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4
引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从唐、宋元、明、清到今天的新时代……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像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诗人、革命家等。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世界之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广泛需求。千古涪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名人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同时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对实现涪城的科学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涪城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打造名人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绵阳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坚持政策引导,部门配合,制定长远规划,协调推进,在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融合、文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文化名人;文化产业;决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产业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桥梁。经济的繁荣,必然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需求。纵观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2024年,中国人均GDP超越1.33万美元,大约在2029年前后,能超过2万美元,进入文化消费的爆发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和产业更新水平表明了“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缺乏高附加值产业,导致没有增长空间。中国现在的特点是“高精尖”产业与中低端产业并存,且受制于“高精尖”产业的市场规模有限,人口基数过大,难以迅速带动国民收入水平。绵阳的名人文化是一种巨大的产业资源,如何抓住机遇将其转化为影响全国、吸引全球的战略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思考。 一、打造名人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国际经验表明,文化消费比重越高,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也越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验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当前,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一些中小城市在经济大潮中迅速崛起的经验。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绵阳市、涪城区就要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潮流,深刻认识打造名人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名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使之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涪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是塑造涪城形象、提升涪城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魂。城市形象的塑造,要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绵阳的名人文化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塑造绵阳城市形象的无形资源。因此,大力打造名人文化产业,对提升绵阳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是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好名人家乡的历史责任。涪城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灿烂的名人文化。作为李白、陈子昂、欧阳修、文同、李调元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家乡,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好绵阳,既是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来者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理应把弘扬欧阳修等名人的文化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加快涪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名人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有基础也应当有信心把欧阳修家乡的文化产业发展好,将欧阳修家乡建设成领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和标杆。 二、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可选之项 ——拥有丰富的名人资源。涪城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设涪县,绵阳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名人资源。据统计,绵阳市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历史名人有上古人物黄帝元妃嫘祖;治水英雄夏禹;二是政治军事名人有三国刘备、刘璋涪城会;抗日名将宋哲元;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于敏、陈开甲等;现代军事家梁光烈;三是艺术巨匠艺术名人有隐士思想家赵蕤;唐宋八大家李白、欧阳修;诗书画全能大师文同;状元苏易简;蜀中才子李调元;清官、红学家孙桐生;四是近现代孕育了革命先驱王右木、张秀熟、袁诗荛;著名乡土作家沙汀、克非;历史学家蒙文通、高翔;一代名医萧龙友、蒲辅周;中医针灸鼻祖涪翁等一批文化名人。 ——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绵阳市交通十分便利:涪江、安昌江、芙蓉溪穿城而过,城在江中,江在城中;横贯东西的绵遂内铁路开工建设,与宝成铁路、西成客专、川青铁路形成“十”字型铁路骨架。建成绵阳绕城南环线、成绵、绵广、绵遂、成绵复线、成巴、绵西、德遂、广平、G5成绵扩容绵阳段、绵苍、九绵高速游仙至平武段12条(段)高速,G5绵广扩容、九绵高速九寨沟至平武白马段高速加快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二环九射九联”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绵阳是四川航空次枢纽,开通航线55条,通航城市41个,年旅客吞吐量居四川前列;四川省民族地区首个A1类通用机场——北川永昌机场建设投用。涪城拥有中国唯一科技城、产业之城、开放之城、人才之城、生态之城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竞争力。 ——具有现实的文化产业基础。作为名人故里,绵阳三国文化、科技文化、长征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军工文化等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近年来,绵阳市连续举办了名人文化、非遗文化、川剧文化、科技文化、嫘祖、大禹祭祀文化节,相继荣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被誉为“野生大熊猫第一市”;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国示范城市;穿城而过的芙蓉溪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系四川唯一入选河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建设,全力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深入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涪城区处于中国科技城核心区域,在绵阳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正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先行区战略,这些都为涪城打造名人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 三、打造名人文化产业的决策与建议 文化产业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载体,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当下,文化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然而,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虚热及发展无序引发的负面影响也在产业内部不断蔓延。文化产业应告别躁动式发展,重新回归文化的内涵,符合文化发展规律,避免整个行业陷入浮躁无序的泡沫化陷阱。 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针对当前历史名人资源成为稀有的“地方名片”引发多地争抢的实际,名人故里政府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发挥好其“文化效应”,以此促进名人文化影响力提升和旅游产业发展。 著名作家、文史专家、文化学者、社会名流、资深媒体、文化企业家建议,“不管是土生土长的绵阳人,还是在四川、在绵阳留下重要踪迹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地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领域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要加大对其事迹的挖掘,收集整理好绵阳、涪城历史名人的史料,使历史人物重新“活”起来。同时,要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将其打造成“文化名片”,形成文化品牌,促进名人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现就如何利用绵阳市的名人资源打造名人文化产业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历史名人资源的特点具有唯一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级差性;充分认识名人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2、坚持政策引导,优化名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长征文化、地震文化和名人文化资源,做活文化与旅游结合文章,发挥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3、制定名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发展名人文化产业,必须规划先行。