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草圣(散之)文化第三代传承人李长生之“道教小考”

新文人画院 2024-10-24 09:47 287人围观 学术评论

草圣(散之)文化第三代传承人李长生之“道教小考”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国道教获得了新生,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新时期宗教政策的指导下,中国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道教源远流长,融合了古老的神仙信仰、哲学思想、方术符咒等元素。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体系。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之道,人类应当遵循自然之道,不可肆意妄为。在教义上,道教倡导积德行善、修身养性,以达到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境界。
       道教的神仙体系庞大而神秘,各路神仙各司其职,庇佑着世间众生。其卷帙浩繁,经典璀璨,如《道德经》《南华真经》等,蕴含深刻的智慧和哲理。道观作为道教的活动场所,往往建于山水之间,宁静清幽。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现出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筱之老与李长生


       我们可以一同来领略一下道教经典言辞中所蕴含的哲思道理: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句意味着真正的大道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而事物的名称也并非恒定不变。它揭示了道的深奥与玄妙,让人明白世间的真理并非表面那般简单。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阐明了人与自然、天地、道之间的依存关系,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并非说天地和圣人无情,而是指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和百姓公平无私,一视同仁。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形象地阐述了道是万物之源,展现了宇宙万物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揭示了福与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道理,提醒人们在顺遂时保持警惕,逆境中怀有希望。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赞扬了水的善性,教导人们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身处卑微却具有接近道的品质。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认识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才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强大,强调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的大事物往往超越了常规的形态和表象,其内涵深远而难以直接感知。
       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积累而成,鼓励人们脚踏实地,逐步前行。
       10.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不会刮一整天,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暗示困难和极端情况都是暂时的,一切终会恢复平衡。


       11.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许下承诺的人往往难以守信,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必然会遭遇诸多困难,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承诺和困难。
       1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可信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广博,广博的人不一定有真知灼见。
       1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做学问要不断积累,而追求道则要不断减少私欲和杂念,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1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事物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
       15.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主张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和杂念,回归本真。
       16.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更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
       17.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达到心灵极度虚寂,坚守清静笃定。万物蓬勃生长,我从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18.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万物纷繁众多,各自回归其根源。回归根源叫做寂静,寂静叫做回归本来的命运。
       19.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了解常规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公正,公正才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20.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是贪得无厌。


       21.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越是向外寻求,走得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它提醒人们要从内心去探索真理,而非一味向外追逐。
       22.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就如同烹制小鱼,不宜频繁翻动,象征着治国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不过多干涉,让事物自然发展。
       23.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的法网宽广无边,看似稀疏,但不会有漏失。寓意着善恶终有报,一切都在天道的掌控之中。
       2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当民众连死都不怕时,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又有何用?这反映了对暴政的批判,以及对民众生命尊严的尊重。
       25.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简单纯朴,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和纷争,强调了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26.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真正的勇士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易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对人谦卑。此句体现了以柔克刚、以智取胜的智慧。
       27.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尚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弊病。圣人没有弊病,因为他把弊病当作弊病。正因为把弊病当作弊病,所以没有弊病。
       28.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回报怨恨,怎么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强调从根源上避免怨恨的产生。
       29.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


       30.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此,圣人始终不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这体现了圣人注重积累和从小事做起的作风。
       3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的心态去品味。把小看作大,把少看作多,用德来回报怨恨。解决困难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因此,圣人始终把事情看得困难,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32.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能得到诚信。展现了一种宽容大度、以诚信感化他人的胸怀。
       33.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常常是无为的,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坚守道,万物将自然归化。
       34.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多说话,喋喋不休的人往往并非真正有智慧。
       35.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消磨它的锋芒,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世。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教导人们收敛锋芒,与世间和谐共处。


       总之,道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更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许多诗词歌赋、绘画书法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教元素。同时,道教的养生方法和医学理论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道教依然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传承着古老的智慧和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作者: 李长生 来自: 四川草圣(林散之)书画中心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