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62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王姗妮)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规划,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路径,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链“新”生调研团队于2025年初走进田间地头,深入长江上游地区,聚焦于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县的农业产业链,开展调研活动。 团队分为九个小队,采取“返家乡”的形式,围绕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新质生产力应用评估以及农业产业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开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聚焦产业链发展,剖析现状寻突破 调研团队深入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县,实地考察了多个农业企业和园区,详细剖析了农业产业链的结构,涵盖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团队成员探究了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并分析了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调研发现,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农业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信息流通不畅;农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科技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农业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图为调研员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新质生产力,探索赋能新路径 调研团队全面评估了农业产业链中的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情况,如智慧农业、大数据云监测等前沿技术。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评估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新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链韧性方面的实效。 调研发现,新质生产力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智慧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大数据云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及时预警病虫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探究风险与挑战,提出建议促发展 调研团队与农业企业高层、产业园区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全面梳理产业链风险与挑战,包括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及技术更新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调研团队建议,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智慧农业、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图为调研员与农业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 “农”链“新”生调研团的调研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长江上游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也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参考。调研团队的成果,将为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调研团队将继续关注农业产业链发展,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产业链的新路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
2025-02-17
2025-02-16
2025-02-13
2025-02-10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