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42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尹明灿)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青锐队完成一项针对养老服务需求的调研,为缓解养老难题提供了关键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亿,且数量持续增长。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养老服务不仅关乎老年人生活品质,更与社会保障体系、家庭责任及国家资源调配紧密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全面掌握养老服务需求,四川农业大学春载新芽·青锐社会实践团队采用多元调研方法。调研对象涵盖城乡老年群体、老年人家庭成员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在数据收集上,青锐队设计问卷,涵盖老年人生活、健康、养老需求和对养老服务的认知等维度,向超10名60岁及以上老人发放回收。同时,与5名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和部分老人家庭成员进行深度访谈,还实地走访2家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中心,了解服务设施、内容和老人体验。 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呈多样化。约60%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看重家庭的温馨和与子女的亲密关系;约30%的老人在健康不佳或家庭照料不足时,会考虑入住养老机构,重度依赖护理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更高;约40%的受访者关注社区养老服务,尤其在健康管理、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需求迫切。 经济、健康、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可获得性等因素显著影响养老服务需求。约50%的受访老人表示,经济条件差时首选居家养老,费用是入住养老机构老人最关心的问题。健康状况好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而身患重疾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更依赖专业机构照护。家庭支持不足时,如单身老人、子女远离的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依赖度更高,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此外,城乡养老资源差异大,大城市养老机构设施完备,偏远地区则养老服务资源匮乏。 尽管我国养老服务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偏远地区设施匮乏、护理人员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二是养老费用高昂,经济条件一般的老人家庭负担沉重,部分老人只能选择低质量服务;三是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家庭结构变化,子女外出、压力增大,空巢老人增多,社会照料需求激增;四是社会对养老服务认知不足,部分老人及其家庭未充分认识到专业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针对这些问题,青锐队提出一系列建议。政府应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建设标准化养老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为低收入老人提供补贴,对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提供综合服务,鼓励志愿者参与;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招聘,提升其健康护理和心理支持等专业技能;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开展养老服务知识普及活动,提高老人对养老服务的认知与接受度。 此次青春载新芽·青锐队的调研活动,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养老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面对老龄化挑战,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协同,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服务创新,才能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