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杨永乐 | 夜雨惊遇“还魂伞”

四川文化网 2024-10-19 09:09 405人围观 文学作品

2024甲辰年10月15日晚,在新华社视频直播中循环播放的“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线上演唱会”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天公如此作美的场景:轮到唱《还魂伞》之时夜空突降暴雨,刀郎便打着伞演唱,唱毕仅几分钟后雨就停了,他 ...


  2024甲辰年10月15日晚,在新华社视频直播中循环播放的“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线上演唱会”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天公如此作美的场景:轮到唱《还魂伞》之时夜空突降暴雨,刀郎便打着伞演唱,唱毕仅几分钟后雨就停了,他接着开始唱《花妖》。在两位女歌手伴唱和乐队的完美配合下,恰到好处的夜雨巧助刀郎用独特的音乐形式向听众讲述了两段寓意不同又充满哲思的爱情故事。

  去年8月我在评论文章《从歌曲<花妖>探寻刀郎的创作灵感》中,谈了对收录入于刀郎音乐专辑《山歌廖哉》中的歌曲《花妖》的感悟。此时跟着《还魂伞》的旋律,我的思绪又被带到了跨越时空的江南。

  《还魂伞》收录于刀郎音乐专辑《弹词话本》。“弹词”是发源于苏州,盛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一种曲艺,“话本”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刀郎把二者巧妙结合娓娓道来,在美妙的音乐中给人展现出一幅幅江南美景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魂伞》和刀郎当晚演唱的《豆蔻盒子》、《瓜洲渡》、《梨花落》和《鸳鸯枕》等歌曲一样,由于《弹词话本》专辑里的每一个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门槛,又融合了江南地区民族风情,采用了较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加之专辑发行于2020庚子年抗疫期间,其传唱度自然低于2023年发行的《花妖》等作品。但随着《山歌廖哉》专辑传播以来的影响力和8月30日举行的线上演唱会,以及刚刚结束不久的成都、广州、南京演唱会持续火爆,刀郎出道以来的歌曲仍然为广大歌迷所熟悉和传唱,《还魂伞》这首同样词曲俱美的歌曲也在演唱会上引来歌迷的喜爱和如痴如醉的合唱。

  如果说《花妖》是以同一地点不同朝代的转世轮回,以第一人称直述了一个跨越千年时空的凄美爱情传说,表达的是爱而不得的千古悲凉,《还魂伞》则是以古代的一段故事为基础,以第三人称讲述了充满哀怨与遗憾的爱情故事,述说的是情感抉择与精神归宿。歌曲开始几句“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看她门环挂着牡丹,不辞上等人的身段。叫大叔若说是笑借一把还魂伞,卖渡人道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从暗示女主身份气质与魅力,以及男主矛盾心态的句子入手,道出了各种阻碍带来的有缘无分与无所适从。“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许她流落在宁波府,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表现出违背自己意愿的爱情,总是那么的无奈……

  纵观《还魂伞》整首歌词,一方面,刀郎兴许是以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和诗人吴梅村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载体,以艳妆娇俏、门环挂着牡丹、借还魂伞、卖渡人、倒春寒、公子与宁波府、月老与良人、长安鱼鼓、道琴、孤蓬与芳徽、花娘、洞房、黄粱、嫁衣裳、城隍、秦裘郎、杨柳与花黄等虚实结合的人物、情感和情境的描绘进行演绎,展现了爱情的无奈、命运的无常以及在困境中的抉择。不仅歌词意涵让人浮想联翩,“还魂伞”这一文化典故引出的主题,还画龙点睛的道出了主人“无所适从”时得到的人生指南。歌词在语言精巧搭配上采用接地气的叙述,不仅增加了歌曲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又自然而巧妙地引发了听众对人生的思考。

  和《弹词话本》专辑里其他歌曲一样,《还魂伞》的词曲唱与传统评弹形成鲜明反差。刀郎汲取了江南小调的精华,并把沙哑带着磁性的雄厚嗓音融入到评弹曲调里,增强了歌曲意境的代入感和心境的自然表达。随着那一串美如江南水声的琵琶想起,到听完“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我深深沉侵沁在哀怨叹息的歌词意境和曲调优美的旋律之中。听罢歌曲《还魂伞》,不仅使人明白了“自古痴情无绝恋”的道理,也不禁感叹:梦想与现实总是有着较大差距。我们每个人要实现人生梦想,需要借力,更要自力更生,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

  刀郎的歌总是这样既带给我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又给人以文化滋养和人生启迪。

  在传统文化里,夜色和雨均为“坎水”。水主智,正应刀郎遇雨不慌,处变不惊、游刃有余,打着伞演唱,上演了一段“夜雨惊遇'还魂伞'的美谈!

附:《还魂伞》歌词

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
看她门环挂着牡丹
不辞上等人的身段
叫大叔若说是笑借一把还魂伞
卖渡人道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
许她流落在宁波府
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
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
道琴亦道了无情呀
只为萍水的邂逅
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
说到底是花娘叹息还是恩怀的洞房
有心人把那昨日的黄粱
裁成了嫁衣裳
待富贵求助于城隍借一件穿身上
秦裘郎总有意配一对
超度杨柳的花黄
(接着重唱以上划线的七句歌词)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杨永乐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