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29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张子轩)“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座展馆都是民族精神的丰碑。”近日,为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小组走进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在这座占地500亩的"历史记忆容器"中,2000余万件藏品与33座主题展馆交织出震撼人心的时空对话,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探寻红色基因,感悟家国情怀。 中流砥柱:铭刻抗战烽火中的精神丰碑 步入以“红色年代”为基调的中流砥柱馆,一件件斑驳的武器、一封泛黄的家书、一幅幅军民并肩作战的影像,将我们带回全民族抗战的峥嵘岁月。展馆通过“民族觉醒”“中流砥柱”“抗战灯塔”三大篇章,以文物、场景复原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建设、百团大战等历史图景。展柜中陈列的《论持久战》早期版本、八路军缴获的日军钢盔等珍贵文物,无声讲述着“人民战争”的力量。领队教师感慨道:“这里让我们看到,历史的胜利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信仰与民心铸就的必然。” (图为中流砥柱展馆) 三线建设:聆听深山中的“国之重器”心跳 转至以航空工业为主题的三线博物馆,巨型歼-10战斗机模型与泛黄的三线建设图纸形成时空对话。这座三线主题博物馆,通过上万件实物与档案,揭秘了1960年代“备战备荒”背景下,数十万航空人隐姓埋名、扎根西南深山的故事。展区内,锈迹斑斑的机床、手写设计手稿与等比复制的“运-8”驾驶舱,勾勒出从零件制造到整机装配的完整链条。“我曾经在航展上见过这里的部分飞机,在了解他们建造的背景后,我更加热爱这些飞机,以及它们所保卫的蓝天白云。”一位实践小组的成员动情地说。 (图为三线博物馆) 辉煌巨变:见证复兴之路 辉煌巨变(1978-2018)展馆,这里以3000余件实物、影像与沉浸式科技装置,铺陈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的壮阔画卷,与抗战馆、红色年代馆等共同构成“苦难与辉煌”的历史叙事闭环。在这座展馆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粮票、大哥大、绿皮火车票等“老物件”与高铁模型、移动支付展区形成鲜明对比。展馆创新采用“家庭场景复原”叙事,从“筒子楼”到智能家居,从黑白电视到4K影院,让观众在“家”的变迁中感受社会进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何为“中国速度”。 暮色中,夕阳为博物馆的砖墙镀上金边。实践团队的成员说到:"以前总觉得历史只存在于课本里,现在明白,我们正是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眺望未来。"这座用200余栋老建筑构建的露天博物馆,正以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式,让红色记忆焕发时代光芒。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