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28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李薇 图:袁源审稿:蒋宇程)2025年1月10日,为贯彻落实《“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发挥农业高校法学专业优势,立足于农村水资源现状,围绕农药化肥施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生活及养殖污水排放等现实问题,四川农业大学实践团:法源“只此青绿”——农村水资源保护返家乡实践法律服务团走入乡村、走近群众,以线上结合线下、集中带动分散的方式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农村水资源保护现状;积极聆听群众呼声,助力绿色乡村建设。 围坐摆谈“农”门阵,法治宣传进万家 “多亏了你们娃娃些,来我们村子里头搞宣传,让村民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农村水资源保护政策,帮我们村委会加强了宣传力度。”雅安市草坝镇桂花村三组组长兼纪检委员杨朝雄向前来采访的团队成员如是说。实践团以雅安市为中心,辐射周围多个城市及省份开展实践,实践团成员联系采访了多位政府官员及村级干部,获取了基层农村水资源保护政策落实推进现状的第一手材料。团队注意到,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绿色乡村建设,出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农村地区宣传覆盖面不够广,落实及维持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村民的不良农业生产习惯,如随手丢弃农药化肥瓶、不回收农膜等,仍对农村水资源保护及绿色乡村建设形成阻力。经过分析,团队认为:只有为村民们提供面对面且长期的法律服务,潜移默化地改变其心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其行为,才能从根源解决农村水资源保护基层面临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绿色乡村建设。 针对基层宣传难的问题,团队采用四川地区独有的摆“龙门阵”方式,将村民们聚集起来,倾听民声民意,在轻松热闹的氛围中向村民们宣传农村水资源保护政策,让村民们知法、守法,鼓励村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获取合法补偿。既保证自己不触碰环境保护法律红线,同时监督其他主体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让水资源法治宣传走进田间地头、传遍家家户户。 团队成员正在与葫芦村村民交流 编导拍摄情景剧,护水问题“剧”焦化 “畜禽粪便?哎呀!我都是直接冲到田头去,或者堆到边边上,等到下雨就冲起跑了。”团队着眼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违背现行政策甚至是法规的陋习、乱象,如畜禽粪便及生活污水乱放乱排、农药和化肥过度施用、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扔,历时一个月自主编导排演了两幕法治情景短剧,并于1月13日在雅安市雨城区葫芦村进行集中实践时首次进行展演。情景剧以诙谐质朴的语言、真实贴切的情景设置,赢得在场农民观众笑声掌声的同时也解答了农民群众的殷切之问。村民们表示,情景剧编写接地气,真实展现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丰富水资源保护法治宣传形式,拓宽受众群体,团队也将把情景剧翻拍为微电影后上传至各大网络平台,进行长期传播。 团队成员正在给葫芦村民们表演情景剧 目前,实践团成员借寒假契机,已返回各自家乡,进一步到全省甚至全国各地进行实践,将青春答卷书写于大地上;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以法治之光照亮青绿之江。后期,团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整理全部实践成果,通过对比分析问卷数据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撰写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并交给实践地和相关部门,力求真正为农村水资源保护及绿色乡村建设做出贡献。 团队成员在葫芦村开展实践后的合影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