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孙亚军 | 黄湄诗人扬州行

新文人画院 2024-11-22 06:59 416人围观 学术评论

孙亚军文《黄湄诗人扬州行》


       吾邑合阳,居关中以东,素有陕西东大门之誉,跨过黄河便是山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乃文武胜地。伊尹曾躬耕于莘野,文王曾求婚于太姒,《关雎》有传,以“诗源”之称,享誉海内,孔门高徒子夏曾讲学于夏阳,汉隶名碑《曹全碑》出土于此。关于合阳旧典文献有三篇文字,最为详尽,一是明代隆庆年宰合知县叶华云《华云台歌》;一是乾隆年钟章元“观风告示”;一是光绪年南通人顾晴谷《合阳杂咏》;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党晴梵先生认为此三篇文章“有文艺价值而富有历史性”,因此,欲了解合阳文献,此三篇文字必读之。
       旧时文人善写诗,以诗明志,以诗抒怀,此为旧时文人基本功。然而,合阳历史上最能代表合阳文人诗歌水平的人当属清代王又旦,顾晴谷在《合阳杂咏》中说:“太乙才高三李上,幼华名在二王中”,此处“太乙”指的是合阳清代大儒康太乙,“三李”则指“关中三李”李二曲、李因笃、李柏,“幼华”指的是王又旦,“二王”则指的是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祯、王幼华。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合阳百良镇人,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清顺治十六(1659)年进士。少好学,随仲父斗南先生习文,后师承三原孙枝蔚,为官重名节,清廉为政,曾知湖北潜江七年,治世有声。调任户部任给事中,死于任上。《潜江县志》载其为人:“性廉谨,善治,威仪,与人交言笑一无所苟”,平生善交义友,以诗名世,与王士祯、高士奇、陈廷敬、汪楫等人交情甚笃,互有诗唱和,有《黄湄诗选》传世。王士祯在《黄湄诗选·序》中认为,王又旦的诗有三变:“一变而清真古澹,逾于其旧”“再变为奇恣雄放,类昌黎所谓妥帖排奡者”“又十年,其诗益变而奫泫澄深”,又说其人:“才高而气雄,心虚而善下”。
       王又旦平生除为官之外,闲暇之余,多以诗鸣志。自顺治十七年为进士后,广交天下诗友,先后数次游历江南,与江南士大夫互有唱和,笃交平生之谊。近来,我在翻阅《黄湄诗选》时,读其诗而想见其人,当年游江南把酒言欢,以诗为歌,虽一介布衣,却志在千里。王又旦平生数次下江南,以第一次最为贵。首先,当时他虽为进士,但无官可授,只能郁郁不得志,却最见性情;其次,很多一生挚友便在第一次游历江南而定交。因此,本文想探讨黄湄诗人第一次下江南都结交了那些朋友,以及这些朋友对黄湄诗人的评述;其次,他与王士祯的交往,从何时而起,诗坛“二王”的说法究竟是后人杜撰还是当时就有;再次,黄湄诗人与《樽酒论文图》的渊源;最后,探讨黄湄诗人给孙枝蔚推命以及《三摩羯图》题诗。

