国家-省级-高校-院系”常态化培训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针对不同年龄的思政课教师采取常态化和差异化的培训。首先针对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应当加强其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提升其教育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程度,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应当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青年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能力方面比老教师要稍强一些,但由于青年教师走上教师岗位的时间不长,因而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将自身理论知识转化到教学活动中的能力,所以国家应当通过举办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不能一概而能,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端正教学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教学动机决定教学的价值追求。思政课教师在选择从事这份职业的时候就应当意识到,这门课程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每一位思政课老师都应当增强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怀揣着对这份职业的热忱从事这份工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引路人,使学生从根本上喜欢思政这门课程,同时在思想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思政课教师必须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动机,在此基础之上,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为品行端正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当前,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对教师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断对教师发起新的挑战。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重视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家、高校以及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努力之下,思政课程建设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提升依旧面临一些困境,国内学术界关于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的研究比较丰富,可将“冰山模型”引入到思政教师胜任力的案例较少。“冰山模型”最早是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直到2019年之后才有学者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政课研究中,本文在冰山模型的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胜任力展开研究,有利于将教师能力进行细化、分析,最后找到提升教师胜任力的现实路径。
原作者: 陈欢 吴梦玲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