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村谱新篇,联结农企创未来

守望乡村谱新篇,联结农企创未来

四川文化网 2025-2-21 20:10 32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何美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2025年1月21日至22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阡陌逐光团队前往雅安市望鱼镇沙坪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聚焦当地特色石 ...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何美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2025年1月21日至22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阡陌逐光团队前往雅安市望鱼镇沙坪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聚焦当地特色石蛙产业,深入探索农企合作这一创新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的宝贵实践经验。

  1月21日上午,望鱼镇政府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四川蓉雅渝农业有限公司参观棘胸蛙产研养殖基地。基地占地三十余亩,生态环境优越,设有黄粉虫生产厂房、石蛙孵化池等设施,被评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积极响应“生态乡村”号召,打造尾水池,用以分解剩余饵料,实现绿色生态循环,这也正是基地“仿生态养殖产业为引领,围绕生态种植养殖与生态康养文旅两轮驱动”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图为棘胸蛙产研养殖基地。受供者何美娴供图

  参观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分享了基地建设背后的故事,“从一开始的选址到后来学习石蛙养殖技术,都是黄同志亲力亲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中途基地也曾遭遇山体滑坡,导致了极大的损失,但他没有放弃,反而吸取经验教训,将基地扩大到现在的样子。”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让石蛙产业成为望鱼镇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也成功让雨城石蛙上榜“国字号”农产品。

图为政府工作人员讲述基地建设历程。受供者庄俊燕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小队有幸采访了基地负责人黄大兵。作为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黄大兵在采访中如是说到:“不仅要把石蛙养殖这个产业做大做好,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农户,完善我们的养殖技术,争取做到拿成蛙给农户养殖,这样能大大降低育种失败的风险,也给农户提供更好的保障。”这种以企业为核心、农户参与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石蛙养殖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为农户铺设了一条共富之路。

  在谈到当前面临的困难时,黄大兵表示,“目前石蛙的养殖技术仍不够先进,我多次外出学习,只为降低风险成本,让石蛙能普及大众。”他深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图为黄大兵接受团队成员采访。受供者刘益伟供图

  次日,团队再次前往沙坪村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1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的农民熟知当地的石蛙产业,并且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抱有信心。一位常年定居村内的村民说:“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变好起来了,工资有提高,交通也便利了,原来的石子路变成现在的大马路,过得比以前要幸福多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是对乡村建设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乡村振兴之路发展的期待。

图为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受供者陈嘉晖供图

  沙坪村试点的“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模式,正是农企并进、合作共赢的生动写照。未来,石蛙产业将对当地经济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破解乡村“共富密码”,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化创新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在沙坪村的生动实践,见证了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信心,沙坪村正以石蛙产业为引领,发展农企合作这一创新模式,稳步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受供者政府工作人员供图
原作者: 何美娴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