       黄湄诗人王又旦第一次游历江南的时间当是顺治十七年三月,时年王又旦二十五岁,已为进士。王士祯弟子汪懋麟说自己便是在这一年王又旦游扬州之时结识王又旦,汪懋麟《黄湄诗选·序》记载:“初,君戊戌释褐,涉江游吴越间,盖予识君之始”。至于时在京都的王又旦为何要有江南吴越之游,想必与王士祯为扬州推官有关系。王又旦与王士祯实际上相识于顺治十六年(1659)冬,他们以诗结缘,共为义友,王士祯《黄湄诗选·序》中记载:“顺治巳亥岁,予以选人在京师,始于幼华相见。其年冬,予之官扬州,诸词人赋诗祖道,联为巨轴,推幼华诗最工”。实际上,王士祯比王又旦先一年登进士及第,王又旦在顺治十五年(1658)的会试以《易》中式,在年末的殿试中未中,史书记载“待考”,而这一年春天,王士祯殿试高中二甲。由此可见,他们二人此时都在京师,交往便由此时开始。
       王又旦江南之游主要在扬州,前文说过,他的好友王士祯时任扬州推官,居扬州期间,他结识了王士祯的弟子汪懋麟、宗元鼎等人。汪懋麟(1639—1688),安徽休宁人,祖上以盐业居扬州。王士祯在扬州任推官时,因有诗才颇得王士祯见赏,遂入王门。康熙六年,汪懋麟考中进士,授内阁中书,与王又旦、孙枝蔚交游甚笃,他在黄湄诗人殁后,为其《黄湄诗选》作序,以及《王氏祠堂记》等文皆出自汪懋麟之手。王又旦在扬州居住在今天扬州石塔寺,清代叫“木兰院”,宗元鼎有诗《木兰院访王幼华进士二首》,盛赞王又旦之才学。诗曰:“寺是木兰院,人如王播才。声明超玉笋,孤洁迥江梅。窗与书分静,门因客偶开。长安多学者,君如更龙媒。”又曰:“经传真名策,生平最赏心。常携茅屋下,朗读落花阴。未面神先注,初谈道已深。相逢如不弃,钟子听琴音。”诗中所言“长安多学者,君如更龙媒”以汉武帝《天马歌》盛赞王又旦一如天马来,带来了长安古风之象。“经传真名策,生平最赏心。”则说顺治十四年,王又旦参加乡试,经、传、策三者俱佳。宗元鼎将他与王又旦比喻为伯牙子期那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友谊。宗元鼎(1620—1689),江苏扬州人,号东原居士,师从王士祯,平生参加乡试十一次未中,康熙十八年参加吏部考试,名利第一,授六品官职未就,隐居著述。宗元鼎性狷而笃孝,与孙枝蔚、王士祯、王士禄、周亮工、王又旦等交游甚笃,王士祯曾评述宗元鼎诗“风华婉媚,自成一家”。
       王又旦素有合邑秦人之风,以诗名世,却不以名教而显,笃行实学,为学以《易》、以经为宗,为政则以生民立命为本,为人则俭朴无华,心虚而善下。朱彝尊在《儒林郎户科给事中合阳王君墓志铭》中说:“君性纯孝,执亲丧尽礼,与诸弟同居,未尝析爨,奉钱所入,悉以委之”,汪懋麟说王又旦在为父丁忧期间:“归舍芝阳,读书太史公祠下,草衣苔笠,蔬水一盂,见者不知为官人”(汪懋麟《黄湄诗选·序》)。王又旦在游历江南之际,布衣行事,甚得江南士子之心,汪懋麟在《王氏祠堂记》中说王又旦第一次江南行:“布衣革带,抱书南游,无异寒士”。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以前的画作,多以人物画为主,山水作为陪衬,宋以后山水才作为主体,人物作为陪衬。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为帝王将相做谱牒用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叙事,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属于叙事。