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39
四川文化网1月28日电(通讯员 程子铭)青藏高原的草地,不仅是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更是维系区域水文循环、碳汇功能的关键。在这里,草地健康守护者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地退化、沙化,以及过度放牧引发的生态失衡。为此,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蔚来之脊”实践团队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等县的草原一带开展了实地取样的工作。 2025年1月15日至28日,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蔚来之脊”实践团队队长胡杨的带领下,其他四位来自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一同奔赴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坝黄河大草原,走访调查了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县等周边的高寒草地,做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用科技的视角审视草地的健康状况。 图为团队抵达松潘县高寒草原合影留念(通讯员胡杨提供) 团队将现代科技的精准与传统知识的智慧相结合,运用无人机和人工样方调查的方式,为草原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经调查发现,沙柳和梭梭等先锋植物在固沙防风方面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而紫花苜蓿和柠条则为草原生态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团队精准应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优质的土壤条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们摸索出“先锋植物固沙—构建草灌群落—巩固绿原”的递进式治理模式,为草地健康守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改善了土壤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是现代科技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创新应用。 “先锋植物固沙—构建草灌群落—巩固绿原”的递进式治理模式,是科技与传统智慧融合的结晶。先锋植物如沙柳、梭梭,不仅固沙防风,还为构建草灌群落打下基础。紫花苜蓿、柠条等植物的引入,丰富了草原植被种类,提高了生态稳定性,展示了传统植物资源在现代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团队对高原草地土壤进行采样研究(通讯员胡杨提供) 与此同时,“蔚来之脊”团队前往松潘现代农业示范园了解草原生态情况。该示范园通过合理利用高原草地资源,发展草地农业,将种粮与种草、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同时,该示范园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将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用于草地施肥,促进草地植被生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助力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图为团队抵达松潘现代农业示范园合影留念(通讯员胡杨提供) “蔚来之脊”团队联系采访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研究人员,他表示:“生态恢复一小步,绿色发展一大步,草原是牧业生产的基础以及牧民生存的家园,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无节制地破坏、利用它。” 图为团队与红原生态调查研究人员交谈(通讯员胡杨提供) |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