应把绵阳名人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涪城和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全面部署,系统把握,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秩序渐进,市、区联动,协调发展。 4、加大对名人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文化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对资本具有较强的需求和依赖性。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预算支持,通过制定完善税收减免缓优惠政策,设立名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奖励机制,从而带动社会资本无限制投入,实现名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5、制定名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政策。政策支持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原则,放宽名人文化产业信贷门槛;加快畅通融资渠道;多方争取国家资本定点定项扶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加大发展壮大民营文化企业,走出一条文化资源与企业资本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6、设立文化名人基金。建立文化名人基金,用于帮助名人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推广工作。通过资金支持,举办名人文化研讨会、出版名人文化图书、举办名人文化展览等。 7、举办名人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名人文化节,邀请相关名人后代、学者和粉丝等参与。活动中可以包括名人故居开放、名人讲座、音乐会等,展示名人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文化人、文化企业、外地游客参与,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8、大力发展名人文艺演出业。充分利用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名人资源,邀请全国有名的导演指导,精心编排几个大型演出剧目,作为绵阳市的名牌演出节目,吸引游客来观看,带动演出业的发展。如可以编排以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 9、创办名人文化学院。设立名人文化学院,培养专业人才从事名人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学院可以开设名人文化专业课程,组织名人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社科学习实践机会。 10、制作名人文化纪录片。通过制作名人文化纪录片,将名人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历史评价、思想主张传播给广大观众。纪录片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传媒等渠道播放,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名人的文化价值,提高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1、建设绵阳名人蜡像馆。目前,中国最大、展品最多的蜡像馆是大连世界名人蜡像馆,该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154尊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已经成为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建设绵阳名人蜡像馆,从而有助于人们了解名人的音容笑容、成长历程、时代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人们对名人的感性认识,增强绵阳名人文化的魅力。 12、建设名人文化主题街区。在绵阳城市规划中,建设名人文化主题街区,将名人的故居、纪念馆、文化艺术机构等集中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名人文化风景线。街区可以设置名人文化展览、街头艺术表演等,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文化体验。 13、加快绵阳城区文化旅游开发。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后,文化旅游收入对市、区两级财政贡献将越来越少,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绵阳市的名人资源,大力发展城区文化旅游,这样才可能改变城区人气不旺、文化不兴、旅游不热、留不住人的现状。 14、促进名人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旅游产业以文化为底蕴,促进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文化产业以旅游为重要载体,展示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应制定好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鼓励多元化资金投入和多元化经营,做大做强做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企业。 15、加强名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名家就是一个品牌,一个文化人才可带活一个曲目、一个团体、一个产业。要加紧制定名人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抓住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体,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扶持政策,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工程。在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做好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工作。 1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名人文化产业发展。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文化产业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而且在传播渠道、经营模式、受众对象以及人们消费习惯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影视、演出、娱乐、广告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离不开的工具。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推动名人文化产业发展。 17、发行名人文化邮票。推出名人文化邮票系列,以名人的形象、作品或纪念碑等为主题通过邮票的发行和流通收藏,将名人文化传递到国内外,提高人们对名人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度。 18、设立名人文化奖项。表彰在名人文化传承和推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和企业。通过奖项的设立,可以激励更多人从事名人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推介工作,推动名人文化的发展。 19、越王楼雄峙西川,一楼斑斓,惜之“越王楼”扁额题字笔力软弱,不配名楼。 20、绵阳滨江广场宜更名为“绵阳外滩广场”。广场醒目位置塑单雕或群雕,对象是两弹一星功臣和绵阳历史十大名人:嫘祖、大禹、岐伯、李白、欧阳修、文同、邓文原、苏易简、蒙文通、沙汀。绵阳滨江广场正对面临江房可嵌立20个霓虹灯彩色大字“中国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川渝副中心熊猫第一市”,吸引游客,名扬天下。 21、绵阳铁牛广场宜更名为“绵阳欧阳修广场”;将绵阳解放街更名为“欧公街”;将绵阳一中更名为“欧阳修中学”,以纪念北宋1007年诞生于此的文豪欧阳修;将绵阳“六一堂”迁移到绵阳南山公园大草坪处。绵阳步行街更名为“绵州记忆街”;在步行街广场中心建设一座绵阳市区地标:观光塔,俯瞰绵州,时空穿越。 22、将绵阳临园干道(陵园讳)更名为“绵阳科技城大道”或“太白大道”。 23、拟新建三台芦溪的南郊机场可更名为“绵阳太白机场”。 24、富乐山公园脚下“桃园三结义”雕像牛头不对马嘴,应更换成刘备与刘璋涪城会雕像。 25、建立名人文化主题公园。利用名人生平事迹、文化符号和作品等,打造以其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公园内可设名人博物馆、雕塑纪念碑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 26、绵阳西山公园应更名为“绵阳子云亭公园”。 27、在绵阳马家巷塑孙桐生、宋哲元铜像。 28、凡是名人文化产业项目一经立项,设计方案公开招标,组织专家论证会审,将方案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 作者简介 李清锐,笔名巴月,男,(1958.3- ),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四川盐亭人。作家、诗人、学者、评论家、二级调研员。历任中学教师、盐亭县政协副秘书长、民盟绵阳市委秘书长、绵阳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副主任;《绵阳文史》执行主编;《中国改革报》、《四川政协报》特约记者;中国文史特约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工诗、词、赋、散文、评论,长于史学研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诗词汇选》《中外文摘》《外国文学》《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农村报》《四川工人日报》《方志四川》《巴蜀史志》《绵阳日报》《绵阳晚报》《邯郸晚报》《剑南文学》《作家地带》《青年作家》《山风诗刊》《北方诗歌》《诗刊》《当代文学家》《文艺理论研究》《草堂诗词雅集》《特区文学》《新诗评论》《云溪文学》《盐亭城市通》《四川麻辣社区》《绵州艺文志》《中国原创诗词诗歌网》《新诗评论》《新写实主义诗歌》《世界华人作家》《华人文艺选刊》《天府社区》《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微博头条》《知乎》《百家号》《搜狐号》《一点资讯》等主流媒体。有诗歌、散文获奖。合著《文同研究》,自著《清锐诗文集》;编著《艺术巨匠文同》《巴蜀历代名家名作鉴赏》;主编、参编学术专著凡23种30部出版。《中华诗词汇选》副主编。传略收入《中国文学家新传》。入选四川省优秀文艺人才库。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