在王又旦第一次江南行的时候,也有一幅名画来记录王又旦与文友把酒言欢,唱和诗词的情境,这就是《樽酒论文图》,也叫《五子论文图》。这幅画出自清代初期著名画家戴苍之手,此画所记录的是康熙元年(1662),王又旦在扬州与汪楫、孙枝蔚、吴嘉纪、郝士仪五人赋诗饮酒时的情景。这幅画在康熙二年(1663),王又旦结束江南之行返回故里合阳时一并携带而归乡,孙枝蔚在《题樽酒论文图送别王幼华归秦中》诗序中说:“幼华合予与宾贤(吴嘉纪)、舟次(汪楫)、羽吉(郝士仪),命戴生涵为《樽酒论文图》携归故里”。只可惜,此画至今不见踪影,不然我们就可以看到二十八岁的王又旦是何等风华绝代。
       孙枝蔚(1620—1687),字豹人,号溉堂,陕西三原人,因先祖在扬州做生意,后又占籍扬州。王士祯在扬州任推官时,两人以诗唱和,遂结为莫逆之交。孙枝蔚一生未做官,有气节,康熙十八年朝廷举荐博学鸿词,孙枝蔚不应试,授内阁中书亦不就。汪懋麟《溉堂文集序》评价孙枝蔚:“不僅宗一代一人,故能独为一代之诗,亦遂为一代之人”,平生有《溉堂集》二十八卷传世。当年,王又旦初游江南,于扬州结识孙枝蔚,敬仰其诗名,遂师事孙枝蔚学诗。二人扬州结交,便是一生挚友,交往颇多,特别是王又旦后来任潜江知县时,专为孙枝蔚修建焦獲寓楼,供其读书作文。康熙二年冬天,王又旦结束江南游历准备回故乡合阳时,孙枝蔚赠诗:“归路愁君调易孤,君言相别只须臾。江东渭北通魂梦,樽酒论文对画图”。
       《樽酒论文图》之所以很有名,我想首先是这幅图记录了青年王又旦与朋友们之间的交集,其次为这幅图题诗的诗人很多,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后来影响清代文坛的大家。先说画中“五子”中汪楫(1626—1689)安徽休宁人,先祖为扬州盐商,鼎革之后,汪楫于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考试名列第一,与陕西关中的李因笃同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汪楫同时还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曾代表康熙出使琉球诸国,不辱使命为一时之最。他曾治理河南,清廉有声,出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先后五次蒙康熙帝召见,为清代难得的治世之臣。他与吴嘉纪有“管鲍之谊”,将吴嘉纪推荐给王士祯,由是吴嘉纪遂得诗坛盛名,吴嘉纪有诗:“上言今人吴与汪,下言古人管与鲍”赞扬其为人之高义。汪楫非常欣赏王又旦的才华,他在《题五子樽酒论文图》诗中说:“焦获自昔多名家,孙郎动向人前夸。眼中难见李叔则,户外忽来王幼华。王生结交殊不苟,屈指素心惟五友。预愁他日走长安,不似于今时聚首。”
       为《樽酒论文图》题诗的当时诗坛人物还有王士祯、潘耒、屈大均、高士奇、孙枝蔚、李天馥等。清代王士祯作为康熙一朝的文坛盟主,门生众多,其诗风对清代诗歌影响深远,他与王又旦相交于顺治十六年,二人情同手足,互相砥砺,当时有诗坛“二王”之称。他在《樽酒论文图》中题诗道:“驰情渭北树,注目江东云。不是颜光禄,谁当咏五君”。他在《黄湄诗选·序》中称赞王又旦:“幼华论诗独能破流俗之说,滥觞于唐宋诸名家,上溯骚选,以成一家之言”。高士奇说他此生最爱读的诗就是《黄湄诗》,此生能促膝长谈而为知交者王黄湄。他在《题王黄湄给谏五子论文图即以为赠》一诗中,盛赞王黄湄的诗才人品。诗云:

