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
四川文化网 (通讯员:吕诗莹,宋宇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性。以此为指导,四川农业大学“承法启明”实践团于2024年2月深入雅安市雨城区河北街道沙溪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法治活动,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推动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一、创新法治宣传,打破传统模式 传统的法治宣传形式往往局限于室内讲座和理论宣讲,难以真正走进居民的生活实际。“承法启明”实践团探索突破这一桎梏,推出了线下走访、“面对面”谈话等多种更加贴近生活的法治宣传方式,旨在让居民从被动的“听”法转变为积极主动地“用”法。 二、法治驻点服务,精准支持“把脉” 为更好服务村民居民,实践团设立“法治诊所”,提供定点服务,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法律运用渠道,还针对加装电梯困难、流动摊贩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具体、实际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从城乡结合部到老旧大院,成员们深入每一个群体,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温情且有效的法治服务。这种贴近民生的行动,让法律不再遥远,真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三、“一老一小”服务,全民共建法治 为了让法律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实践团还探索培育“银发法治队”和“法治童行队”。这两支队伍分别由社区内的老年人和青少年组成,他们不仅是法律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传播者。 银发法治队: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团队设计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大字版”维护权益操作手册,并定期组织法律讲座,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法治童行队:为了激发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团队制作了充满童趣的“自我保护”漫画,并通过趣味互动的形式进行法律教育。同时,法治童行队“法治上门”服务更是打破了传统“听”法模式,让法律知识能够直接走进每一个家庭。 未来,“承法启明”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探索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法治宣传和服务模式,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与力量。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法治精神将在每一个社区生根发芽,照亮社会的美好未来。(通讯员:吕诗莹,宋宇轩) |
2025-03-26
2025-03-07
2025-03-06
2025-03-05
2025-02-24
2025-02-22
2025-02-17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