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知新福,绻绻思非遗:川农“福邑”实践队寻福大邑,赋能汲新

汲汲知新福,绻绻思非遗:川农“福邑”实践队寻福大邑,赋能汲新

四川文化网 2025-2-11 17:39 39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李文孜忆)2024年11月下旬,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同学们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组建“汲汲知新福,绻绻思非遗——福邑”调研小组,聚焦当地底蕴深厚的福文化,深入成都幸福小镇,并在 ...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李文孜忆)2024年11月下旬,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同学们积极投身寒假社会实践,组建“汲汲知新福,绻绻思非遗——福邑”调研小组,聚焦当地底蕴深厚的福文化,深入成都幸福小镇,并在当地福文化博物馆展开实地考察。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敏锐洞察到福文化蕴含着亟待开发、蓬勃生长的生命力,遂以此为契机,凭借扎实的美术设计专业功底与娴熟的软件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自主开启了一场对福文化元素的深度发掘之旅,精心设计独具特色的品牌IP形象与文创产品,力求为传统福文化注入全新活力,让古老的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风花寄情,雪月逸韵

  “瓦上风华”纹样设计以“瓦猫”为核心元素,通过创新的纹样表达与现代美学手法,形成具有福感与文化内涵的社区视觉方案。瓦猫作为福文化的传统符号,象征吉祥与守护,是民居建筑屋脊上不可或缺的装饰。小组成员通过对瓦猫形态的解构与重构,将其抽象为粒子化的纹样单元,以数字化表现手法呈现,为“福文化”赋活,用更加现代的方式将瓦猫的形象灵活运用,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纹样展示。

(图为“瓦上风华”纹样设计展板。兰天阳供图)

  四个纹样结合“风花雪月”意境元素与“瓦猫”传统文化符号,通过雪、风、月、花等自然意象与瓦猫纹样的结合,传递“风华雪月”之美,精美传神,丰富独特,不同配色方案(如暖色系和冷色系)传递了社区空间的多样化氛围,满足公共环境的视觉需求,象征了福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多元发展方向。

(图为“瓦上风华”纹样设计细节。兰天阳供图)

  福神现世,意祈福运

  除“瓦上风华”瓦猫纹样设计之外,小组成员还设计了以福文化为主要文化背景支撑,提取文化里凝结的“知足长乐”,“德为福基”等精神文化内涵,结合“福,禄,寿,喜,财”五福元素的传统“福神”形象二次创作——老福。他宽大肥厚的耳垂和双下巴与儒教“有福之相”相吻合,看起来慈祥有趣,喜庆生动。“老福”与当代年轻人追求“松弛,自由”的想法相契合。祈福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低成本高效率,极具便携性的赛博祈福、电子锦鲤等行为能够给年轻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寄托,这些行为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交话题和互动方式。他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祈福经历、转发锦鲤图片等方式,与亲朋好友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年轻人对赛博祈福、电子锦鲤的喜爱,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福神老福正是针对这一有趣社会现象进行的实体人物创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习惯相结合,以一种新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为IP形象“老福”。陈益萱供图)

  为了让“老福”能够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小组成员在此形象上进行拓展衍生,设计出了“老福”相关的系列文创产品,力求对传统“福文化”不断深度求索,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根基,软件运用能力为助力,挖掘出文化最大发展价值,让传统古老的福文化“活”过来,重回大众视野,变得现代生动。

(图为IP形象“老福”文创周边概念图。陈益萱供图)

  在本次以文创设计为核心的社会实践中,每位团队成员均投入极大的热情,深入研习相关知识,不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还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深厚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这一过程不仅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构建了稳固的基础,更为成员们的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铺设了宽广的道路。团队深刻体会到,将专业知识与文创设计相融合,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些实践探索触及了成员们在校学习期间未曾触及的新领域,使他们深切认识到,唯有扎实掌握井不断精进专业知识,勇于探索文化与创意的边界,方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挑战与问题,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李文孜忆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