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
文化网讯 2024年底,云南“兴滇英才”首席技师李兴昌、包忠华、李忠华等一起考察调研了普洱市景谷县的佩米滇谷古茶枣香坡古茶园,古茶园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挂牌单位。 枣香坡古茶园属景谷县酸枣树古茶山,原名“联合龙塘古茶山”,分布在景谷县威远镇的联合、龙塘两个村委会,古茶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1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0.8℃,共有古茶面积5000余亩,古茶呈块状分布,茶树以藤条茶留养模式为主。 酸枣树古茶山因当地生长着很多酸枣树,又名五眼菩提,而得名酸枣树古茶山。主要古茶园有联合酸栆树、龙塘酸枣树、枣香坡等古茶园,而最佳品质为枣香坡古茶园。 在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这里是景谷县知名乡绅纪镶庭的主要茶叶原料基地,由龙塘街的陈广寿父子负责收购后运往纪家大院,制成沱茶运往大理后再远销西藏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龙塘街设有县茶叶公司的一个收购点,龙塘村也被为茶叶千担村。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拉祜族和彝族香堂人的先民生活在这里,以刀耕火种、狩猎为生。后来一条古道经过龙塘村,每逢猴虎天在此赶集而形成龙塘街,人们用茶叶换取所需的盐巴、衣物等。龙塘街成了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也成了普洱茶的一个集散地。因茶叶品质好,被外界所知。龙塘村距县城24千米,因有一个巨大的龙塘而得名,是个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景东县与景谷县的分界线。目前全村共有古茶2000余亩,茶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香枣坡古茶园为酸枣树古茶山海拔最高、森林植被最好、茶树留养最特殊的茶园,属龙塘村委会辖区。现有古茶面积100余亩,海拔1680—1800米,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土壤以砖红壤、黄棕壤为主。枣香坡古茶园犹如镶嵌在森林中的一颗绿色明珠,属林下茶种植模式。 当地老人讲:枣香树古茶园里当年有一棵非常大的酸枣树而得名,在清代末期一个姓周的响马贼头盘居在山上多年,经常在茶马古道上抢窃,在深山上种植了这块茶地。后来贼头被巢后茶树荒废,直到1969年龙塘村新街生产队才组织进行管理,茶园长满各种大树,人们把大茶树台刈后放火烧,部分茶树被烧死,后来进行了一些补种。家庭联产承包时分给18户农户,因茶地离家远再次被放荒。直到2006年后兴起普洱茶热潮,人们才开始关注这块古茶园,无意的撂荒野放成就了一块最顶级的茶园,枣香坡形成高杆野放古茶其品质可媲美易武的高杆古茶。 枣香坡古茶园的茶树品种叶面呈长条形,深绿色,成叶面积可达220平方厘米,被命名为“栆香坡特大叶种”。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叶中水浸出物达48%,其中茶多酚24%、咖啡碱17.9%。芽叶肥壮,条索舒展均匀,颜色偏黑;茶气显野韵兰香和枣香、杯底留香好,香味融入茶汤之中;汤色黄绿明亮,回甘鲜爽、生津持久,以独特的茶树品种和自然生长环境,成为景谷县最名贵的古茶,以山野之韵傲立于普洱茶界。 几位专家实地考察枣香坡古茶园后,一致认为枣香坡古茶园生态环境非常好,土壤肥沃,茶树品种很特殊,发展前景好。李兴昌老师针对茶园的古茶树较高、采摘难等问题给予技术指导,对此类古茶树要进行“一空、二兜、三控顶”:空指茶树下要有空间,无杂草、无枯老茶枝;兜指茶树枝条数量要适度、分枝要散,发芽才肥壮;控顶指茶树长到一定高度要控高,茶树太高产量低、不易采摘,待春茶采完后按一定高度锯去主枝,夏秋季发出较长的新枝,明年就能丰产。李忠华老师2023年秋天到了枣香坡古茶园进行现场指导后,对肖总的茶叶加工工艺得到提升感到满意。 包忠华老师对肖然钲的悟性和执行力给予肯定,12月底几位专家将在普洱市举办“2024年普洱茶高级研修班”。据包忠华老师介绍: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十多年过去了,这张国际名片仅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纪事中被使用,用以泛指“普洱市的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佩米滇谷古茶枣香坡古茶园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名片挂牌,是普洱市第一个使用该“世遗”的企业。 (包忠华 文 肖然钲 图) |
2025-02-22
2025-02-17
2025-02-16
2025-02-13
2025-02-10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