西庄给事人共推,文章交道匹者谁?
平生愿交二十载,朝夕爱读黄湄诗。
友朋胶漆本投分,倾盖已自成相知。
君住城南我西苑,直庐日日身羁縻。
床头一尊话促膝,迢遥此会良难期。
五人论交俨畴昔,戴苍画手真能为。
两松秀挺石荦确,古锦借地酣酴醿。
披圆顿使看指画,龙门华岳君须眉。
凌轹汉魏薄晋宋,衍漫流烂侈陆离。
就中汪子我最识,接茵何异连瑰姿。
豹人孙老今词伯,吴郝奕奕多风仪。
细讽新题满卷尾,泽州老辣容斋奇。
长安红尘十万斛,樱厨笋社皆非宜。
安得从容事还往,春游韦曲秋渼陂。
侧闻青琐重谠论,给事岂独雄文辞?
他年乞开恣泉石,奚囊款段将从之。

       写此诗时,高士奇尚未发迹,直到康熙八年,高士奇才得到纳兰明珠的举荐,人生一路高歌。史书记载高士奇在得到纳兰明珠的举荐之后,先后担任过经延讲义,康熙十六年又入值南书房任中书舍人。康熙帝巡视东北、江南,高士奇皆侍奉帝侧。康熙三十五年,高士奇陪帝西征,平定葛尔丹,成就一代名臣。屈大均是王又旦的另外一位知己,作为明遗民,屈大均前半生几乎都在从事反清复明,作为明末诸生,他有着强烈的故国情怀,鼎革之后,他削发为僧,北游秦陇,与李因笃、顾炎武等人为友。康熙元年,屈大均游扬州,得王士祯之请,才得与王又旦相识。他在《题五诗人图》诗中说:“诗人复有五君贤,渭北江东啸咏传。一片丹青争画出,风流谁复羡淩烟”。
       《樽酒论文图》,此图虽不得见,但诸家唱和之诗,足以见证王又旦在中进士之后,得到王士祯的帮助,才有了一群肝胆相照的文坛好友,他们彼此成就,彼此欣赏。《樽酒论文图》既是文坛佳话,也是王又旦与友人的友谊见证。李天馥将他们五子以及当时的聚会,看做是竹林七贤那样的雅集。他在《题王黄湄五诗人图》之三中说:“偶尔论诗擅品题,江东渭北羡名齐。竹林遗事真堪拟,酷似山刘向阮嵇”。

       目前正史中没有记载诗人王又旦善于绘画,但在扬州期间,他为孙枝蔚绘《三摩羯图》并推命,可知王又旦实际上精通绘画,并擅长《易》学,他在顺治十四年参加乡试时,以《易》举于乡。王又旦的《易》学不知从何人所学,康熙二年孙枝蔚访王又旦,王又旦有感于孙枝蔚怀才不遇,便以星象学为孙枝蔚推命,认为孙枝蔚属于摩羯星座,其命运与韩愈和苏轼类似。孙枝蔚在《溉堂集》中收录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对韩愈和苏轼二人命运的感慨,也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期待。诗云:

上天生我竟何意?修忽年过四十四。
长贫且读古人书,垂老厌闻今世事。
退之子瞻人所师,高名于载无轩轾。
受命本同磨蝎宫,当时坎壈安足异?
一谪潮州一海外,朝廷于汝如儿戏。
但能天上友星辰,肯向人间謟魑魅。
愚生更苦遭丧乱,东西奔走多忧惴。
衣食之外及诗书,愿学两公窃长喟。
忽遇王生来故乡,自言知命兼博识。
为余推测费沉思,细看星斗分躔次。
乍骇还疑复大叫,君与韩苏真气类。
愈生之辰月宿斗,唐诗可据有数字。
东坡年谱世共知,大月当斗逢岂易?
命宫相合颇纷纷,五行或受伤克累。
始知造物诚多吝,不许文人满天地。
君今星度正同之,无怪词塲惊腹笥。‘
我闻此语重彷徨,蜉蝣安敢并赑屭。
韩为吏部苏翰林,我一布衣尝荷蒉。
君言毋乃坐相欺,不然鬼神昧拟议。
王生大笑意涣然,月当午时理所忌。
子瞻虽以卯时降,冬夜夜长人尚寐。
吁嗟万事皆天定,谁谓贵贱能自致。
高车驷马忧方大,鲁连宁可肆吾志。
若使我生月当夜,一官应只取顦顇。
请看古今三磨蝎,竟有一人长烂醉。
王生何如昔季主,我题此图或不愧。

       韩愈和苏轼二人一生当中宦海沉浮,多灾多难,终成一代文宗。苏轼曾在《书退之诗》云:“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摩羯为身宫,而仆乃以摩羯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康熙二年冬,王又旦结束了他为期两年的扬州游,这两年当中,王又旦受益最大者莫过于结交了很多诗坛大家,他的诗名、才学也初露锋芒。同时,笔者在阅读关于《黄湄诗选》在内的诸多关于王又旦史料时发现,其实王又旦在没有进京之前,史料十分稀缺,他的祖辈也并非世代为官。只有在顺治十六年,进士及第之后,留候京城,他的眼界大开,广交好友,这其中就有王士祯。因王士祯的推荐,他迅速融入到王士祯的诗友圈,并得到了认可,从而使其诗名享誉海内。

作者孙亚军

       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四川省新文人画院学术院长。


原作者: 孙亚军 来自: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