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马婧 刘睿霖)2025年1月16日,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郫泉灌脉探索者队”团队的成员走进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泉水村,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斗渠生态治理的关键议题,展开实地调研。 泉水村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农用地面积高达5376亩。斗渠作为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着作物的生长,保障着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然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促成斗渠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图为泉水村水渠污染现状(郫泉灌脉探索团队供图)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近年来泉水村的斗渠污染现状。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以及生活污水和交通污染的不断累积,都使得斗渠水质逐渐恶化。这些污染物破坏斗渠的生态平衡,影响农田的灌溉质量,还对村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污染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因此,解决斗渠污染问题,恢复斗渠的生态功能,已成为泉水村乡村振兴道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郫泉灌脉探索团队供图) 为解决泉水村现存的生态问题,团队成员依据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针对不同邻接空间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优化策略。 在生产空间,根据耕地、苗圃等不同尺度空间与斗渠的距离,合理布局生态植草沟、渗透塘、雨水湿地等设施。 在生活空间,通过生态滞留池、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组合设施,对生活污水和降雨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净化后再流入斗渠或补充地下水。 在交通空间,依据宅前道路、次要道路和主要道路与斗渠之间的绿化带宽度,分别设置线性植草沟、生物滞留池和植被缓冲带等,减少道路面源水污染。 本次“郫泉灌脉探索者队”团队在斗渠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斗渠治理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